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時期的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論其個人武術,誰更厲害一些?

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她40600526


正好我對俞大猷與戚繼光都有過專門研究,來說說這個有趣的話題。

單論武藝,俞大猷可以稱得上是絕世高手。

俞大猷的武學老師名叫李良欽,是泉州同安人,估計原來是在少林寺學藝,他的獨門秘技是“荊楚長劍”。“荊楚長劍”與少林寺的“神傳長劍技”大概是同一種技擊術,這裡的長劍其實指的是長棍,長棍為何偏要叫“長劍”呢?這估計與金庸小說中的“六脈神劍”有異曲同工之處,六脈神劍不是劍,而是氣,同樣荊楚長劍或神傳長劍也不是劍,而是棍。雖是棍,卻在演示武藝時,有一股無形的劍氣,寒意十足。

俞大猷不僅讀書極其勤奮,在武術上也有超人的天賦與堅忍的意志,他成為李良欽劍術的真正傳人。據說俞大猷的劍術水平“天下第一”,只是不知這個冠軍頭銜是怎麼得來的。

日後俞大猷成為抗倭名將,曾前往天下武學重鎮少林寺,要求一窺少林寺看家本領“神傳長劍技”。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便讓幾名精通此技者在俞大猷面前獻醜,俞大將軍看了後直搖頭道:“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次傳而訛,真訣皆失矣。”

也不知少林寺是真的把長劍技的真訣失傳了,還是有意在俞大猷面前有所保留,住持小山上人乘機提出讓俞大猷毫無保留地出示真訣。俞大猷並沒有推辭,只是表現自己軍務纏身,不能久留,對劍訣的領悟又非朝夕可成,便要求少林寺挑選兩名有武學天賦的少年武僧追隨他左右,以便傳授劍訣。後來這兩名武僧果真跟隨俞大猷苦學三年,終於有所成,把長劍的技藝帶回少林寺,這是後話了。

俞大猷身經百戰,他高超的武藝,對其輝煌的軍事生涯有很大的影響。

嘉靖中期盜賊極多,在廣東新興、恩平兩地也有山賊聚眾作亂,令地方政府很頭疼。俞大猷被派往廣東平亂,對付幾個小毛賊要用上這把寶刀快刀,實在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俞大猷心裡明白,山賊不同海賊,海賊有組織有紀律有目標有志向,山賊則因為各種原因被迫落草為寇,只要加以疏導,自然可改過自新。他作了一個大膽得出奇的舉動,只帶著少數幾名親信,冒險闖龍潭虎穴,對山賊蝸居的山洞,一一拜訪。正所謂藝高人膽大,俞大猷先露了一手絕技,把看家本領荊楚長劍技法演練一番,把山賊看得目瞪口呆,再曉以利害禍福,恩威並重,這些山賊大多誠心誠意歸降。有一小部分山賊自恃勇武,拒絕歸降,有一名為蘇青蛇者,有萬夫不擋之勇,曾力格猛虎,遇到俞大猷這位曠世劍客實屬倒黴,才交手幾回合,便被俞大猷斬殺,其眾自然望風而降。

再來說說戚繼光,他也是武學大師,是高手中的高手。

戚繼光生於將門之家,父親戚景通曾擔任京師神機營副將。戚景通到五十六歲才得子,對戚繼光的教育極為嚴格,年少的戚繼光除了讀四書五經與武經七書外,就是打拳、射箭、騎馬,稍有偷懶免不得挨一陣訓斥。

與倭寇的第一戰中,戚繼光便表現出超人的箭術。當時倭寇只有八九百人,而明軍總共有一萬兩千人。十三比一的優勢,他幾乎要認為勝之不武了。可是戰場不可思議的一幕讓他目瞪口呆,處於攻勢的竟然不是人多的一方,不足九百人的亡命之徒竟然手舞倭刀狂衝上來,一萬二千人的明軍居然有數千人扭頭便跑,連戚繼光麾下的士兵也加入逃亡的洪流。戚繼光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份從一名參將降格為狙擊手,連續射斃三名倭寇頭目後,方才稍稍遏制倭人的進攻,穩住陣腳。如此精湛的箭術,恐怕俞大猷是趕不上的。

戚繼光還寫有一部武學秘笈,名為《拳經》。其中寫道:

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腿可飛騰,而其妙也,顛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橫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當斜閃。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俗雲:“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記廣學,多算而勝。

他還探討古今拳法及各種武術之優長: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雖各有所取,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上下週旋,無有不勝”。

又強調拳術為各種武藝之源:

大抵拳、棍、刀、槍、叉、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今繪之以勢,注之以訣,以啟後學。既得藝,必試敵,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勉而久試。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古云“藝高人膽大”,信不誣矣!

