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这是钓鱼界广为流传的谚语。其中道理浅显易懂,几乎每个钓鱼人都能弄的明白;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呼之欲出:钓鱼一定要打好窝子,要不然渔获一定不会太好。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窝料

在我们实践中往往也是如此:不管是黑坑还是野钓,如果不打窝的话渔获大部分时间都是差强人意。尤其是野钓,守大物的时候。那么只要打窝就可以了么?当然不是!你还要打好窝才行。今天跟着蓑笠哥来打窝吧!当然蓑笠哥也不是老手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是或多或少能给你一些帮助或者启发。

窝料不要超过饵料

这里所说的超过一半可以用价格来衡量,意思就是垂钓的饵料要比窝料好、要比窝料精细、要比窝料动物蛋白含量多。再不济,也要饵料和窝料一样;但是千万不能出现饵料比窝料差、要素的情况。就好比我们的万金油搭配:酒米配蚯蚓,就是典型的素饵打窝,荤饵做钓。这样做不仅能节约成本(我来通常比钓饵便宜),而且还能让诱来的鱼儿优先吃钓饵(有肉谁还吃豆腐?)。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窝料

打窝地点要选好

不论是黑坑还是野钓,钓点的选择都不可忽视。一般在我们下竿打窝前就已经选好了钓位,貌似和打窝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在选择钓点的时候把打窝也考虑进去,势必会形成一定的优势。好的钓点一定能让窝料的味道更快的散发,诱来更多的鱼儿。一般入水口、走水向大水面的地方、闭合的桦尖等等都有这样的特点。

打窝要弄清楚对象鱼

这点毋庸置疑,前面说到没有一款万能的窝料就是因为每种鱼儿的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们选择的对象鱼,就要为对象鱼儿准备“特质”的窝料,虽然可能不是很贵,但是一定能让我们的对象鱼喜欢。就比如:鲫鱼就爱酒米、黄骨鱼爱鸡杂、鲤鱼爱五谷、翘嘴爱泥鳅不一而足。但是有一点:几乎所有的养殖鱼儿都爱饲料颗粒(不一定是905)。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打窝

当然,也还要根据鱼儿的摄食习惯来准备窝料。比如钓鲢鳙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准备雾化相当好而且气味特别重的窝料;钓草鱼,也可以用镰刀割草打窝,和可能比你用几代草的效果好上不少!

打窝的频率要控制

这是个技术活,让鱼儿有的吃的同事又不能吃的太饱。吃得太饱,鱼儿就不会吃饵料,而长时间没得吃,又会留不住鱼儿。一般打窝频率原则是:不大的鱼儿半小时打两把,大一点的鱼儿两小时打几勺,巨物一天打两盆即可。当然,这个原则不可捉摸,如果灵活一点就是:感觉鱼儿口不太好了,就补。到底补多少?江河湖泊各有不同,各位钓鱼人慢慢去实践体会吧!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对象鱼

窝料的状态要因地制宜

就像没有真正万能的钓饵一样,也没有万能的窝料。每一种好饵料一定是针对特定定的环境,也许这个环境的范围广一点,但是绝对不会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窝料也是一样,不同的钓鱼环境下窝料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小鱼闹的环境下以颗粒状态的为主;小鱼不多鱼儿密度不大的地方以高雾化为主;天气高温鱼儿浮头情况要从上至下雾化为主;走水情况应该以方块窝料为主;总之钓鱼人须灵活变通,最重要的是懂得思考。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打窝,那么把自己钓鱼的饵料调整雾化好一点,用饵料抽窝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稍微累一点;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付出一般都会有丰厚的回报,抽窝好处和优点不要太多!下一篇再来仔细讲讲,如何开好一个抽窝饵料和如何抽好一个窝。如果你喜欢蓑笠哥文章,不要忘记点赞关注。愿你们大鲫大鲤!在造物主所赐的世界里常享爆护之乐。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窝子没打好一天又白搞!

钓鱼渔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