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79年來,關於司母戊大方鼎鼎名問題一直爭議不斷不斷外,出土於安陽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殷墟王陵遺址的司母戊大方鼎給史學研究專家和考古學家留下了很多歷史謎團?

因為八十年來爭來爭去的“司母戊鼎”與“後母戊鼎”的鼎名文字至今都與大方鼎上的銘文文字不符,大方鼎有不是出土商王墓,所以關於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所制之說疑點重重?

司母戊大方鼎到底為何而鑄?為誰而鑄?及出土“司母戊鼎方鼎”的墓葬到底是誰的墓等種種疑問?八十年來司母戊大方鼎的系列疑惑一直困擾考古專家?

2017年8月20日臥馬先生破譯“司母戊大方鼎”銘文為“司威鼎”,在司母戊大方鼎鼎耳上藏著證明不可能是后妃婦妌的男子光頭人像玄機,發現與商王武丁為尋良相付說相符的重大歷史線索。

2017年8月23日發表”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疑是商王武丁尋良相付說鑄 發現付說墓“文章加以考論。經過綜合深入研究殷墟王陵遺址各王陵位置及出土的與司母戊大方鼎鼎耳人像相符的文物後,臥馬先生髮現符合《周禮》昭穆葬禮制度、符合武丁葬亡年代的商王武丁之陵,及葬於商王之側出土“司母戊大方鼎”墓葬為付說之墓的重大證據線索,2017年8月224日發表““司母戊大方鼎”與“武丁之陵”付說之墓析”考論文章,取得了殷墟王陵遺址及司母戊大方鼎研究的突破性最新進展。

臥馬先生僅通過司母戊大方鼎鼎耳上的光頭人像,悟出隱藏了三千多年的良相付說因商王武丁重用賢臣成就武丁中興大業的歷史之謎,再次證明“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至理名言。當然,臥馬先生關於出土司母戊大方鼎的墓葬為付說墓及“武丁之陵”為最新研究發現,有史學考古專家待進一步研究論定。

您認為出土司母戊大方鼎的墓葬為“付說墓”與“后妃婦妌墓”哪個更靠譜?

2018.8.26 文字考古學

參看:“司母戊大方鼎”與“武丁之陵”付說之墓析(原文) 臥馬先生(李敦彥)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司母戊鼎鼎耳 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婦好墓雙面兩虎食人銅鉞人像對比圖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司母戊鼎鼎耳 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婦好墓雙面兩虎食人銅鉞人像對比圖 2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司母戊鼎鼎耳 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婦好墓雙面兩虎食人銅鉞人像對比圖 3

三千多年後的今天能夠收藏保存住商代青銅器物實屬不易,分散各地的大鼎、酒器、武器上,同時雕鑄像似同一個人之像更是難得。如果不是集中統一的將這些青銅人像,像查找身份證信息一樣放在一起進行鑑別和認真比對,估計沒有人能夠發現其中的淵源?即使是收藏多年、保存多年、流傳使用千年的人,絞盡腦汁估計都想象不出相距千里的青銅器之間會有瓜葛,其中的奧秘只有找對人、找對事兒、找對相符的器物,才能夠真正揭開跨越幾千年的歷史之謎?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傅說拜相 圖

關於付說拜相的故事,《史記.殷本紀》有明確記載:「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這件事在《墨子》、《國語》、《呂氏春秋》、《帝王世紀》、《尚書》等書中均有記載,內容也大同小異。

《史記.殷本紀》中的“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的記載,與鑄刻於司母戊鼎鼎耳上的人像,大禾人面方鼎上的人像,虎食人卣上的人像、婦好墓雙面兩虎食人銅鉞人像吻合,無意間發現的這些疑是商王武丁號令百工圖付說之形,四方徵尋付說的器物,佐證當年商王武丁拜付說為相下足了功夫,史載不虛確有其事。

僅憑“司母戊大方鼎”鼎耳上的人像與同類器物的進行鑑別,就說是發現商王武丁所拜相國付說之墓,當然證據單薄只是推論,真正找到付說之墓需要更多符合考古發掘和歷史史實的證據。

因為付說是商王重臣,因為付說拜相輔助商王武丁中興的歷史影響,關於付說的傳說和記載很多,有記載的付說墓地不止一處,已知的付說墓中並沒有關於“司母戊大方鼎”出土的墓葬。

關於“付說墓”,有葬於“武丁陵之側說”和“葬於故里付說冢”兩說。

葬於“武丁陵之側說”的“付說墓”,位於今河南省西華縣縣城東北15公里的田口鄉陵西村。據載,當年武丁從商都率群臣前來今西華縣捕滅蝗災並體察民情,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今西華縣,葬於現址。原有廟宇陵園,陵後兩側分置武丁最器重的得力輔助丞相傅說、甘盤陵墓。

一稱"商相傅說墓"即傅說冢葬於故里。傳傅說死後,葬於平陸縣中條山麓馬趵泉下,即今部官鄉柴莊溝村。《平陸縣誌》卷之二《山川》:“馬跑泉在縣東北三十里傅說冢下。冢倚崇崗,東西兩山環拱,回巘列屏”。又卷十一《古蹟》雲:“商相傅說墓,在縣北中條山之南,馬跑泉左,兩山環拱,回巘若屏”。

兩個付說墓說,已使付說墓地成謎,又增加一說,更讓付說墓迷霧重重?