從這裡可以看出,戚繼光乃是武學大師。至於他與俞大猷的兩人孰高孰低,我覺得各有所長。若比劍術比棍法,俞大猷估計能勝;若比箭術比拳術,戚繼光或許佔優。


君山話史


俞大猷和戚繼光做為家喻戶曉的一代名將,抗倭英雄事蹟為人所熟知。被時人稱為“戚虎俞龍,殺賊如土“,不僅如此,他們更是一代武道宗師。

至於他們的武藝到底誰厲害點,我們不得而知,戚繼光擅刀法和長槍,俞大猷擅棍棒及雙手劍,這兩人雖然私下常在一起切磋,但勝負如何,卻沒有明說。


何況他們練得都是殺人技,真要全力出手相搏,勝負難料,除非一方倒下方休。恐怕他們永遠也不會這樣做,所以這個問題永遠也沒有答案。所以我們只能按正常情況,比武較技這一層面來作個說明。


戚繼光所學槍法中,最為得意的便是楊家六合槍。需要說明的是,這楊家槍並非北宋鼎鼎大名的”楊家將“槍法,而是傳自宋時名將當時人稱”四娘子“的楊妙真,當時抗金名將。


楊妙真的楊家將,全出于軍陣的實戰槍法,且縱橫幾十年無敵手,未嘗一敗,堪稱軍中絕技。戚繼光使的楊家槍,便是這一路。


戚繼光對自己的槍法相當自信,不但在軍中推廣的主要技藝是長兵器,還曾自豪道:”天下各處所傳的楊家槍法,都和我的槍法道理一樣,其中兩門最妙的是拿法,如配以我的步法,只需如此這般,則無敵於天下矣。“


另外,他最為得意的兵器狼筅這種極為陰險的兵器和用法,也是脫胎於長槍。


再看俞大猷,雙手長劍劍法學自李良欽,是當時流傳甚少的古代軍陣搏殺技之一,藝成後李良欽曾對他說”異日劍術天下無敵矣。


俞大猷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當年獨身闖上武林聖地——少林寺,切磋武藝,結果是不但贏了少林武僧,還讓少林與俞大猷從此結緣。老方丈不但派了兩名小和尚,跟隨他學武,還多次派出武僧去協助抗倭。


那麼,這兩個人有沒有動手切磋過呢?

從戚繼光的著作自述和歷史記載的隻言片語中我們可以得知,兩人肯定是較量過的,但肯定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深入。


戚繼光的武道,從他的著作來看,極講究先手,具有沙場一往無前的氣勢,只要被他得了勢,對手基本上只有敗亡一途了,而勝負存亡也只在一兩手間而已。這也符合他沙場廝殺的特點,戰場上生死存亡只在呼吸之間,豈能讓人從容打上幾十幾百個回合。


戚繼光曾言,俞大猷的棍法,其妙者只在得手之後一拿一戳,其後之勢猶如圓石轉於萬仞之山,再無住歇。即是說,俞大猷的棍法也極為兇猛,講究的也是搶先手,一旦被他得了先手壓制住,其後攻勢便如巨石下山滾滾而來,勢不可擋。

兩人的武道宗旨可謂不謀而合,可以說是萬流歸宗。


對於兩人武功誰高誰低,戚繼光曾這樣說:俞老總的技藝勝我幾倍,和他放對,一旦失勢,便無再復之勢。即使有扳回的機會,但面對武道客運量,一敗則終是永不可返矣。


雖然這當中有他謙虛和推崇的成份,但從其記載中,不難看出,很可能最後的結果是他敗了,且在失了先手後,曾一度找到機會反攻,試圖扳回局面,但終於不果。


由此可知,如單純以比武較量來說,俞大猷顯然更勝一籌。但如果是沙場廝殺,則勝負難料,畢竟兩人都是沙場百戰中廝殺出來的功夫,不比風花雪月的套路,一個極小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勝負。


值得說明的是,他們兩人的武術遠不同套路的花拳繡腳,而是取其菁華,不繼濃縮的實用技擊。正如戚繼光在《比較武藝篇》中所說”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講究的是”

實敵,真可搏打“,摒棄花招。


在其《短兵長用說》中,則是對戰術方法的總結:不外乎”後人發,先人至“一句,不外乎”不打他先一下,只是打他第二一下“,後發而先至,這也被太極拳及其它內家拳奉為經典。 而更被一個人後來發揮到了極致,那就是李小龍。


俱是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只要快便,又要似進實退,而後進,則大勝矣。


”千言萬語,不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一句;“總是以靜待動,以逸待勞,道理微乎,道理微乎,李良欽每每如此。”


所以說,用於實戰的戰術只有武術的戰術,沒有內外家拳不同之說,何況古人習武本就無內外拳之分,而總是內外兼休,才能功德圓滿。而真正實戰中,只要利於自己的,都可以拿來用,何來內外之分。


所以說,武術只有在實戰中的磨練中才能是真正的武術,實戰不是對練,更不是太極推手的模仿練習,武術拳術實戰更類似於今天的散打。


在遙遠的古代,冷兵器時代,毫無疑問,武術更趨向於實戰。只是到了近現代,隨著熱兵器的盛行及文化的斷層和歷史的因素,武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甚至越來越趨向於漂亮的套路,也慢慢為人所詬病。


