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跨越式发展亲历记

□ 刘清珍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驻马店教师进修学院升格为驻马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按要求,每所高校要有一报一刊。一刊为学术期刊,为教师发表科研成果阵地。驻马店史无高校,师专教师多是从所属各县高中调来,很少有人跟期刊打过交道。可能因为我曾从事多年新闻工作,当时又在正阳县任高中教师,所以师专党委1985年调我来创办《驻马店师专学报》。从此,我边编学报边授中文课,直到师专升本退休后,仍住在学校。改革开放的东风,30多年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常令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真可谓:东风已与周郎便,惟愿长作黄淮人。

从千人师专到万人大学

1985年6月,我到校报到,学校即派我去其他学校考察怎么办学报。我先后到许昌师专、商丘师专、河南大学等校走访。以现在眼光看,当时河南大学规模也不算大。但我听说他们学校有3000多名在校生,其中中文系就有800多名学生,真的很让人羡慕,因为当时我们全校学生不足千人,仅有数、理、化、中文、英语、政教六个系,全是师范专业。中文系是大系也只有两届四班,200多名学生。全校学生也只相当于他们学校中文系这么多。

那时候全校教职工有200多人,教师队伍连个硕士都没有,多是本科、大专毕业,还有我这样的中专生,没有教授、副教授。到1990年评聘了一批副教授,但一些又“孔雀东南飞”了。数学系8位副教授走了7位,任命系主任都难。只要听说有硕士生愿来我校工作,又给钱,又给房子,甚至还同意人家带一名亲属到学校工作。直至2004年,师专与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市林科所“两校一所”合并升本时,全校也只有8000多名在校生,5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413名专职教师,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仅137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54人。

升本后到现在,经过十三四年努力,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全校现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21个,有2.1万名在校生,专职教师达1100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429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711名。与师专初创时相比,在校生人数扩大了20多倍,专职教师扩大了10多倍,教授、副教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从无到有,已近千人。现在要新进教师,据说不是重点高校的博士,休想来!

现在学校。三个校区、一个体育馆,总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00多亩扩建到2760亩,扩大了20多倍。而建筑面积由升本科时的27万平方米,扩建到80万平方米,扩大了近3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由升本时的2959万元,扩大到2.0053亿元,扩大了6倍多。

1980年,老师专修一条百米跑道就难,现在临开源大道的南北校区各有一座大型体育场,共有近40个篮球场、两个标准足球场以及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设施,应有尽有。另外,还有一处与市政府共建占地500多亩、可容纳3.5万名观众的大型体育馆。可以说,开天辟地第一回,天中始有大学堂!

从走廊交响到四室两厅

师专初创的时候,学校办学条件、教师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由于学校占地面积太小,虽然角角落落都盖满了房子,但老师们的住房还是十分紧张。办公楼、学生寝楼、实验楼等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满了教职工,连教学楼的楼梯间、教师休息室都住了人,教学楼内的卫生间也重整,改造住人。直到专升本时,教学楼内也没有教师休息室与卫生间。我一家住在学校仓库的二楼,与当时的副校长(后任校长)翟家庆、组织部长赵三常等同志住在同一层楼内。

那时候所有教师,包括校级领导,一家只给两间住房。我一家6口人,老少3代,孩子大了,有男有女,还是领导照顾我,给了3间小房子,室内面积总共不到30平方米,每间屋放一张双人床就没有多余的地方了。做饭更困难,楼道走廊里成了每家每户锅碗瓢勺交响曲演奏的地方,谁家来了客人,做的什么饭,大家一眼就看清楚了,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到做饭时,整个楼道里炊烟弥漫,油味呛人,但是大家边做饭边拉家常,倒也显得人际关系和谐。难为人的是,楼内没有卫生间,要方便,下楼去。

过了两年,家属院住宅楼建成了几十套宿舍。按学校规定的条件,我只能分到两室一厅,一家人实在住不下。学校就把两间木工平房改造成三室一厅让我居住。这样住了几年,平房要改造,学校又让我搬到四楼一套三室一厅(60平方米左右)住房里。到1992年,一栋新建楼房一楼有一套三室一厅给了我,就这么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让我们一家人高兴了好多天。我还曾想就在这套房子里安度晚年。

但是,师专升本为黄淮学院后,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立即着手建设新家属区,即现在的学府花园。我基本上以成本价格集资了四室两厅两卫住房一套(167平方米),还有一处3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同在学校工作的儿子也集资了一套三室两厅一卫(130多平方米)的住房。2008年,我喜迁新居,住进这宽敞舒适的新房子,是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没想到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学校快速发展所收获的丰硕成果,我也能够从中这么丰厚的红利!

从少绿缺红到处处园林

师专初创那些年,校园里除了房子就是路,哪有地方植树、种草、养花!夏天想找个凉快地那叫困难。后来条件略有好转,在家属院修建了一小片绿地,大概仅有400多平方米的样子,就成了教职工们经常休闲的地方。

再看现在的黄淮学院,林茂花荣。70%的空地上,绿树成林,花树成片,芳草覆地。一到春天,杨柳依依惹人醉,芳草萋萋欲卧眠,迎春花、玉兰花、紫荆花、红桃花等百花竞放,万紫千红。夏天,石榴花红似火,栀子花白如棉。龙湖中芙蓉出水,园林内紫薇花开。秋天,碧水清澈鱼鹰跃,落叶遍地黄金甲。不要说冬无景色,最可看岁寒三友——竹青翠,松挺拔,红梅艳,引来多少靓男倩女与其合影留念!可以说,我们学校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尽的绿树琼花,观不完的优美风景。