一人兩個墓地甚至很多個墓地,在古代很常見。古人為不讓墓葬遭遇盜掘多設疑冢的很普遍。這個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另外特殊原因等情況下,為了祭祀和紀念,古人常有立衣冠冢,這也能夠說通。

因為付說墓葬於“武丁陵之側說”還牽涉到商王武丁墓地在哪兒的問題?需在確定商王武丁墓後,才能找到付說墓?

從安陽殷墟王陵實地考古發掘實況看,自盤庚遷都安陽後,歷十二王,除紂王外,殷墟王陵的十一個王陵,雖然多遭遇盜掘,但亞字形中字型墓道形制,決定十一代商王都葬於殷墟,這是已經得到專家考古發掘後得到考古論定的。

十一個商王墓地中,是包括了商王武丁墓的。考古發掘證實武丁是葬於殷墟王陵的。發掘考古證明,商王武丁葬於河南省西華縣縣城東北15公里的田口鄉陵西村之說有待進一步科學準確的考古和論證。西華縣的商王陵是否是西華人民,為紀念率群臣前來西華縣捕滅蝗災體察民情而病逝的商王紀念陵或衣冠冢陵?

雖然河南西華縣,離安陽殷墟有500裡遠,但也不可能成為商王病故後一定葬於西華的理由?不管什麼情況,商王之墓葬於殷墟王陵區認祖歸宗才符合禮制葬制。當然也不完全排除商王墓葬於西華,殷墟的武丁墓為祭祀性紀念陵的可能。

傅說故里的山西省平陸縣境內有關付說的古蹟很多,如大臣村、付巖、聖人窟、付說冢,馬跑泉、聖人澗、聖人秸、付巖祠、付巖霽雪等至今久傳不衰,付說冢,有疑是家鄉人民紀念付說為配套其它景點所建的紀念冢的可能。

不管怎麼說,商王武丁葬於殷墟王陵才是最合理的。所以商相“付說墓”葬於“武丁陵之側說”,有可能是葬於殷墟武丁王陵之側。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參看安陽殷墟王陵區的十一座王陵分佈圖,出土“司母戊大方鼎”的M260墓葬所在位置,正好在M1400中

司母戊鼎耳藏玄機 臥馬先生髮現商王武丁之陵與付說之墓

1935年殷墟王陵區M1400號墓出土的人面具圖 通高25.4釐米 現藏於臺 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專家曾認為,殷人喜好美術,言此人面具,是殷王先前在王宮作為藝術品,欣賞的壁掛。殊不知,這有可能是商王武丁為任用賢臣,命令“百工營求之野,方得付說於傅險中”,為圓夢中付說所圖之形的付說畫像。從付說的青銅像,葬於商王武丁墓中,永遠的伴隨武丁,可見商王對於丞相付說的喜愛和重視程度。

由此分析,殷墟王陵區M1400號墓出土的人面具的墓葬,當為商王武丁之陵。出土司母戊大方鼎M260墓葬,就在殷墟王陵區M1400號墓之南側,當為丞相付說之墓。

關於推論殷墟王陵東區M1400號墓為商王武丁陵墓,付說掛像之外,一方面是殷墟王陵西區,王陵位置已經排滿,按照昭穆之制,從排列位置分析商王武丁有正好排到東區的可能。

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延伸到民間,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一世為昭,二世為穆;三世為昭,四世為穆;五世為昭,六世為穆;單數世為昭,雙數世為穆;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

從王陵西區未完工的M1567號,疑是紂王墓的位置,如見縫插針一樣擠在西區夾縫中,是符合昭穆之制的。

另外,商朝武丁前之前君王傳位一直是按照“兄終及弟”,至於武丁開始“父死子繼”父子相傳。王陵東區的M1400號位於中心符合商王武丁王陵創制的開端。這樣商王武丁與付說之墓地址,即有可信的考古出土文物證據,也更符合相關的歷史記載。加上未完工的疑是商紂王墓,殷墟王陵內十二王王陵和付說墓、外側女將軍婦好墓,帝王將相的陵寢都各得其所,基本沒有疑問了。

歡迎繼續關注大發現:“司母戊大方鼎”疑錯再錯 當為“司威鼎”的後續研究。

2017年8月24日 於老河口 臥馬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