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霍元甲这个人?有哪些历史依据?

颍州小史官


霍元甲,做为我们所熟知的荧屏形象,经过艺术手法的不断渲染,其侠义形象早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磨灭。作为一代津门大侠,他的事迹我们也耳熟能详,他代表了那个特定时期中国人的脊梁和正气,提振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士气和民族气节。


霍元甲并非凭空捏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一页,去回味那段峥嵘的岁月:

霍家世居天津,祖籍河北东光乐屯,属武术之乡沧州一带。其家渊源,世代留传下来的武艺,叫秘宗拳,又称迷踪拳、燕青拳。这套拳法不同于内家拳,单纯为技击打斗而生,轻巧敏捷而灵活多变。

据称此拳源于少林,岳飞的师父周侗便精于此技,后传“玉麒麟”卢俊义,再传“浪子”燕青,遂发扬光大,就此流传下来。当然,这只是演义的说法,正统的说法为此拳出自少林,后传至清代“万能手”孙通,再传五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是东光县的霍旭武,他加以改进,得“霍氏练拳七十二式”,从此成为霍家独门绝技。

霍旭武的儿子叫霍恩第,即霍元甲之父,以保镖为生,在当地素有侠名。霍元甲为其第二个儿子,因家族排行老四,故其后还被人称为“霍四爷”。

霍元甲从小体弱多病,面黄肌瘦,看来不似块学武的材料,谁也没对他抱有继承家学的希望。没想到这小子志气倒也不小,暗中偷学苦练,在20岁时竟打败了一名上门寻隙滋事的武师。

自此,霍恩第开始对此子改观,并将平生绝学悉数教导。霍元甲也极为用功,渐渐他在同宗兄弟中出类拔萃,名声甚至不在乃父之下,更将霍家的秘宗拳改进了“迷踪艺”。

严格来讲,霍家并不是富裕之家,比不上叶问这种富二代,只比孙禄堂好一点。自娶妻后,就得养家糊口,但别无长处,只练过武养了一身气力。于是便住进了天当卫,以担柴为生。谁知这一担柴,还担出了一些祸事。

原来他力气大,每次都担好几百斤,自然为同行人所妒忌,于是“脚行”的人了。“脚行”是搬运人所组成的组织,他们看这臭小子如此不识相,居然抢生意,二话不说,就派了几个混混,强行来收保护费。

他们自然不会想到,这次还碰上了刺头,这小子居然是个练家子,结果保护费没收到,混混们反被海揍了一顿,这下引起了脚行掌柜的注意,认为这小子是个人才,便亲自上门道歉,还将霍元甲纳入脚行当了管事。

脚夫们自然极为郁闷,加上霍元甲为人正直,居然取缔了保护费在内的各种进项,于是他们纷纷鼓噪,使手段耍心机排挤霍元甲,长久霍元甲也不想待在这里,于是便辞去这个差事,到北门外竹巷一家药栈继续当他的搬运工。而这家药栈名叫“怀庆药栈”,其掌柜正是农劲荪。未来的某一天,当力大无穷的脚夫与海归的进步分子相遇相知,这位普通的脚夫,即将完成从平民到英雄的伟大蜕变。


1896年,一名汉子带艺投师,后成为霍元甲最出名的徒弟,此人就是刘振声,陈真的原型,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

贫家出身的霍元甲此时对政治还不敏感,但接下来的事件,让他逐渐关注时局与做大事的意义。

此中还得从著名的“大刀王五”王正谊说起。王正谊本也是镖师,长年走镖早已认识其父,后来更与霍元甲相交莫逆,结为忘年之交,两人聊天聊地聊武术,聊变汉聊救国,相谈甚欢,后来还通过王五结识了奇人刘鹗,即《老残游记》的作者。

大刀王五与谭嗣同相交甚好,在其入狱其间频繁活动,买通狱卒,各方人士,营救谭嗣同出狱,但谭却拒绝逃,最终被杀。王正谊知道好友被杀,悲愤异常,屡次组织暗杀活动,入京行刺,却屡屡失败,成为钦犯出逃在外,频繁出入京津一带。

二年之后,庚子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刀王五与之抗争,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更被枭首示众,悬于前门楼上。

霍元甲得知消息后,悲愤莫名,不顾危险,决定潜入京城将王五的首级盗出,但人地两生,于是偷偷找到刘鹗,请其帮忙。这刘鹗虽然一介书生,却也侠义心肠,他打通各方关系,拿到了前门楼附近地图。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成功盗出王正谊首级尸身,郑重合葬。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断送了许多武术家的前途与性命。也证明了,盲目排外的神拳并不能挽救中国,但并不代表武艺就一无是处。当时,无数有思想的武术家开始有了共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自遇上农劲荪之后,霍元甲的这个念头更加强烈。农劲荪,出身书香世家,曾跟随太平天国的志士习文习武,产生爱国求国之念。青年留学日本,后结识孙中山,受孙中山革命进步思想影响甚多,归国经营父亲留下的药栈,广交豪杰,以待良机。

