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爲什麼這麼猖狂?

綜合格鬥希望之星


各國總統比握手之力,特朗普已經在多個場合或明或暗地展現了他的鐵掌功力,多少好漢在他的握手之下吃過暗虧,想想安倍那痛苦的強顏歡笑的面龐,你就知道特郎普力氣之大,同他那種變幻莫測的行事風格倒是也一致。而在特朗普這麼多次的強力握手神功中,沒有吃過虧甚至還佔得上風的,印度總理莫迪算得一位,他應該是練過內功,大手一握特朗普,特朗普估計是吃驚的 鬆手以後,內力的紋路還在特朗普的手上,強顏歡笑變成了特朗普。

(莫迪大手握得老有勁兒了)

(投入的安倍哈哈)

這只是莫迪成為印度總統後強硬的一個細節體現,印度在國際政治舞臺,以及南亞地緣政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地緣政治中,印度也是長年施展鐵腕,給大眾的印象很是猖狂。

而由於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習得了一口獨特的印度口音的英語,在世界各地的印度英語讓與其有工作關係的人士叫苦不迭。而且印度在這些年也保持著高速的經濟發展速度,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引擎,而且印度為世界貢獻了多個領域的重要人才,加上印度強大的宗教信仰,都讓印度成為了一個神秘的地方,而印度人也在大眾中出現了猖狂的口碑。

(印度奇異的軍事演習)

印度度悠久的歷史,強大的宗教支撐,以及飛速發展的經濟,越來越重要的政治位置,讓印度有“猖狂”的資本。當然,“猖狂”只是印度的一個面向,印度的和善以及深度也同樣顯著地存在。想想這些年看過的印度電影,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摔跤吧!爸爸》,再到今年的《起跑線》,可見印度文化實力之一斑,值得我們來學習。

你怎麼看待印度的“猖狂”?你認為印度會超過我們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經典的三傻)


老李有刀


關於印度為什麼猖狂,這個問題應該從二個方面來看。曾經的南亞次大陸,在大英帝國來到之前,存在著眾多的小邦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而且教派林立,人們所熟知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及錫克教等 ,互相嚴重對立。實際上在南亞次大陸地區,完全是亂七八糟的景象。

由於英國人的到來,利用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的堅船利炮,很快很輕鬆的佔領了,包括現在印度在內的南亞次大陸地區。使之成為英國海外的殖民地,可以說是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了南亞次大陸。而作為印度地區的民眾來說,凡是有外來勢力的入侵,印度是侵略者最容易對付的地區,很快的就會成為新帝國的子民。反正只要能夠軍事攻入印度的,基本上都能征服印度人。

比如歷史上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以及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等等,都曾經輕鬆的拿下印度,或者是部分佔領印度。在印度的歷史上,好像沒有反侵略鬥爭的歷史大戰役,入侵者幾乎都是失敗在南亞次大陸炎熱的氣候上。

英國不僅幫助印度人實現了國土統一,而且還教會了印度人英語,作為印度各邦國的統一語言。至今為止,雖然印度從1757年到1947年,被英國人殖民了190年,可是印度人並不對英國的殖民歷史憎恨。反過來印度人還比較感激英國人,一是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成為一個國家,這是印度人自己永遠也辦不到的。二是認為英國是一個還算好的殖民者,比起歷史上其它的外族帝國,要文明得多。三是由於長達近200年殖民史,英國人也留下了一些現代建築。

所以印度人很奇葩,其實英國人在印度殖民時期裡,殘酷鎮壓當地民眾做的壞事並不少,與其它地區的殖民地一樣多。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人不想獨立,永遠做英國人的奴才。使人感到不同的是,印度人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來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統治。由甘地聖雄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從一戰前就開始了,英國殖民者以為印度人在搞笑,並沒有當回事。

但是印度人就是這種性格,雖然趕不走英國人,但加入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的人越來越多。誰知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大,英國經過了一戰和二戰,因為戰爭大傷元氣。英國再也沒有能力霸佔海外的大部分殖民地,1947年印度得以一個整體國家的面貌獨立。既沒有與英國殖民當局浴血奮戰,也沒有付出巨大犧牲,印度就這樣獨立了。

