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乾淨,媽媽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裝扮

  • 乾淨的爸爸,教會孩子得體。

前幾天,有位媽媽跟我吐槽,說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

她兒子豆豆今年五歲,長得倒是機靈可愛,唯一讓人不省心的就是太邋遢。

比如每天都想著法兒地逃避洗臉刷牙,早上乾乾淨淨出門,放學回到家後保準是灰不溜秋;

外出回來總是不洗手就開始從冰箱裡翻找零食,說再多次也不聽,照樣吃得津津有味;

家裡的玩具從來不收拾,玩到哪兒扔到哪兒,還給自己找藉口說是亂中有序......

簡直就是邋遢大王本尊了。

要是真發起火來訓斥他,他還理直氣壯地回:“爸爸也從來不收拾啊!你怎麼不說他呢!”

再看看豆豆的爸爸,那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下班回家,臭襪子隨手扔在沙發;飯後的碗筷,從來都是交給孩子他媽;不僅不愛乾淨,還把邋遢的行為當作生活常態,一遍又一遍地在孩子眼前“重播”。

有句老話叫“邋遢爸爸鼻涕孩兒”,爸爸的形象裡,暗藏著孩子的生活狀態和性格習慣。

爸爸穿著得體,孩子一定也會乾淨、落落大方;爸爸不愛乾淨沒有形象,孩子也會不講衛生,無視條理。

父親是孩子的導師,指引著孩子未來前進的方向。

可是,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爸爸們牢牢掌控著大方向,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小細節。

張亮就曾《爸爸去哪兒》裡說過,以前在家裡從來不收拾自己,鬍子拉碴,不修邊幅。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直到有天他注意到兒子天天也是有樣學樣,到哪兒都頂著雞窩頭,才明白做個乾淨的爸爸有多重要。

後來,不論在哪兒,他在天天面前都保持著乾淨、整潔的模樣,用自己的改變去影響天天。

記得那期節目的最後,天天開始主動洗漱,還給自己搭配服裝,說自己要像爸爸一樣,變成大帥哥。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美國發明家查爾斯·凱特林曾說,每個父親都應該記住,總有一天他的孩子會去模仿他的樣子,而不是聽從他的建議。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最先在這張紙上動筆的人,一定是父母。乾淨的爸爸,才能教會孩子穿著得體,舉止大方。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02

  • 媽媽的漂亮,給予孩子自信。

身邊的很多寶媽,有了孩子,有了老公,有了新生活,就是沒有了自己。

自從把時間貢獻給家庭和孩子,以前那些精緻的連衣裙、高跟鞋通通被鎖進櫃子,取而代之的是寬鬆的T恤、長褲和運動鞋,媽媽們開始不在意衣服的美醜,怎麼舒服怎麼來。

要和她們討論“打扮自己”這件事兒,一句“都已經當媽了,還漂亮給誰看?”就草草敷衍過去。

但你知道嗎?每一個孩子的心裡,都希望有一個漂亮的媽媽。

作家夢丹寫過自己的故事。

母親節那天,她的女兒送了她一幅畫,畫的是一位公主,頭戴王冠,手捧玫瑰,還穿著一身宮廷風的長裙,好不漂亮。

她問女兒:“這是我嗎?一點也不像啊。”

女兒不可置否:“我畫的就是你啊!在我心裡,媽媽就和公主一樣漂亮!”

有次去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女兒還特地要求她繫上絲巾,換上裙子。

到了學校以後,當別的小朋友對她說“你媽媽真漂亮”時,女兒小臉上是藏不住的驕傲和自信。

夢丹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媽媽像真正的公主一樣漂亮,但許多“公主”卻意識不到,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有多麼重要。

漂亮的媽媽,必定熱愛著當下的生活,用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溫暖著整個家庭。

孩子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會漸漸擁有超越同齡人的審美,整個人由內而外洋溢著自信和滿滿的正能量。

記得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說過的一段話:“你越時髦,孩子越自信;你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你越有進取心,孩子越勤奮;你越堅持做自己,孩子越獨立。”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媽媽的漂亮,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身教”。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03

網上曾流傳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的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衣著代表審美,髮型彰顯個性;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可見自我認知。

內在的素質和修養,往往會通過外在形象顯露出來。

爸爸教會的得體,媽媽給予的自信,才是孩子最好的裝扮。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爸爸的干净,妈妈的漂亮,是孩子最好的装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