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1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1/3)

“窮,是一種病”、“窮到沒朋友,超過十塊錢的活動不敢參加”、“因為窮,工作需要拼了命,還是因為窮,工作又不能拼了命”、“沒錢的人和有錢的人不是一個物種”……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瀰漫著一股“窮憂”,引發了無數人的感慨:“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起初,我也是懷著“暴富”的心閱讀了《好好賺錢》[1],可是,翻遍全書,並未傳授“暴富”之道,頗感失望。也是,暴富不常有,中國13億人口,暴富者能有幾個,豈是一本書就能透露珠璣。暴富夢是無望了,這本書倒是教會了我,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

姑且提取書中自覺實用的地方,結合我的理解,梳理如下。

‍1認知‍

(1)逐錢的本質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以來就不乏逐財之人,雖然大家都知道,“錢不是萬能”,但是網上依舊流傳段子“沒什麼問題是發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就再發一個”,諸如此類的“金錢依賴論”比比如是。

若要問總是把金錢掛在嘴邊的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錢,他也許會說:“可以買很多東西吧,可以過上好的生活吧,可以幸福吧……”

那要多少才夠呢?他也許會遲疑,然後說:“誰會嫌錢多的呢?越多越好。“又或者從反面回答:“沒錢的時候,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你錢多可以給我呀!”

答案是含糊不清的,很多人用一輩子追逐錢,終究不知道追逐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反正有錢就對了,emm……雖然困惑,但目前的我也同意這個觀點。

很多人以為,有錢就會幸福,真的是這樣嗎?金錢本是作為一項交易工具而生,只是在使用過程中衍生了很多內涵,它其實只是一些紙、一些數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把錢當作畢生追求的目標,終究只會落得空虛,發出“原來錢不是越多就越幸福”的感慨。(說實話,我也挺想試下發出這樣的感慨)

書中引用了查理·芒格,指明瞭一個認知的方向,他決心成為一個富有之人,並不是因為愛錢,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這句話可以給逐錢之人一個冠冕堂皇的解釋,其實不是為了財,而是為了背後那一份自由感、安全感以及對金錢的把控力,不然“沒錢說話沒底氣,腰桿子不硬朗”。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1/3)

(2)窮人與富人的思維

截選了書中部分自測問題:

1、錢是醜惡和骯髒的。

2、我很窮但是很清白。

3、我永遠不要借給別人錢。

4、有錢人都是騙子。

5、只有騙子才會有錢。

6、不要告訴別人我在銀行有多少錢。

7、節省一分錢就是掙回一分錢。

8、為“不測風雲”而存錢。

9、只有努力工作,才會有錢。

是不是發現,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教育,這些都是典型的窮人思維,對錢的態度不正確,註定了錢不會乖乖地到你口袋,就好像你認定了自己不適合這門學科,怎麼努力都學不好的。

認知的差距就造就了貧富的差距,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有錢,而且越來越快,窮人只會越來越窮,越來越覺得前路迷茫。

如前所述,錢的本質只是一項工具,並無好壞之分,窮人把錢當成了歸宿,孕育了這些思維,越稀罕錢,就越因為在意錢而忽視其他東西,而富人明白,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錢是一種能流通和交換的資源,真正重要的是流通過程中帶來的價值。明白這點,就能解釋上述自測問題為什麼是窮人思維了,請各位看官自行仔細想想。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1/3)

思維指導著行動,窮人行動前首先把錢當成了指南,更注重眼前蠅頭小利,在機會面前猶豫不前,患得患失,艱難選擇,從而錯失了諸多良機,其實他們大部分未能完成的目標,首先是被自己思維的侷限性排除掉的,所謂“富人的世界我不懂”。

富人在乎的是目標的本身,不會侷限於自己所在的處境和條件,他們首先估摸的是自己手頭上有多少資源以及能收集多少資源,包括金錢在內,勞動力、話語、人脈、服務、產權、知識、思維、分享……一切都是資源,他們努力聚集這些資源以生產更大規模的資源,為自己的目標服務,注重長期回報,所謂“放長線釣大魚”。

(3)避免貧窮

我天生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我也很無奈呀,只得努力工作賺錢呀。

是的,你只能努力賺錢,因為那是你唯一收入的源泉,這種局面不是三兩句話就可以改變的,而你首先能做的是,在保障源泉不斷的情況下,規避貧窮。

查理·芒格說:“如果我知道我會在哪死去,我就一定不會去那個地方”。從反面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貧窮,你知道你是怎麼窮的,避免這些因素就不會貧窮了。

《好好賺錢》,不能指望暴富還能指望什麼(1/3)

書中列舉了這些因素:

1、意外;

2、疾病;

3、無規則的支出;

4、脆弱的投資系統。

針對這些因素有的放矢,你首先需要做的是:

1、購買意外險和重疾險,避免人身問題帶來的重大損失;

2、規範自己的支出結構,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3、每月強迫自己存下一點比例的收入,以防不時之需;

4、準備一定比例的收入用於投資,實現“錢生錢”;

5、構建硬朗的投資組合,以選擇配偶的態度選擇產品,以經營婚姻的態度長期持有;

6、學會投資自己,利用一切資源的人是自己,讓自己成長才是收益最大的投資。

(未完待續……)


[1]《好好賺錢》是2018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簡七。

上一篇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