印度雖然沒有國王,效仿的也是英國的議會內閣制。印度第一任開國總理尼赫魯,也是緊跟甘地的助手,竟然聲稱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什麼都不是。尼赫魯深知印度人口結構的複雜性,這是一句具有民族主義的口號。尼赫魯開始是為了凝聚人心,有利於各教派民眾之間的融合。

但是印度在英國人離開以後,發現自己成為了南亞次大陸的最大國家,而且幾乎沒有天敵。印度搖身一變從逆來順受,變態的成為欺凌弱小的霸主。除了北方鄰國實力強於印度之外,其它的鄰國都受到了印度的欺負和打壓。有的鄰國被印度肢解,有的直接被印度吞併“如錫金”,其它的弱小鄰國,對印度也是比較恐懼。至於印度為什麼這麼猖狂,可能是由於這幾個原因:

一、自從尼赫魯提出了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以後,為印度人樹立了一個大國目標。印度不滿足於現狀,利用地區大國地位,向原來的大英帝國學習,領土面積要達到與英國原來在印度地區的殖民地一樣大。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以及錫金和不丹等,過去都屬於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印度對鄰國有領土野心。印度完全忘記了自己過去的被殖民歷史,對待弱小鄰國非常的霸道。

二、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南面就是印度洋,東面是緬甸和孟加拉國,西面是巴基斯坦,在體量上都沒有辦法與印度相比。而在北面則橫亙著喜馬拉雅山,縱有強國,也鞭長莫及。

三、印度在國際上過去是交好蘇聯,現在是俄羅斯。而美歐等國家認為,印度雖然獨立,但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微不足道。美國與俄羅斯雙方竟相與印度示好,希望把印度拉攏到自己的一方來。

四、國家地緣政治的因素,七十年代美國為了對付蘇聯,1972年訪華。尼克松和基辛格成為亞洲大國的座上賓,目的就是為了針對蘇聯。現在的印度身份幾乎與七十年代的亞洲大國一樣,奧巴馬政府時美國戰略就已經東移,現在特朗普更是提出了印太戰略,印度的戰略地位和身價一時高了起來。所以,印度在全世界的政治環境非常好,有恃無恐。

結束語:印度2017年的經濟總量有2.54萬億美元,是世界的第七位,但只及我們的五分之一。不過印度因為進行了農業“綠色革命”,解決了糧食問題,每年還有大量的大米出口。印度的工業以及軍事工業都比較落後,目前還是超級大國的利用對象。印度自己也經常借題發揮,以彰顯所謂的大國強勢。

不過有一點應該承認,印度這個國家雖然看上去,教派民族矛盾紛爭很厲害。但是經過獨立之後70多年的民族教化,民族之間的融合工作做得不錯。真正的要鬧獨立的民族和教派很少,而且印度有一點也了不起。印度獨立後,沒有發生過第三世界國家,常見的軍事政變事件,目前印度還沒有分裂的可能。




亦新湖


印度人的狂妄是深殖在他們的骨子裡的,雖然他們的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有著各種各樣的不足,但是他們選擇性的忽略了一切,他們把自己封閉在了世界的深井,在獨屬於自己的井下世界中蔑視起了全世界,從最根本的層面上來說,印度人的狂來自於他們自我想象的強大。

印度雖然號稱為世界四大古國,但實際上他們的歷史和文明都不是他們本土誕生出來的,在數千年前,生活在印度大地上的棕色人種們還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他們茹毛飲血、他們沒有自己的文明和文字。

他們文明的誕生來源歐羅巴白人的入侵,白人的入侵給印度帶來了文明,為印度創造了四大文明古國的名號,使印度脫離了原始社會,也使印度的本土種族陷入了白人千百年的統治之中。

在數千年來,白人在印度的地位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印度本土的棕色人種則與豬狗牛羊無異,千百年來一直生活著歷史的最底層。

