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应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明末这一时期是军队战斗力最弱的时候。将领大量吃空饷也就罢了,剩下的军队中9成都成了将领的农奴,他们基本上平时没有任何时间训练,而是给将领种地或做工,只有区区1成家将还能维持基本的训练。以关宁军为例,号称二十万的关宁军实际有15万就不错了,而这15万军队里只有1.5万家将有点战力,但又分散给几十个将领,能打赢几万八旗加蒙古兵才是怪事。所以八旗能打赢这些兵其实依靠的是以多打少,而不是八旗战斗力有多强。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4:关宁军

“关宁军”这个称呼真正出现是袁崇焕下狱后,说的是祖大寿的军队,当时祖宽和祖大乐带领几千家兵入关剿灭农民军一战成名。往上追溯的话源头应该是孙承宗,天启年的时候关宁军定额是士兵十万七千,崇祯年时10万蒙古人归顺明朝,辽东很多将领吸收了这些蒙古人做家丁,祖大寿就吸收了3000人。应该说,在崇祯初期关宁军还是能打的,要不在崇祯2年时也不可能以9000关宁军抵挡住几万八旗8个小时的进攻,虽然说身后有北京城墙和守城士兵帮忙,而且当时的八旗也无心久战。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3:浙兵

说起明末浙兵大家肯定能想到戚继光,戚继光是明清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他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当时中国最先进军事著作。戚家军在抗倭时期的表现众所周知,往往以几人或几十人的伤亡便能全歼数千倭寇,镇守北疆时数次击败蒙古骑兵的入侵。但戚继光1585年就去世了,1621年的浙兵不但数量比戚继光时减少大半,战斗力也大不如前。即使如此,浑河血战时戚家军还是绽放了最后的余晖。在后金军队已经攻下沈阳时,3000浙兵在平原地带面对数万八旗军的进攻奋勇抵抗,一开始后金军根本无法攻破浙兵的防御,还是等到浙兵火药耗尽后用白刃战将浙兵打垮的。此战虽然浙兵惨败,但用3000步兵面对十几倍后金军在平原地带战斗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相比之下上面的关宁军有9000骑兵,背靠北京城,还有守城士兵援助,其它勤王军队也在赶来,所以后金军只攻打8个小时打不下就走了。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2:八旗军

有人说八旗部队是冷兵器时代骑兵最后的辉煌,还有种说法认为八旗军队满万不可敌,这些都证明了八旗军队的强大。看八旗以区区二十几万族人入主中原就可知一二了,虽然后金能入主更多是因为明朝后期军队够烂,还有几十年的小冰河纪让北方粮食减产几省农民动乱,而且后金入关时明廷中枢已经被李自成军队消灭了,当时整个北方都是群龙无首的状态,李自成又没时间稳定消化。八旗的强大是对手的烂衬托出来的,几万满八旗加上蒙古军队辅助并不算厉害,能获胜更多的是因为八旗能合力以多打少。每次面对的都是明军分散开的力量,像关宁军那一万多家丁如果能集中起来运用再加上其它十万农奴兵其实并不弱于八旗。只是这些家丁是分散在几十个将领手中的,每个将领都有私心不想损失自己的力量,所以根本无法形成合力,被八旗打败理所当然。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1:四川白杆兵

上面说到浑河血战,其实浑河血战不仅仅只有3000浙兵,还有10000白杆兵,这两支军队都是来救援沈阳的。但浙兵和白杆兵没到沈阳前便起了内杠,两军先是械斗,打出火气后浙兵甚至拿火炮轰击白杆兵,白杆兵驻地旁边的民房都被轰倒不少。他们在内斗时沈阳已经被后金军队攻破了,得知救援对象没了两军开始撤退,在撤退的路上被八旗军追上。八旗军先是攻打白杆兵,然后浙兵围观不救,装备简陋的1万川军步兵给予八旗军大量杀伤,先是红巴甲喇军被白杆兵大败,努尔哈赤的后军增援后也数次被川军击退。八旗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和三千八旗兵被杀,清史记载:“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清朝谷应泰写的《明史记事本末》记载道:“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

明末最强的4支军队,关宁铁骑垫底,八旗军虽强,但这支军队更牛

川军本来千里赶来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后勤没有保障又孤立无援,面对八旗的连续进攻才败下阵来,要是白杆兵和八旗军一样多又有骑兵相助的话后金军根本赢不了。白杆兵被灭后八旗军再次集中力量打3000浙兵,又是一次典型的各个击破。其实这里也能看出来,要是白杆兵和浙兵不内杠尽快赶到沈阳,有沈阳城做后盾不担心补给的话八旗根本打不赢的。浑河血战是1621年发生的,到了1630年皇太极入关时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勤王,刚到连休息都没有就进攻后金军获胜并收复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