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独家】尹振涛解读数字货币政策:监管还可以更严厉

【三言独家】尹振涛解读数字货币政策:监管还可以更严厉

Kathy·采编|三言财经

2018年,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持续升温。然而,目前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存在很大差异,对数字货币的定性各不相同。在当前数字货币仍处于“监管真空“的时期,面对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领域的投资乱象,什么样的监管政策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同时促进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呢?

三言财经对金融政策研究学者尹振涛进行了专访,为大家解读各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及态度。

【三言独家】尹振涛解读数字货币政策:监管还可以更严厉

尹振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

定位不明确,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三言财经: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推出针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法律。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数字货币的定性不明确,那您怎么看待数字货币的定性的问题呢?

尹振涛:数字货币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像Q币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了,其实它也是一种数字货币,只是在当时它的特点和使用领域并没有与金融太多的关联。但随着我们的区块链、比特币的出现,虚拟货币赋予了我们更多投资、或者金融的属性,这才引起各国的关注。可以说虚拟货币是一个新的事物,各个国家其实都在研讨,并不能说某些国家现在没有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就不代表以后也没有。

有些国家把数字货币认为是一种证券,也不代表今后都是证券,我觉得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都在去思索数字货币的性质是什么,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各个国家对数字货币的定义为什么不同,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目前数字货币在各个国家投资的人群、关注的人群、使用的人群等。另外,各个国家在数字货币领域本身的投入也是不一样的。各个国家本身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还不排除很多国家,对数字货币今后发展到什么层次,或者对自己的金融市场带来多大的好处的认知和态度不一样,有的国家可能是希望通过数字货币,能够引领经济建设等等。

所以数字货币定性不明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这是新的事物,第二是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背景和特点,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定位不是一致,或者说还没有定位。

各国的监管差异体现了背后的经济博弈

三言财经:我们放眼全球,目前世界的前三大经济体——美国、日本、中国的监管机构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您作为研究金融监管政策的专家,可不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三个国家的一些金融监管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尹振涛:我们先看日本,目前日本是主要国家中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态度相对最开放、监管最宽松的一个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货币或者说比特币,没有被很多国家认可为法币,它目前确实处于这种监管真空,或者没有明确法律监管的状态下。但不可否认,比特币起到了全球资金结算和流通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看到国际货币我们说是美元、欧元,包括一些国家的国际货币的体系。

实际上,人民币也在这几年的发展当中,也实现了一定的国际货币的能力。但是日元的确它损失了这些,所以我想可能,在国际货币的竞争当中,如果日本能够掌握区块链,或者是区块链货币的这一些功能的话,它的确在国际舞台上有一些竞争的优势。我觉得可能从国家的这种国际货币,或者是这种角度去讲,它可能去鼓励发展区块链货币,或者是这种比特币,它的确有这种背景。

第二,日本的科技能力本身还是比较强的,除了从技术角度来讲,它本身这种的确具备着很多以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这种应用的发展的基础,这一点也是比较明确的。另外一点,亚洲的各大金融中心在几次金融危机之后都受到了重创,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陆的经济崛起也对传统的金融中心造成一定冲击,比如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中,已经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可能也是希望能够巩固在亚洲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去鼓励一些新的金融产品、金融业态的发展。我觉得这三点应该是从政府层面比较大的一个角度。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个角度,日本的经济也是一种财团经济。其实很多财团其实也投入了很多资金去重视区块链包括比特币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我觉得国内这种博弈当中,可能也存在这种问题。

只能说现阶段相比,日本比较放开。但是前一阵子,日本也出现过一些风险事件(比如Coin Check流失5亿个XEM,从目前来看,特别是对ICO和交易所,这两个环节实际上已经引起了日本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也不排除它会出台一些相对严厉的政策。

从效果上看,当前国内的监管做的还不够

三言财经:相比日本的话,中国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是非常严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尹振涛:其实我们只能说中国的态度相对严厉,并不是最严厉,因为有些国家已经明确指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违法的,当然不是一些主流国家。事实上我们国家政策上严厉的部分只针对ICO和交易所,但是我们对于虚拟货币事实上现在并没有一个政策。对吧?

没有人认为大家去买比特币是违法行为,这个是完全没有的,甚至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虚拟货币。当然,按照官方出台的文件看,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定性为“虚拟货币”,说明这个定位尚未明确,还存在法律空白。那么如果是虚拟货币的话,我们举例子,QQ币是一种虚拟货币,当你的QQ币,或者其他游戏货币出现了一些被盗等法律纠纷,事实上你可以去法院起诉的。

我们认为在态度上关于ICO交易所和比特币还是要有所区分,而为什么我们国家对数字货币的政策相对比较严厉,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当前是处于一个防范金融风险期,所有的风险把控是最重要的,随着我们的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当前我们的确处在一个金融相对高风险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下,我们是不允许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围绕着风险,或者可能有风险隐患的,我们都要及时的去制止,大家都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强监管阶段,在强监管阶段下,我们出台这种政策,或者这种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就是目前围绕着虚拟货币和ICO的确出现了很多乱象,这些乱象不光大家能看到,实际上监管机构也能看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效的缓释风险、克制风险,我觉得这种态度也是比较对的。其实在某些领域,我们还可以更严一点,因为很多政策现在并非很有效。所以我觉得从效果上来讲,我们做得还不够。

