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學院跨越式發展親歷記

□ 劉清珍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駐馬店教師進修學院升格為駐馬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按要求,每所高校要有一報一刊。一刊為學術期刊,為教師發表科研成果陣地。駐馬店史無高校,師專教師多是從所屬各縣高中調來,很少有人跟期刊打過交道。可能因為我曾從事多年新聞工作,當時又在正陽縣任高中教師,所以師專黨委1985年調我來創辦《駐馬店師專學報》。從此,我邊編學報邊授中文課,直到師專升本退休後,仍住在學校。改革開放的東風,30多年學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常令我激動不已、感慨萬千!真可謂:東風已與周郎便,惟願長作黃淮人。

從千人師專到萬人大學

1985年6月,我到校報到,學校即派我去其他學校考察怎麼辦學報。我先後到許昌師專、商丘師專、河南大學等校走訪。以現在眼光看,當時河南大學規模也不算大。但我聽說他們學校有3000多名在校生,其中中文系就有800多名學生,真的很讓人羨慕,因為當時我們全校學生不足千人,僅有數、理、化、中文、英語、政教六個系,全是師範專業。中文系是大系也只有兩屆四班,200多名學生。全校學生也只相當於他們學校中文系這麼多。

那時候全校教職工有200多人,教師隊伍連個碩士都沒有,多是本科、大專畢業,還有我這樣的中專生,沒有教授、副教授。到1990年評聘了一批副教授,但一些又“孔雀東南飛”了。數學系8位副教授走了7位,任命系主任都難。只要聽說有碩士生願來我校工作,又給錢,又給房子,甚至還同意人家帶一名親屬到學校工作。直至2004年,師專與中原職業技術學院、市林科所“兩校一所”合併升本時,全校也只有8000多名在校生,5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413名專職教師,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僅137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154人。

升本後到現在,經過十三四年努力,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了質的飛躍。全校現有16個二級學院,49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學科、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等21個,有2.1萬名在校生,專職教師達1100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429名,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711名。與師專初創時相比,在校生人數擴大了20多倍,專職教師擴大了10多倍,教授、副教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從無到有,已近千人。現在要新進教師,據說不是重點高校的博士,休想來!

現在學校。三個校區、一個體育館,總佔地面積由原來的100多畝擴建到2760畝,擴大了20多倍。而建築面積由升本科時的27萬平方米,擴建到80萬平方米,擴大了近3倍。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由升本時的2959萬元,擴大到2.0053億元,擴大了6倍多。

1980年,老師專修一條百米跑道就難,現在臨開源大道的南北校區各有一座大型體育場,共有近40個籃球場、兩個標準足球場以及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體育活動設施,應有盡有。另外,還有一處與市政府共建佔地500多畝、可容納3.5萬名觀眾的大型體育館。可以說,開天闢地第一回,天中始有大學堂!

從走廊交響到四室兩廳

師專初創的時候,學校辦學條件、教師工作條件、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由於學校佔地面積太小,雖然角角落落都蓋滿了房子,但老師們的住房還是十分緊張。辦公樓、學生寢樓、實驗樓等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滿了教職工,連教學樓的樓梯間、教師休息室都住了人,教學樓內的衛生間也重整,改造住人。直到專升本時,教學樓內也沒有教師休息室與衛生間。我一家住在學校倉庫的二樓,與當時的副校長(後任校長)翟家慶、組織部長趙三常等同志住在同一層樓內。

那時候所有教師,包括校級領導,一家只給兩間住房。我一家6口人,老少3代,孩子大了,有男有女,還是領導照顧我,給了3間小房子,室內面積總共不到30平方米,每間屋放一張雙人床就沒有多餘的地方了。做飯更困難,樓道走廊裡成了每家每戶鍋碗瓢勺交響曲演奏的地方,誰家來了客人,做的什麼飯,大家一眼就看清楚了,但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一到做飯時,整個樓道里炊煙瀰漫,油味嗆人,但是大家邊做飯邊拉家常,倒也顯得人際關係和諧。難為人的是,樓內沒有衛生間,要方便,下樓去。