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

如果我們仔細瞭解印度的歷史就可以知道,印度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被侵略史,在成吉思汗崛起時期,成吉思汗曾經率人攻打過印度,不過因為氣候的原因,成吉思汗最終只能離開了印度。

而在很多年後,成吉思汗的一個子孫帶領著蒙古鐵騎重新降臨印度大地,由此在印度創建了威名赫赫的莫臥爾王朝。


在近代史中,印度在大殖民時代徹底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由此成為了英國最大的後方,曾經的大不列顛帝國雖然有著無數的殖民地,但在其中為英國提供最龐大資源、地位最高的還是印度。

而也在英國人的統治下,原本零散、分裂的南亞大陸被英國人一統了起來,在英國統治下的印度龐大無比,領土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家。

而英國人曾經為印度帶來的龐大領土在現代則成為了印度人懷念中的歷史榮光,所以他們一直叫囂著把南亞都當成了自己的領土,以希望有一天能把這些國家搶回來。

印度人心目中的大國排名

印度人的自大是國際間公認的,正因為他們對外界資訊的瞭解不足夠的原因,所以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很高,把自己擺到了世界第三大國的地位。

其實在印度脫離英國的控制之後,他們並沒有和英國一刀兩斷,他們仍舊屬於英聯邦國家的陣營中,他們依舊奉英國女王為首,把英國當成了自己的宗主國。

不過在印度人膨脹之後,他們開始不把英國人放在了眼裡,在印度人的想法中,美國是世界第一、俄羅斯是世界第二、而他們則是世界第三、他們的宗主國英國則被排到了第四。

從這種不把老大放在眼裡的情況來看,印度人不明覺厲的自信其實是很顯而易見的。

印度不能合理利用的龐大人口資源以及人種問題

印度的人口基數很龐大,隨著這麼多年的發展,印度早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的勞動力是很廉價的,而因為我國勞動力逐漸漲價的原因,所以很多外企都有把駐紮在我國的工廠轉移到印度的想法。

這些外企的想法很豐滿,但是印度的現實骨感卻讓他們撞破了頭,首先印度人的工作態度是非常懶散的,在工作的時候經常偷工減料,能減少力氣就會減少力氣。


印度人的懶散來源於他們宗教,他們很多人因為信奉印度教的原因,所以他們對慾望是沒有什麼要求的,印度人崇尚僻谷、吃素食,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能不吃飯就不吃飯的,所以餓肚子就成為了他們的一種潮流,在他們這種身體狀況之下,實際上很多體力工作他們是勝任不了的。

最後再加上印度的各種社會問題,最終導致了很多外企對印度望而卻步,白白浪費了許多的人口資源,不過在最近,迅速逐漸改善了這個缺點,因此他們世界工廠的地位也逐漸來臨。

印度的髒亂差想必不說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接下來我們說一下印度的人種問題,雖然已經步入了現代,但是印度的階層仍舊界限分明,白人仍舊佔據了印度各界的頂尖主流,他們的生活已經和歐美國家接軌無誤,他們享受了最優質的教育以及生活資源,是印度真正的上流人士。

而我們傳聞中很多關於印度的負面新聞,其實與這些白人無關,在印度,很多強姦、隨地大小便等各種各樣的素質問題其實來源於印度的棕色人種。



與我們想象中不一樣的印度免費醫療

而印度也並非是全無優點的,在大家的瞭解中,印度有兩個優點是值得推崇的,第一個就是他們的免費醫療,第二個則是他們位於世界第一流的IT行業。

不過我們細究來看,其實這兩個優點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首先印度的免費醫療並不是如我們想象中那麼完美的,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印度但凡是有些錢、還可以強撐下去的病人們都是不會選擇到公立醫院去治病的。



印度的公立醫院環境非常髒亂差,各種設備因為消毒不及時的原因,時常會發生感染事件,而且因為印度公立醫院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所以導致了很多醫務人員偷偷把公立醫院的設備倒賣給私立醫院,因此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

而印度免費醫療最大的缺點則是排隊的人太多了,一般人想看病不打地鋪排個幾天時間的隊是根本輪不到自己看病的,所以如果不是真正走投無路的人,根本不會想去使用印度的免費醫療資源。