庚子之乱前后两人相识相交,农劲荪一直在经济上资助霍元甲,他们也多次谈到救国和革命,其人见识远胜大刀王五,故而耳濡目染下,霍元早强身救国理念也越来越强烈。

1901年,俄国人斯其凡洛夫在津戏园卖艺,登报纸发广告,吹嘘自己为世界第一大力士,中国无敌手,病夫之国无人敢撄其锋。

言行嚣张,态度恶劣,霍元甲闻知此事后相当气愤,于是直接找到这个口气狂妄的俄国人,并登台向其讨教。

谁知这人只是吹吹牛皮罢了,听到霍元甲来了之后,吓得连忙道歉,不敢应战,霍四爷威名顿时传遍中国。

八年后,另一位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大放厥词,如出一辙,夸下海口要打败所有中国武师。这次,又是霍元甲当仁不让再次站了出来。

但这场比试最终因为英国大力士的爽约而作罢。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霍元甲不惧异国大力士,维护国人尊严足够振奋人心,霍四爷的声望也进一步提升。


1910年6月,霍元甲迎来他人生是最高的巅峰。陈公哲、陈铁生、农劲荪在上海发起并组织集资成立精武体操会,聘请各方武林人士任教,总教师就是霍元甲。

精武体操会后重组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简称“精武会”。它是民间组强,是武术体操学校,并不是武林帮派。霍元甲的人生理想实现了,他的理想是强身强国,跟孙禄堂差不多,是广收门徒,发扬武术精神。

而这个组织也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它的身后是广大的社会名流,商界巨子,甚至包括同盟会中的一些人物,如陈其美等。它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是其他组织无法媲美的。

树大招风,很快,霍元甲就收到了来自日本柔道队的挑战邀请。霍四爷是否浪得虚名,一战便知。

这场举世闻名的霍元甲打鬼子的故事,就此上演。

柔道队邀请精武会师徒前往虹口道场,表示想进行切磋研究,并请了公证人。鬼子有十几人,一开始刘振声上场,连败五人,这时,鬼子的面子挂不住了,不开心的领队只好亲自出马了。

看正主儿来了,霍元甲也洒然上场。领队跟霍四爷交手后久攻不下,情急之下使出阴招,刷的一下攻向霍爷的裆部,霍元甲不慌不乱,虚晃一招,使一记“掌手雷”,只这么一下,就把领队的臂骨打折了。

余下的鬼子一看纷纷冲了上来,被公证人拦住,宣布霍四爷获胜。此战让国人热血沸腾,并传颂许久,时至今日依然不衰。

此时的霍元甲已达到声望的巅峰,万人敬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噩耗传来,一代大侠霍元甲不明不白就此辞世,年仅四十二岁。

而关于霍元甲的死因,众说纷纭,而其中一种说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比武之后,日本人宴请了霍元甲师徒,声称化干戈为玉帛。在得知了霍元甲的老毛病后,他们慷慨地介绍一名叫秋野的日本医生为其诊治。秋野为霍元甲开了几剂药方,霍元甲不疑有诈,哪知服药之后,病情日渐恶化,数月之后,吐血暴毙。

精武会弟子悲痛之余,将这些仁丹拿去化验,发现里面有一种慢性烂肺药的成分,于是霍元甲之死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精武会的史料《精武本纪》中也有类似说法。而在1989年重修霍元甲陵园,这位民族英雄的遗骨拿去化验后,被查出有砷化物成分(伤肝肾、神经系统,可致肝癌),也确切证实了这种说法。


近来,有人认为霍元甲不过是被架上神坛的,以公知大加批判国民劣根性,认为中国人意淫精神太过,喜欢通过塑造民族英雄打败外国侵略者的高大形象来自己的虚荣与快意。却忘了以霍元甲为代表的一批武艺家的最终目的是:救国!

精武体操会作为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自然需要一个合适的代言人。民国武术家多如过江之鲫,霍元甲能执掌总教师,并非一时之幸。

在异邦的每次挑战中,他都能积极地挺身而出,在强身强国的道理上,永远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不管有无实际交战,不管他的武功是否能够尽败夷狄,他的大无畏、满腔正气、为国为民的侠义尚武精神,都是不可抹杀和掩盖的。

这股尚武精神,也象征着威武不屈的坚韧民族气节,在任何时代,我们都应当值得宣扬和崇尚。


武,从来都不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侠,才是无往不胜的精神。


八零印記


霍元甲是真实存在的,公元1868年在天津静海县出生,公元1910年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字俊卿,籍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

与电影中所描述的霍元甲不同,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并不是富贵世家出生,只是一个普通人民家庭。因为父亲习得家传武艺,靠押镖运货维持生计,勉强算的上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

霍元甲娶妻之后,依靠薄产种田度日。农忙之时下地种田,农闲之时就挑些柴火到城中换点余钱。二十八岁到天津码头当装卸工,后来还在药店中打工。

在《霍元甲》的片子中,霍元甲本人的结局不可谓不凄惨。不仅自己被日本人给害死了,他的家人后代也被报复身亡,霍家可以说是家破人亡,灭门了。

但是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如此,霍元甲的后代还好好的活着。甚至因为《霍元甲》的胡编乱造,引起了霍元甲后人的不满,一纸状书将电影的创作团队告到了法院。