過了兩年,家屬院住宅樓建成了幾十套宿舍。按學校規定的條件,我只能分到兩室一廳,一家人實在住不下。學校就把兩間木工平房改造成三室一廳讓我居住。這樣住了幾年,平房要改造,學校又讓我搬到四樓一套三室一廳(60平方米左右)住房裡。到1992年,一棟新建樓房一樓有一套三室一廳給了我,就這麼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讓我們一家人高興了好多天。我還曾想就在這套房子裡安度晚年。

但是,師專升本為黃淮學院後,新的學校領導班子立即著手建設新家屬區,即現在的學府花園。我基本上以成本價格集資了四室兩廳兩衛住房一套(167平方米),還有一處3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同在學校工作的兒子也集資了一套三室兩廳一衛(130多平方米)的住房。2008年,我喜遷新居,住進這寬敞舒適的新房子,是過去連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沒想到國家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學校快速發展所收穫的豐碩成果,我也能夠從中這麼豐厚的紅利!

從少綠缺紅到處處園林

師專初創那些年,校園裡除了房子就是路,哪有地方植樹、種草、養花!夏天想找個涼快地那叫困難。後來條件略有好轉,在家屬院修建了一小片綠地,大概僅有400多平方米的樣子,就成了教職工們經常休閒的地方。

再看現在的黃淮學院,林茂花榮。70%的空地上,綠樹成林,花樹成片,芳草覆地。一到春天,楊柳依依惹人醉,芳草萋萋欲臥眠,迎春花、玉蘭花、紫荊花、紅桃花等百花競放,萬紫千紅。夏天,石榴花紅似火,梔子花白如棉。龍湖中芙蓉出水,園林內紫薇花開。秋天,碧水清澈魚鷹躍,落葉遍地黃金甲。不要說冬無景色,最可看歲寒三友——竹青翠,松挺拔,紅梅豔,引來多少靚男倩女與其合影留念!可以說,我們學校一年四季都有看不盡的綠樹瓊花,觀不完的優美風景。

我最欣賞的是學校的樹,院內木成林、樹成片。隨便走走,目中所及,到處都是高大的喬木,文科教學樓南面一片樹叢猶如一片森林,看不到頭、望不到邊。樹叢中鳥兒雲集,有時候黑壓壓一片,翻滾於藍天白雲之下。每條主幹路兩旁,各有兩行或三行景觀樹,一到夏季,綠廕庇日。在校內散步,可不見太陽。我到過很多大學,也看過不少高檔社區,有這麼多喬樹成林、花草點綴其間的園林式單位或住宅區尚不多見。樹下遛彎時,一旦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時候,真有那種“暖風燻得遊人醉”的感覺!

學校還有一個巨大變化就是水。我記得,當時師專院裡僅有一處半畝多大的小水塘。為了讓大家有個休閒去處,學校還把它的四周硬化了。現在的黃淮學院,北校區有龍湖水,清澈碧透;南校區有開源河,沿校而過,河水相連兩處池塘,深入校區。水內魚翔淺底,塘面水鴨泛波。岸邊蘆葦,輕輕湧動;湖中荷花,亭亭玉立。有水就有靈氣。常言說,仁者愛山,智者愛水。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就是我們的大美黃淮。小橋流水,鳥語花香,處處園林,多少人嚮往!您能想象,生活在這裡的廣大師生員工,特別是像我們這些已經離退休的白髮老人,散步、打拳、唱歌、玩門球、跳廣場舞,那種幸福感、獲得感、愜意勁兒,無論用什麼美妙的語言去描寫它都顯得蒼白無力!只好就此打住吧。

從“第三世界”到中外聞名

上世紀80年代,學校規模小、校容校貌差、辦學檔次低,有調侃者常將學校比作全國高校的“第三世界”。

但2004年升本後這種現象有了根本改觀。特別是2012年至今,先後來我校考察指導工作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昌智,河南省委原書記郭庚茂,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孫堯,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原副省長)、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龔立群等。魯昕、徐濟超等領導曾來多次。2015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同志在河南調研期間,還專門聽取了我校工作彙報。今年,河南教育工作會議上,省高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朱清孟在有關高校轉型發展的講話中五次肯定我們的工作。