位列於世界頂尖的印度理工其實是印度為別國所做的嫁衣

還有就是領先於世界第一流的印度理工,印度理工是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理工學校之一,每一個從印度理工出來的學生都是被世界各大公司極力招攬的頂尖IT人才,特別是在美國的硅谷,印度IT人才更是佔據了主要的地位。

但實際上關於印度理工各種各樣的缺點也是一目瞭然的,首先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均衡不一樣,印度理工是印度集整個國家的教育資源於一體專門打造出來的頂尖大學,是印度最獨一無二的學校,也是印度唯一一個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的學校,從這方面來看,印度就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而且最重要的問題是,最終這些從印度理工出來的學生都是不能為印度本國所用的,這些被印度專門打造出來的學生最終都會被世界各國招攬,因此造成了很重大的人才流失。

雖然我們經常說印度人在硅谷佔據了多重要的地位,但在硅谷的許多重要公司中,沒有一家公司的創始人來自於印度,而世界的頂尖IT公司中,同樣沒有任何一家是印度人創辦的,在印度本土,互聯網行業所創造的價值更是低到了極點,根本無法與他們培養出的許多IT人才形成正比。

所以說這就是印度這個國家優點中的缺點,印度的軍事武器是從別國購買的、他們的教育資源非常不均衡、他們的醫療水平非常混亂,就連他們集整個國家之力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最終都會成為別國的嫁衣,其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我都無法感受到印度人狂妄的資本,或許他們的狂妄就如我們的一個成語一樣,是一種井底之蛙一般的狂妄。


孤客生


《紅樓夢》中“十二金釵”之一的迎春相關判詞中有一句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講的是曾經依附乞求於賈府的孫家少爺孫紹祖在升官後就忘恩負義、翻臉不認人,反而虐待剛入門的迎春。

印度的猖狂,是否就是屬於這種“中山狼”式樣的猖狂呢?

答案是又不是。

一個人之所以猖狂,是因為他自以為有所憑恃,一群人之所以猖狂,是因為他們自以為無所不能,一個國家之所以猖狂,絕大多數是因為自身底氣不足的表面狂妄自大。

印度的猖狂,是否就是屬於這種“狂妄自大”式樣的猖狂呢?

答案是又不是。

那麼印度到底為什麼這麼猖狂呢?他們有這個猖狂的資本嗎?

答案就在他們的歷史發展中。

以面積來說,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居世界第七位,以礦產資源來說,印度的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以人口來說,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以文明來說,古印度曾經與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以經濟增長速度來說,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以農業來說,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還是全球第二大棉花出口國,以軍力來說,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

以交通來說,印度鐵路總長度為六萬多公路,居世界第四位,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以太空技術來說,印度是世界上第五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以信息技術領域來說,印度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以教育來說,印度理工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理工學校之一,為世界IT業培養出了不少重要人才,以出口來說,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僑匯收入也是位居世界第一。

這些都是印度可以驕傲甚至猖狂的資本。

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這片土地上就已經有早期的原始人類居住,約是在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那時候被稱作為哈拉帕文化。公元前1500年,吠陀文化出現在印度大地上,那是入侵的來自於中亞的雅利安人在征服古印度人後形成,對印度影響深遠的種姓制度也是在這一時期產生。

之後,就是所謂的“十六雄國”時期,實際上也就是幾個稍微有點勢力的較小邦國,這時候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佛教也是在這一時期誕生。之後,又是一部血淋淋地被侵略史。公元前6世紀末期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令得印度河平原一帶臣服,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也光顧過印度。

亞歷山大還是為印度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在他的勢力撤出印度後,月護王旃陀羅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最為鼎盛時期,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阿育王時代,這位由衷熱愛佛教的王者積極推行佛教,使得佛教得到長足發展。

孔雀王朝逐漸衰落後,外來勢力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將印度作為飲馬的理想地,最終入侵的大月氏人成為大贏家,在北印度建立起貴霜帝國,代之以貴霜帝國的倒是印度本土勢力——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被稱作是由印度人建立的孔雀王朝之後的最為強大的王朝,這也是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笈多王朝後來為入侵的嚈噠人所傾覆,之後,阿拉伯人開始對印度產生興趣,並且開始了征服活動。

