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Beyond三子怀念黄家驹的纯音乐,悲恸到万念俱灰人琴俱亡

成蹊第一次听到「We Don't Wanna Make it Without You」,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了,算是比较晚的。严格来说,这是一首半纯音乐。第一次听就被深深的震撼,悲恸到不能自已。十几年间,循环了无数次,给我的感受却从未有过丝毫减弱。八个字,万念俱灰人琴俱亡。

在《世说新语·伤逝》中记载了一则“人琴俱亡”的故事

王徽之和王献之是一对兄弟,他们互相敬重手足情深。后两人均患重疾,弟弟王献之先去世了。由于怕王徽之太过悲痛,家人没敢将噩耗告知。很久没有听到弟弟的信息,王徽之格外惦念,追问家人是不是出事了?看到家人的表情,王徽之已猜到了八九。知道真相后,王徽之并不痛哭,下了病榻直奔弟弟家。知道弟弟生前好琴,于是王徽之就坐在灵床上抚琴,可因为太过悲伤,好几次都曲不成调,最后愤而将琴扔到地上哀叹道,看来如今已人琴俱亡了!回家后月余,王徽之也郁郁而终。

知己或至亲的突然离世,会给人带来摧毁性的打击,有时候生者甚至会万念俱灰。

1993家驹走后,Beyond三子曾一度难以从悲伤中走出,心内心外都饱受煎熬。他们暂时放下了吉他,默默的拷问自己,梳理Beyond的曾经。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三子身上,有包容有体谅,有冷漠有嘲讽。到底还闯不闯?闯的话该怎么闯?以哪种姿势闯?还能闯多远……一连串无解的疑问。

1994《二楼后座》的推出,让所有歌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系列抓耳的佳作充分说明,他们还是那支本色不褪的Beyond Band,他们依然摇滚依然极富力量。

We Don't Wanna Make it Without You是二楼后座里一首极为独特的作品,在所有纪念家驹的歌里,它堪称亮眼的精品。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在歌迷间有很大争议,一说是黄贯中的独立作品,一说是家驹的遗作,后由黄贯中改编。曲子旋律的确带有家驹的特点,但专辑内显示作曲确为黄贯中。

这首Beyond三子怀念黄家驹的纯音乐,悲恸到万念俱灰人琴俱亡

仅凭这一首纯音乐,就能至少看出以下几点

三子真的颇有才华。即使We Don't Wanna Make it Without You是黄贯中一人作曲,但编曲中体现出的创意和感情依然很是出类拔萃。

1994,家驹走了一年,三子还没有从巨大的失落和悲痛中走出。家驹的气息是那样浓烈,疤痕易好心伤难愈。

至少在家驹刚走的那几年,Beyond三子是团结一心的,说的夸张点,甚至有同仇敌忾的意味。咽下不甘和愤怒,在隐忍中寻找真实的自己,并决意做出最好的音乐。

哭天抢地的歌不一定能引发强烈的情感轰鸣,而平淡真实的诉说却能长久猛烈的动人。最大的悲伤并不是嚎啕痛哭,而是眼无水心淌泪。

没有“你”在身边,“我们”真的做不来。缺了“你”,如天缺一角。

这首Beyond三子怀念黄家驹的纯音乐,悲恸到万念俱灰人琴俱亡

这首纯音乐给人的律动感太卓绝了,所以借着这首感人至深的纯音乐,成蹊想聊一个词,律动,准确的说,应该叫律动感

律动感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有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成蹊尽量把它用自己的话描述清楚。律动与一首作品的很多细节息息相关,比如节奏、旋律、音色、和弦、和声或其他创意处理。它是听者身心的切实感觉,一种共鸣一种陶醉一种颤栗。

律动的产生,可能是某种乐器音色让你的神经被扎到,可能是一段riff直接弹到你心里了,可能是欣喜的跟着节奏迎接下一个爆点,可能是提前猜出了变奏开启的位置,可能是凭空看到了一幅画,也可能是被一种氛围感染到想跳舞或打节拍。它可以是身不由己的摇头或抖腿,可以是陷入思索的双眉紧皱,可以是内心强大的共鸣,也可以是忘乎所有的唯我独醉。

听者可以体验到律动,出色的音乐人也会在创作中很自然的加入律动元素。当然,创作者必须自然的去编织,否则会有加戏的感觉。我认为,律动是耳朵跟随一首歌时不经意跳出的快感和共鸣,去寻找和体验律动是听音乐的最大享受。

律动感偏主观,且因人而异,但律动感一定可培养。

再次回到这首别具一格的We Don't Wanna Make it Without You,它有哪些地方撼动人心

情绪的铺垫和旋律的推进方面,不动声色不过度渲染,缓缓的步步增强。诉说感和呼唤感催人泪下,以真动人,听者是完全自然而然的跟着节奏走完全程的。

乐器音色层次分明,很有清澈见底的感觉。开头静静的水音给人时光流动之感,随后的木吉他满含平静的思念,不易察觉的金属敲击碎音空灵悦耳,营造的氛围安宁美好。电吉他响起一下子打开了回忆的闸门,涌出哀怨惋惜的不舍情绪……吉他、贝斯、鼓以及每种特殊的音色都值得细细聆听。

人声合唱既悲且壮,传达出多种意境,有万念俱灰的寂寞,有深不见底的追思,有溢出心底的孤独。

留白设计。“你”是Beyond乐队永远的主唱,“我们”绝不僭越你原有的位置。既然你不在,主唱部分索性留白,无声胜有声。还像过去那样,“我们”给“你”和声就好。

3:09-3:10,在浑厚的贝斯和一声干脆的鼓响之后,有一秒钟的骤停。三子在靠近一首歌黄金比例分割点的位置选择了骤停处理,这里恰好也是律动感最为强烈的顶点。这一下暂停,大脑中后部会有酥麻的空白,心脏仿佛被电击,眼泪也不争气的想要流出。

……

就像黄家驹常说的那样,Beyond的音乐不适合娱乐,只适合欣赏。真正的天籁往往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好的音色和好听的乐器天生具有强烈的停留感,它们能在脑中如水般流动久久不散,并浸润和美化你的身心。

We,Don't Wanna Make it Without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