霍元甲去世之后,他的妻子王凭借自己孱弱的身躯,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三个孩子分别是:长子东章、次子东阁和长女冰茹。霍元甲去世之时,三个子女年龄都很幼小,母亲都是伟大的,王氏能将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让人敬佩。

这三个孩子,长子霍东章一直在母亲膝下,孝顺自己的母亲,以种地为生,过着十分普通的生活。

次子霍东阁随叔父霍元卿前往上海,扶持创办不久的精武体育会,继承父志, 以强民强国为己任,后来又前往印尼组织宣传精武体育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霍东阁积极组织抗日宣传,最后被日本宪兵大队逮捕,经共产党营救后,于1956年因病逝世。

女儿霍冰茹19岁嫁到天津卫李家,两年后丈夫被招华工,一去便没了音信。霍冰茹靠给人家做针线活儿度日,与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令人悲伤的是,他的儿子刚刚成年就突发疾病去世,留下霍冰茹孤身一人。霍冰茹面对儿子的去世,十分悲痛。


这不是历史


历史上确实有霍元甲这个人物,但是绝对没有像李连杰演的电影那么牛逼,电影拔高了人物。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父亲霍恩第,迷踪拳第六代传人,常为东北客商当镖师,在当地很有名望。霍元甲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

霍元甲的妻子不是赵倩男,那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其妻王氏,是邻近程村王财主之女,王氏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年轻是个大美人。有幸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老太太慈眉善目,一看就是有教养的大家闺秀。



电视剧说霍元甲年少多病,其父怕他学霍家拳辱没了门风,故不让他学,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事。霍元甲自幼练习摔跤,人长的五大三粗十分彪悍,加之他从小生在练武世家,有些功夫底子。在没出名时,他每天早上挑柴从小南河走到天津南市贩卖,几十里的路程全靠两条腿。由此能看出,此人有力气,有功底子,不是像电视剧说的那样是个病秧子。

1892年,这时霍元甲24岁,娶妻生子后生活压力很大,仅凭砍柴卖柴不足于养家糊口,他就另谋出路到了天津卫码头,身边带着徒弟刘振声。

最初师徒二人就是“抗大个”卖苦力,后来由于霍元甲能说会道,又加上有点功夫,天津卫的混混就拉他入了伙,帮着维持码头的秩序,当时码头帮派林立,时常为抢生意而大打出手,甚至出人命。霍元甲功夫在身,这是混混们拉他入伙的原因。霍元甲尽心尽责,打跑了其它在码头捣乱的混混。在天津这段时间,霍元甲并不出名。最多是个高级打手罢了。霍元甲扬名立万是他从天津到了上海的日子。

霍元甲在天津时早就认识“和记药房”的掌柜农劲荪,农劲荪是同盟会会员,倾向革命。后来农劲荪去了上海,他邀请霍元甲到上海开武馆,想以此培养革命斗士,霍元甲接到电报,辞去码头的工作,带着刘振生来到了上海。

霍元甲在上海成名是因为吓跑了俄国大力士,这事是这样的。

1902年春,俄国大力士达德若夫来上海亚波罗影戏院登台表演举重,这个家伙像个黑铁塔一般,铁锁链,大青石在他手里像面条,尤其单掌劈石头,双脚一叫力,石头很听话就断了。我都怀疑他是李元霸和项羽在世。他得意的叫嚣“谁上来比试比试?”看到台下鸦雀无声,他更加得意扬言要打遍中国武术界……,总之达德若夫带有轻蔑国人的口吻。当时上海舆论大哗。



这事恰好赶上霍元甲来上海,霍元甲第二天亲自去台下看了半天,心中有谱了。第三天霍元甲登报挑战俄国大力士,并派徒弟和大力士商量比武规矩,同时让徒弟传话达德若夫,签上生死状,打死白打,双方谁也不能追究任何一方责任。

到了第四天,俄国大力士卷着铺盖卷溜了,原来俄国大力士想弄个噱头,多卖点票,那些功夫不过是杂技表演而已。这下媒体可热闹了,“不战自胜,霍元甲的威名吓跑了俄国大力士”,“霍大侠吓跑大力士”等等标题铺天盖地而来。报纸一宣传,霍元甲的名气算是传出来了。

1909年,成名后的霍元甲在上海认识了陈其美,陈其美是上海青帮的老大,也是革命党人,他和霍元甲成立了上海“精武体操会”。陈其美计划先让霍元甲培养50人,然后50人每人再培养50人,如此循环,不出几年全国皆兵,不愁革命不成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霍元甲在次年——1910年6月1日突然病亡。享年43岁,身后留下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代武术大师殒命于上海,这让后世人纷纷猜测他的死因,到现在也没有真相。霍元甲是第七代迷踪拳传人,他的徒弟刘振生继承了他的遗志,发扬光大了迷踪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