穆斯林遠征印度的序幕,從8世紀就開始了,直到11世紀,北印度地區為穆斯林所征服,從此這段歷史被稱作為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教、伊斯蘭教逐漸興起。1526年,突厥人的後裔侵入印度,建立起了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也很難長久,因為歐洲列強的時代到來。先是葡萄牙人,接著是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也緊跟其後到來分一杯羹,笑傲到最後的是“日不落帝國”英國。1600年,英國人建立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執行印度事務,最遲到1856年印度的所有勢力,都被英國擺平。1858年,東印度公司被撤銷,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成立,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

英屬印度的地盤其實很大,連現在的巴基斯坦、緬甸都囊括在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有所消減,甘地所領導的國大黨乘勢崛起。1947年,英國頒佈《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4日和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自治領先後成立,宣告著英國人在印度統治的終結。1950年,印度宣佈成立共和國,同時他們還自願歸屬為英聯邦成員國。

縱觀印度獨立前的歷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而也正是外族的強勢整合,印度逐漸實統一融合,顯然地,如果只是印度人自己憑著“一盤散沙”的格局,是很難組建起現在的印度,尤其是英國人在其中出力很多,即使是長期被殖民統治,印度人對英國人也恨不起來,估計還有點“感恩戴德”,獨立後他們還很是樂意成為英聯邦的成員,將英國當成是宗主國。

印度獨立後轉型為聯邦制國家,採用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實權由總理掌控,總統更像是一種象徵。印度人始終認為,一個國家的強大是以軍事為基礎,為實現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夢想,他們在軍事上的投入從來都是毫不吝惜,他們自認為陸軍實力名列全球第三,海軍名列第五、空軍名列第六,因而地,對於周邊國家的關係,他們往往會以軍事強弱來說話。

英國統治時期,英屬印度的領土非常廣闊,即使是獨立以後印度仍然是南亞次大陸上的最大國家,這使得他們更為懷念昔日的美好時光,想要建立起當年的格局,因而周邊的弱小鄰國往往少不了印度的壓制,比如錫金王國就於1875年被印度所吞併,而不丹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巴基斯坦更是與印度之間爆發過三次全面戰爭,之於諸如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孟加拉國等,說起來都是一把血淚史。當慣了霸主,也就養成了頤指氣使的脾性。

印度在地域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周邊除北方強鄰外少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他們在世界上的政治環境也非常的好,美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俄羅斯與印度關係較為密切,日本將印度作為最大海外開發援助對象,阿富汗將印度視為周邊主要援助國,有著強大的盟國作為後盾支援以及有意吹捧,自然能夠培養出印度的驕縱習性。

一直做著“超級大國夢”的印度,從來都是自視甚高,這種“自我感覺良好”,一部分來自於自身的謎之自信,一部分來自於盟友們的大力捧殺,結果就是沉醉在其中不能自拔了。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夜狼文史工作室


印度得名於印度河,耐人尋味的是印度河卻在巴基斯坦境內。而“印度”在拉丁語“indus”中有河的意思。“印度”源自婆羅多,是國王及郭嘉的名字。出自《摩柯婆羅多》的史詩——福垊在想是不是偉大的河?

印度,五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古稱天竺,戲稱三哥,位居南亞。印度主張的面積:3287263k㎡,實控面積約:3166414k㎡,實際面積約:2981284k㎡。截止2018年1月1日,人口為1353375383人,其中男性698783442人(佔總人數的51.6%),女性654591941人(佔總人數的48.4%),男女比例為152:100。人口最多,軍事強勁,經濟迅猛,其宣稱稱霸南亞,稱霸印度洋!印度周邊鄰國多為其傷,它就是這麼猖狂這麼狂,那它到底是怎麼猖狂的呢?

猖狂小霸王如何猖狂?

