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75歲老村長自費8萬元,花4個月修通4.5米寬2公里長的進村公路


這位可敬的75歲老人,名叫婁義常,家住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水塘壩鎮坪頭村。鄉親們親切地稱他們的老村長婁義常為“當代愚公”。婁義常老人為何獲得了這個稱呼呢?因為他拿出自己3年賣中草藥材積蓄看病的8萬元錢,為村裡修通了一條2公里的進出捷徑。圖為修路累了,婁義常老人隨地坐在地上休息一會兒。

婁義常老人看到出村的路很難行走,特別是老人和孩子出進村子更是極不順利,他就產生了要動手修路的想法。2014年8月,婁義常老人自己花錢僱來挖掘機先挖出路面雛形,再花錢請石匠砌邊坎;其餘清挖排水邊溝和建水溝橋,都是他獨自完成的,當年底,車輛終於可駛到泥窩臺寨子。圖為婁義常老人在檢查剛建成的水溝石拱橋。。

婁義常老人年輕時有過輝煌的歷史,他擔任了多年生產隊隊長,帶領村民砌起高3米、長600米的河堤,擴展40多畝稻田,為村裡做了很多可圈可點的事實。修路時,婁義常老人每天都帶頭挖泥、搬運石頭、以及指揮挖機操作,4個月後,路修通了,他人卻瘦了一圈。圖為婁義常老人在淸挖排雨水邊溝。


進村公路起於314縣道,止於半山腰一個叫泥窩臺寨子,全長約2公里。站在山腳仰視望去,公路呈“之”字型,纏在了山體上。圖為婁義常老人沿著公路向上走,路面寬約4.5米,邊緣整齊地砌著石坎,但路面並平整。望著自己的心血結晶,婁義常老人笑得很開心。

“圖文直擊”編後語:前幾年有句話很流行:要想富先修路。可見路對於一個地方的重要性。一位75歲的老村長,為了改變村裡群眾行路難的問題,自己拿出用於看病的錢,來修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當代年輕人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