禁止ICO不应是阻碍区块链发展的借口

三言财经:总结来说,现在的监管态度主要就是鼓励区块链,禁止ICO和禁止交易,您觉得这种一刀切式的强监管,会给区块链的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比如说禁止ICO之后是不是对于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它失去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或者是说它可能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尹振涛:其实在区块链领域,有很多链圈的人都在说,把ICO禁止了,我就没有动力,我觉得现在这是一个悖论的问题,我们以前有多少项目,比如一些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项目,当时并没有ICO,对不对?我觉得这首先并不是一个借口,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先制止住ICO的乱象,这是第一步,大家如果把这个口子放开,谁去判断好和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个问题先解决掉。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步就是合理引导资金去支持区块链技术,其实现在围绕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资金是很多的。政府有大量的引导资金,也有很多的风投都看好这个行业。我以前总结过一个数据,不管有没有ICO,风投机构事实上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其实一直不减。

【三言独家】尹振涛解读数字货币政策:监管还可以更严厉

我觉得这些专业性的投资机构,实际上是更有专业性的眼光,只要是一个好的区块链项目,我相信是有很多的投资机构愿意去参与的,也不排除一些大的投资机构参与。如果说你拿不到钱,只能去老百姓众筹钱,我觉得那证明你不是一个好的项目,你至少收获不了传统的投资机构。

因为所有的项目它都是有风险的,项目也都是有成功概率的。不是你自己做一个项目,你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就理所应当向大家拿钱。当然,我们的确也需要打开更多的给区块链技术支持资金的窗口。除了传统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产业基金这些以外,也可以适当的放开一些,让投资人去参与。

投资人参与一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用合作投资人的机制去参与,因为有很多合作投资人,他也想找区块链投资,他通过私募基金,进入到专业的投资机构去参与,我觉得这是可以的。合作投资人也能够承担这个风险。第二就是我也呼吁,我们应该尽快出台互联网众筹的法律。我们现在确实没有互联网众筹的相关规则。但如果有了互联网众筹的监管规则,可能适当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一部分资金,我觉得也是可行的。

但前提是要有规则,我们现在是没有规则,老百姓5000块钱就可以投,是吧?我相信互联网政策出了之后,肯定在信息披露、标准要求上,以及投资者适当性上,都会有具体的规定,那我们就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方法去进行。

数字货币交易被禁止,但风险仍留在国内

三言财经:您之前有提到过说,对于数字货币交易的专项整治过后,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您指的交易场所是什么?

尹振涛:在政府机构严格禁止数字货币交易后,我们可以说是禁止交易所这种行为了,但是,从现实结果来看,大部分交易所现在有两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交易所注册地到了国外。团队和服务器转移到了国外,同时大部分的资金是国内的资金,投资人也是国内的,事实上我们看到风险并没有离开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很多的交易所事实上把自己的网站关闭了,但其实交易通过微信群或其他的技术手段挪到了线下,这是两个很明显的特点。

我们需要谨防的风险有两种,第一,我们出台了这种交易所的政策,他们都出海了,这种效果如何去体现,如何清退ICO,有多少人清退ICO,现在目前没有一个政策评估,你出台的政策到底有没有效很重要的。

第二个是要防止在这种政策之下,ICO有可能转到地下,其实转到地下的风险不是没有,反倒更隐蔽了,对吧?并且有投资人投诉,各种问题实际上更发现不了,我觉得这两点,都需要我们足够重视。

未来各国的监管会渐趋一致

三言财经:有一种说法是,剿灭比特币的唯一方法就是各国政府达成监管的共识。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尹振涛:首先是态度,刚才你这个问题提到剿灭比特币,或者消灭比特币,我觉得这个态度倒不一定是准确的,我们不是要消灭某一种货币,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对某一种货币有清晰的定位,这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管是定位也好,监管也好,因为比特币或者虚拟货币,它是一个全球的市场,24小时的市场保持运转,各个国家必须要有一种相对一致和协调的态度。

从现在来看,各个国家,我们用一个词是各怀怪胎,大家也都是不同的一种态度。但是,也有一点,至少现阶段,各个国家其实也在一起去商讨这么一个机制,同时也能看出,虽然各个国家那种态度不同,但是监管其实有一个趋同的方向,都是越来越严格,美国和日本也不例外。

所以我觉得大家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会渐趋一致,在这个情况下,我觉着围绕着技术比较发达的美国,和市场应用范围较广的中国等几个主要国家,这些国家在虚拟货币市场上比较重要,各国的监管机构都有合作备忘录,我觉得各国对数字货币应该形成一致的态度,在有限的范围内,鼓励他们要创新、发展,大家要有一个一致的标准,这个标准可能需要中国在内的一些大国去引领标准,至少大部分的应用都在我们这儿。

这个方面,其实很多国家已经在看中国的态度,我们最重要的是引领标准,同时要果断。我们不能看别的国家怎么做,因为区块链的很多应用都在中国,风险也在中国,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果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