【錫金】1948年,印度甫一獨立就將魔爪伸向它最小的鄰國錫金。1949年6月初(反覆查找,未能查到具體日期),印度派兵入錫金。1950年12月5日,兩國“友好”地簽訂《印錫和平條約》,錫金奉印度為正朔。60年代,錫金國王娶了一位美國的美女為王后,據說王后寫文抗議印度佔地和控制,而引法印度的強烈反彈。

1974年5月29日,錫金上層向世界尤其向我們求援,此後23天內,電函149封,卻石沉大海。第23天即6月20日11時52分,錫金單方面懸掛我旗,13時,他們不敵印軍。1975年5月16日,印度正式吞併錫金。1982年1月29日,流浪在美國的國王帕爾登駕崩,世子旺楚克在紐約即位,是為13任國王,但他有著慕容復的夢想,雖然遙不可及。

【不丹】1949年8月8日,印度威逼利誘與不丹簽訂條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兩國在貿易、引渡、外交等友好合作,印度“友好”而“專業”地指導不丹的外交。作為交換,印度將達旺南部偏西,面積3300k㎡的墨拉薩丁地區贈予不丹。不丹的明天也許就是錫金的昨天吧。讓人很揪心啊。

【神州】1951年2月2日,犯達旺,在抗議中繼續犯邊。截止到1953年,印度已犯門隅、珞隅、下察隅等地區。此後印度再犯巨哇、屈惹、桑、蔥莎、波林三多、烏熱、然衝、拉不底以及巴里加斯等地區。1960年9月,達蘭薩拉……。2017年6月18日,印度自原錫金王國而犯多蘭高地( donglang),2017年8月28日14時30分,在多重壓力尤其我們的駁斥下,印度灰溜溜撤離。

而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其鄰國,或受其打壓或被其干涉,印度應該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一個國家。

那麼印度為什麼就這麼猖狂?

【殖民】做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印度是因禍得福的。①土邦分治瓦解,實現統一。②承襲英國留下的各種優良的框架③繼承殖民者的殖民思維,如對錫金和不丹等。

【經濟】近些年來,由於外交合作、人口紅利及框架優勢,印度經濟突飛猛進,其增速已經超越我們,其購買力平價總量( PPP,GDP)已超越日本,僅次於美國名列第三,第一的是我們。普通GDP則名列第六,我們排行第二,美國位居第一。雖然人均值不容樂觀,但印度經濟的強勢發力,還使其躋身金磚四國。

【人口】印度人口的暴漲,使印度出現了人口紅利。促進了印度的各方面的發展,人多未必是好事但年輕人多是好事。而且印度男人不為結婚犯愁,不少還能結婚發大財呢!印度的女性地位太低了,福垊同情她們一個先。這也為多子化奠定了基礎,雖然現在印度同樣是男多女少。

【文化】印度的佛教對不丹、尼泊爾及中南半島諸國還有掌盟都有很深的影響,這大概也是其文化自信乃至滲透的原因之一。而且其瑜伽更是風靡世界。這種文化的強勢,也為其猖狂奠定了基礎。

【軍事】海有航母、陸有核武,這是大國的標誌。印度完全實現,而且其軍費還不停地增加。軍事方面,他們的口號是稱霸印度洋,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太好了。

【地理】印度地緣得天獨厚,其周邊國家或小或弱,我們雖強卻是強弩之末。印度的野心大概就是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吞不丹,平尼泊爾,下緬甸,實現並超越英國殖民地吧。上圖中,紅色區域沒有尼泊爾,原圖有麥線問題,福垊已修訂。

【外交】印度外交四方逢源,同歐美保持者良好的關係,而歐美也對其多照顧。同時對日本、韓國關係也不錯。另外對俄國關係也挺好,常有合作。跟我們的關係也不差,2005年4月21日(一說2003年6月23日)承認錫金邦為印度一部分,還是上合的觀察員國。