隨著國家和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知名度迅速提高。2014年以來,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達沃斯”的教育部“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每年在駐馬店舉辦一次,學校與市政府共同承辦了五屆。出席每次“論壇”的有國內外相關地方政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其中,有美、英、德、印度、芬蘭、荷蘭、瑞士、新加坡等國大學校長、官員代表、專家教授與知名企業家。出席今年“論壇”的就有13個國家的20個政府機構、國內外245所高校、120家知名企業、22家科研院所、24個社會組織負責人或代表,共780餘人。

學校自2013年2月被教育部確定為“應用技術大學戰略改革試點”至今,獲批“國”字頭頭銜的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院校”、全國“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工程項目、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更是河南省的首批示範性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首批雙創基地、十大創新創業典範高校、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範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高校。先後有500多所海內外高校、6000多人次來我們學校考察、交流。

所有這一切的一切,想不在中外知名,都難!

從內部資料到核心期刊

從師專到黃淮學院有如此鉅變,與駐馬店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支持升本的決策密不可分。駐馬店在全省相對落後。“75·8”大水過後好多年沒能恢復元氣。改革開放後雖有很大進步,但仍屬知名度欠發達地區。駐馬店師專一直為駐馬店市(地區)所屬,財政不堪重負。現在來看,這一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決策,有多麼難能可貴!

對此,我們廣大教職員工是理解的,也是懂得感恩的。儘管學校條件差,一些教師遠走高飛,但大多數老師還是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他們愛崗敬業,在教學、科研上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果。我當學報編輯20年,對學報最瞭解,故以此為例,從中管窺學校在教學、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學術刊物怎麼辦,我們誰也沒幹過。我調到學校,教務科就轉給我13篇稿子,其他什麼都沒有。給我的任務是主持學報日常工作。1986年《駐馬店師專學報》創刊時還屬於內部資料,幾乎沒有人看好它。當時最困難的是稿源不足,沒有懂行的編輯人員。我搞過新聞,僅知道新聞一般常識,而學報是學術刊物,與報紙廣播有很大不同。其他編輯人員從沒與期刊打過交道,甚至沒在報刊上發過文章。後來,教務科副科長辛長順同志調任編輯部主任,好在他曾編過幾年教學之類的內部資料。

沒有充足稿源、懂行的編輯,能辦什麼刊物!稿源不足,我們編輯大多兼有專業課,便人人帶頭動筆,以鼓勵全校教師結合業務搞科研,寫論文。我的稿子曾在《中州學刊》《河南大學學報》《文藝報》發表,有篇文章還被《新華文摘》《人民日報·海外版》摘轉。同時,不斷向認識的高校教師及科研院所、地方史志辦、黨史辦等單位的專家約稿。稿源不足的問題很快得以解決,稿件質量也得到快速提升。

不懂編輯業務,就在幹中學,學中幹。那時,出版物全是鉛字印刷,編輯、校對之辛苦難於外人道。但由於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經過十年努力,學報從無到有,從文理綜合到文理分版,從無刊號到內刊號,1996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駐馬店師專學報》也更為《天中學刊》,成為正式學術期刊,在全國公開發行。當時,我們學報較高的文摘率、引用率引起文獻資料收集、新聞出版管理等部門關注,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全國百強學報”。黃淮學院成立後,再經編輯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不僅保住了原有榮譽,更成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在全國高校都有較高知名度,成為學校一張亮眼的名片。當然,這段文字只是把學報發展當作全校教學、科研成果的一個縮影而已!並無自我炫耀之意。

清晨,每當我漫步校園,看著周邊市民成群結隊來這裡晨練;春暖花開,白髮蒼蒼的老人、天真爛漫的孩子結伴而來賞花觀景;炎熱的暑假,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陪在父母身旁在綠蔭下散步,或到圖書館讀書;每到秋冬,攝影愛好者帶著相機,三三兩兩前來拍攝霜染的楓葉、綻放的紅梅……我常常感慨萬千。有幾句順口溜為證:“歲月無痕任艱辛,也曾付出育精英。莫道今日吾名微,響聲中外直到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