但就此認為武術從來就不存在,武術從來就是吹牛,那顯然是無知者貽笑大方之言。


八零印記


如果單論武術造詣,俞大猷是要比戚繼光高得多的。


(洪金寶版俞大猷,趙文卓版戚繼光)

因為俞大猷從小崇道,精通《易經》,從易經中推演出的兵法和武術要義。(劃重點,他不是儒家子弟,這非常重要。)同時他好任俠!在他老爹病逝之前,整天遊走江湖,到處拜師學藝,也到處踢館。


因而他在武術上還是頗有心得。我們知道的少林棍法、戚繼光“鴛鴦陣”裡的部分陣法,都源自俞大猷的一本現已失傳的《劍經》。但奇怪的是這書名寫的是《劍經》,但實際上卻是講的棍法。在炒米看來,這似乎相當於“庖丁解牛”、“伯樂相馬”的那種以“看物不是物”精髓了,棍法所到之處,即為劍鋒吧。

關鍵是俞大猷不單單是個俠客、軍事家、他還是個文學家,詩詞歌賦也不錯,他的詩詞被後人收集成《正氣堂集》。嗯,有點李白的意思了。但是很可惜他的文才比李白差得實在是十萬八千里。

雖然俞大猷非常有才華,但是比起戚繼光,幾乎是不提你想不起來的那種情況。


你可能知道戚繼光的部隊叫“戚家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俞大猷的部隊叫“俞家軍”;你可能知道戚繼光著名的陣法“鴛鴦陣”,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俞大猷的“車兵陣”;你可能知道戚繼光著有《紀效新書》、《練兵紀實》、《蒞戎要略》、《武備新書》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俞大猷《兵法發微》、《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

但是俞大猷之所以不像戚繼光那樣有名,最主要的還是性格決定命運!


因為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遊俠”出身,雖然其父世職“百戶”,這比戚繼光的世職低多了。所以當俞大猷他爹病逝後,他只能頂替上崗了。但是俞大猷覺得百戶難以出頭,於是在嘉靖14年(公元1535年),俞大猷考中武舉人,最終被任命為千戶,守禦金門。

結果現實很打臉,怎知那裡軍民矛盾較大,他是很想有所作為,於是寫了封信給提刑按察使司(省檢察院?)告自己的上級,等來的結果,那自然是捱了一頓板子,然後回家種地。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他和戚繼光的最大差距在哪裡。為人不圓滑,不懂官場規則。看看我們的戚繼光戚總兵,那是又會練兵、帶兵,又能打仗,關鍵特別會找背景找靠山。先是胡宗憲,後是張居正。而且戚總兵政治目光敏銳,懂得提前投資張居正,最後賺得盆滿缽滿。

而俞大猷後來靠自己的戰術理論,打動了兵部尚書毛伯溫。


結果現實再一次打臉,毛尚書介紹的人,大家都很尊重,但是誰都不重用。宣大總督翟鵬以上賓之禮待俞大猷,第二天俞大猷就不客氣地打算教總督怎麼打仗了。結果可想而知。

俞大猷真正發跡的地方是汀州、漳州守備任上,擊破海賊,斬首300級。從而上面才發現原來這小子屁話雖多,但是真能打仗。於是開始官運亨通。

俞大猷還是那種特別會處理“民變”、“叛亂”的那種行家。


早期打仗的風格充滿了俠客風,都是大家把大本營守好,自己單槍匹馬出去幹,這種事情很危險嘛,沒點真功夫,誰敢這麼幹?平定新興、恩平的叛亂,幾乎都是沒有費一兵一卒的,都是自己去拜會那些叛亂首領,在人家地盤上,跟人家比武,殺個人立立威,讓後和平解決。

但是俞大猷始終是”消防隊員”,抗倭讓他去;安南範子儀擾邊讓他去;海南黎民叛亂讓他去;無論外戰內亂,他總是一馬當先,手到擒來。但是結果功勞卻都是當官的,和他一分錢關係都沒有。這事嚴嵩做過,趙文華做過,連胡宗憲知道做過。

俞大猷雖然在官場混的不行,經常功勞被人領了,還要替人背鍋。


他又不懂得(或者更可能是不願意)像戚繼光那樣閃展騰挪,廣結善緣,所以攤上事也是經常的,(其實戚繼光也經常攤上事)。但是俞大猷江湖上的朋友多啊,誰也沒想到的是被嚴世蕃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三個人之一的“陸炳”竟然是俞大猷的好朋友。所以他幾次也算是有驚無險。

但是像俞大猷這麼能幹的人,遇到的又是明朝智商爆棚的年代,從嘉靖到萬曆,從皇帝到首輔,都是人精。所以一定會把俞大猷用死的,沒有戰亂的時候,告他個黑狀打入死牢,讓他回家種地,他還得千恩萬謝;有戰事,就又想到他,再去起用他。

萬曆8年(公元1580年),俞大猷連續上疏三次,請求告老還鄉,未得批覆。不久病死於任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