印度不好的地方

①種姓②出嫁難③強三女嚴重。


福垊


印度人的狂,倒不如說是印度高種姓人的狂,畢竟絕大多數中低種姓的印度人終日為生計奔波,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資源等各方面飽受歧視,尤其是接近五分之一的賤民階層,壓根就被死死地壓在社會底層,而上億的婆羅門、剎帝利高種姓,從小都是養尊處優的,從小就看不起那些低種姓的人,從小養成了狂傲自信的性格。日子過得太好了,看世界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以上是人的因素,從國家因素來講,印度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不像很多國家獨立解放建國要經歷血雨腥風。印度沒費什麼勁就獨立了,英國人還順手把一套南亞的“宗藩體系”傳給了印度,印度除了和比他弱得多的巴基斯坦死磕死磕,其他幾個南亞小國基本就被印度壓的死死的,一派南亞霸主、印度洋領主的風采,這幾十年基本上順風順水,美蘇搶著巴結,不結盟運動的領袖,那印度得多狂。

印度一開國就左右逢源,體制是英國人給的,西方看的很順眼,官方語言是英語,那西方也覺得不錯。周圍也沒什麼對手,每當印度要採購武器了,比如要買飛機,哎呀,那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等國都爭先恐後開著樣機來了,這種萬國來朝的霸氣,印度人也很享受,樂呵呵地坐著喝著茶,就看這些西方的飛機在自己面前輪番上陣表演。印度能不狂麼?除了美蘇,我老三。

初生牛犢不怕虎,印度的政壇,說白了就是一些政治世家輪流坐莊,比如那個甘地家族,動不動說狠話、搞動作,從小就養成了任性的脾氣,成了國家領導人也喜歡到處伸手,干涉周圍幾個小國的內政外交,不聽話就打,甚至吞併,南亞那地方美蘇也看不上,任由它胡鬧,就這麼的,被寵壞了,越來越狂。

印度很自信,買了萬國牌的武器裝備,自己也搞這搞那,搗鼓一些印度自造武器,2款明星產品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研究了30年,硬生生都殘廢了,花了上多美金修好的潛艇剛開回印度就自己炸沉了,首艘自建航母竟然被上百噸不可描述物炸傷了……

印度人做事不靠譜,但又喜歡吹噓,謎一般的印度自信,就讓他們繼續自信下去吧,反正你永遠叫不醒一個真的裝睡的人。


雲中史記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用來印度的猖狂最為恰當。因為極佳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地緣政治環境,以及龐大的人口,印度具備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從立國以來,一直受到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的拉攏,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加上西方有目的的、無節操地吹捧印度,印度一直頭腦發熱,稱霸南亞,登頂亞洲,俯視世界的超級大國夢就像乾柴烈火,越燒越旺,印度的言行舉止讓外界感覺越來越猖狂,早已超越理智的紅線,福禍難料。

1、印度佔據了極佳的地理位置,放眼四顧,沒有天敵,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印度在被大英帝國征服之前,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個是經常被外族入侵、征服;另一個是一盤散沙,每個時期都有很多個國家同時存在,從未統一,即使莫臥爾王朝也是如此。大英帝國征服南亞大陸後,把四分五裂的印度統一了起來,退出南亞後,留給印度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對於印度而言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雄踞南亞大陸的印度,只有巴基斯坦、北方強國、尼泊爾、錫金(原先)、不丹、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這幾個鄰國,實力強於印度的只有永不稱霸,埋頭搞發展的北方強國,對印度的威脅指數為零。此外,勉強能抗衡印度的只能宿敵巴基斯坦。剩餘國家只能籠罩在印度的地區霸權的爪牙之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苟且著。即使如此,也無法避免被蠻橫的印度吞併的悲劇,錫金就是血淋淋的警示,地位比殖民地還不如的不丹,就是南亞霸權印度嘴邊的肥肉,什麼時候一口吞下去,取決於政治需要。

盤踞南亞大陸的印度,可謂沒有能壓制他的對手,在這個地區就可以為所欲為,惡向膽邊生,他周遭的小鄰居頻頻遭遇,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客觀上助長了印度的猖狂。

2、印度的地緣政治環境極好,立國一直一直受到最強大的國家的垂青、拉攏與容忍,沒有重大威脅,可以安心發展。印度自從1947年立國以來,地緣政治環境好得出奇,長期都是這樣,連巴西都自嘆不如。