我最欣赏的是学校的树,院内木成林、树成片。随便走走,目中所及,到处都是高大的乔木,文科教学楼南面一片树丛犹如一片森林,看不到头、望不到边。树丛中鸟儿云集,有时候黑压压一片,翻滚于蓝天白云之下。每条主干路两旁,各有两行或三行景观树,一到夏季,绿荫蔽日。在校内散步,可不见太阳。我到过很多大学,也看过不少高档社区,有这么多乔树成林、花草点缀其间的园林式单位或住宅区尚不多见。树下遛弯时,一旦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候,真有那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学校还有一个巨大变化就是水。我记得,当时师专院里仅有一处半亩多大的小水塘。为了让大家有个休闲去处,学校还把它的四周硬化了。现在的黄淮学院,北校区有龙湖水,清澈碧透;南校区有开源河,沿校而过,河水相连两处池塘,深入校区。水内鱼翔浅底,塘面水鸭泛波。岸边芦苇,轻轻涌动;湖中荷花,亭亭玉立。有水就有灵气。常言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就是我们的大美黄淮。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处处园林,多少人向往!您能想象,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已经离退休的白发老人,散步、打拳、唱歌、玩门球、跳广场舞,那种幸福感、获得感、惬意劲儿,无论用什么美妙的语言去描写它都显得苍白无力!只好就此打住吧。

从“第三世界”到中外闻名

上世纪80年代,学校规模小、校容校貌差、办学档次低,有调侃者常将学校比作全国高校的“第三世界”。

但2004年升本后这种现象有了根本改观。特别是2012年至今,先后来我校考察指导工作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昌智,河南省委原书记郭庚茂,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孙尧,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济超(原副省长)、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等。鲁昕、徐济超等领导曾来多次。201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还专门听取了我校工作汇报。今年,河南教育工作会议上,省高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有关高校转型发展的讲话中五次肯定我们的工作。

随着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知名度迅速提高。2014年以来,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达沃斯”的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每年在驻马店举办一次,学校与市政府共同承办了五届。出席每次“论坛”的有国内外相关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其中,有美、英、德、印度、芬兰、荷兰、瑞士、新加坡等国大学校长、官员代表、专家教授与知名企业家。出席今年“论坛”的就有13个国家的20个政府机构、国内外245所高校、120家知名企业、22家科研院所、24个社会组织负责人或代表,共780余人。

学校自2013年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试点”至今,获批“国”字头头衔的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全国“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更是河南省的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首批双创基地、十大创新创业典范高校、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先后有500多所海内外高校、6000多人次来我们学校考察、交流。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想不在中外知名,都难!

从内部资料到核心期刊

从师专到黄淮学院有如此巨变,与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支持升本的决策密不可分。驻马店在全省相对落后。“75·8”大水过后好多年没能恢复元气。改革开放后虽有很大进步,但仍属知名度欠发达地区。驻马店师专一直为驻马店市(地区)所属,财政不堪重负。现在来看,这一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决策,有多么难能可贵!

对此,我们广大教职员工是理解的,也是懂得感恩的。尽管学校条件差,一些教师远走高飞,但大多数老师还是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他们爱岗敬业,在教学、科研上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我当学报编辑20年,对学报最了解,故以此为例,从中管窥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学术刊物怎么办,我们谁也没干过。我调到学校,教务科就转给我13篇稿子,其他什么都没有。给我的任务是主持学报日常工作。1986年《驻马店师专学报》创刊时还属于内部资料,几乎没有人看好它。当时最困难的是稿源不足,没有懂行的编辑人员。我搞过新闻,仅知道新闻一般常识,而学报是学术刊物,与报纸广播有很大不同。其他编辑人员从没与期刊打过交道,甚至没在报刊上发过文章。后来,教务科副科长辛长顺同志调任编辑部主任,好在他曾编过几年教学之类的内部资料。

没有充足稿源、懂行的编辑,能办什么刊物!稿源不足,我们编辑大多兼有专业课,便人人带头动笔,以鼓励全校教师结合业务搞科研,写论文。我的稿子曾在《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文艺报》发表,有篇文章还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摘转。同时,不断向认识的高校教师及科研院所、地方史志办、党史办等单位的专家约稿。稿源不足的问题很快得以解决,稿件质量也得到快速提升。

不懂编辑业务,就在干中学,学中干。那时,出版物全是铅字印刷,编辑、校对之辛苦难于外人道。但由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十年努力,学报从无到有,从文理综合到文理分版,从无刊号到内刊号,199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驻马店师专学报》也更为《天中学刊》,成为正式学术期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当时,我们学报较高的文摘率、引用率引起文献资料收集、新闻出版管理等部门关注,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学报”。黄淮学院成立后,再经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不仅保住了原有荣誉,更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在全国高校都有较高知名度,成为学校一张亮眼的名片。当然,这段文字只是把学报发展当作全校教学、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而已!并无自我炫耀之意。

清晨,每当我漫步校园,看着周边市民成群结队来这里晨练;春暖花开,白发苍苍的老人、天真烂漫的孩子结伴而来赏花观景;炎热的暑假,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陪在父母身旁在绿荫下散步,或到图书馆读书;每到秋冬,摄影爱好者带着相机,三三两两前来拍摄霜染的枫叶、绽放的红梅……我常常感慨万千。有几句顺口溜为证:“岁月无痕任艰辛,也曾付出育精英。莫道今日吾名微,响声中外直到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