印度獨立以來,一邊當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一臉受到與美國爭霸的蘇聯的垂青、拉攏與庇護。蘇聯解體後,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與印度交好,不僅是印度的第一大武器來源國,也是印度的“帶刀侍衛”。特朗普上臺後,出臺了印太戰略,印度的重要性扶搖直上,不僅是特朗普的座上賓,更是成為美國的印太頭號夥伴,成為美國極力拉攏的對象,因為印度的選擇決定著美國印太戰略的成敗。

印度立國71年,地球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從來都沒有把他當作敵人,甚至競爭對手的地位都沒強加給他,地緣政治環境無比良好,不僅可以安心搞發展,而且可以節約無限的資源辦自己的事情。

3、印度繼承了殖民帝國欺凌弱小的文化基因,從來沒有停止勢力擴張的步伐,因為不會受到懲罰,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印度被大英帝國殖民了190年,西方列強的勢力擴張的文化基因傳承給了獨立後的印度,不僅把被殖民的痛苦轉嫁給周邊的小國,而且為了稱王稱霸,直接抄襲列強的種種劣行,恃強凌弱,攫取鉅額的利益,豢養無底洞般的霸權胃口,小國錫金直接被印度“吃”掉了,不丹也僅剩名分而已,國家的實權早已經被印度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也被印度欺壓得可不堪言,今年初,馬爾代夫發生騷亂,印度不僅積極干涉,還威脅派遣特種部隊進駐馬爾代夫,推翻合法的阿明政府。

4、印度的小心臟燃燒著超級大國夢,為了證明這個超級大國夢並不是虛幻的,印度的政客往往口出狂言,並經常幹一些與自身實力不匹配的蠢事。印度不管自身的實力如何,更討厭去客觀評估自己的實力,從第一位總理尼赫魯開始,就把印度定位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並把這個印度夢當作凝聚全體印度人心的不二法寶,一直沿用至今,並且發揚光大。

在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自視甚高的印度就把自己定位為世界第三大強國,僅次於美國、蘇聯,因此被世界人民親切地稱作阿三。進入21世紀,印度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世界第三,改頭換面,把自己看作是新的超級大國,為了讓印度人民相信這個超級大國夢,印度的將軍多次誇下海口:印度可以同時打贏華、巴二場戰爭,連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也不敢這樣吹牛,但印度就是如此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但不要責怪印度人,凡是喝過“超級大國夢”這碗恆河聖水的印度人都是這幅天性,不僅時不時藉此對外亮肌肉,還以此麻醉自己,掩蓋國內不計其數的矛盾。

印度的超級大國夢雖然欺騙不了世界,卻可以麻痺十三億的印度人,這是印度人最美妙的精神鴉片,生死相依,至於猴年馬月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有幾個印度人會去關心呢?


飛狼


沒錯印度人經常在外國網站裡大放厥詞,自以為是,更甚者認為自己也是超級大國,看起來的確狂傲,但不得不說,印度還是有些資本的。

在南亞無論經濟,政治,軍事,國土面積與資源,都是無人可及,那麼在世界上它又在什麼位置呢?雖然與中國,美國這樣的大國無法相比,但也絕對能排得上號。

1,經濟

印度2017財年GDP達到2.6萬億美元,全球第六,預計今年將取代英國成為第五,2018前兩個月經濟表現也十分出色。

2017年印度GDP增長率為6.75%僅僅比中國略低一點,從1990年到2016年中國的GDP增長了28倍,全球第一,然而第二是誰?就是印度,它也翻了7倍。

2017年印度的貿易總額7454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4位,對我國的出口增加了40%,達到163億美元,同時也因為從我國進口的681億美元成為我國的第七大出口貿易國。

印度也不缺乏富翁,它的百萬富翁數量排名世界第九,有330400名高淨值個人——百萬美元以上的個人。其億萬富翁的數量世界第三,僅次於中美。

2017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印度公司佔據7家,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中,美,日三國就佔據了一大半,印度能分一杯羹已經展現了它的實力。

2,軍事

印度空軍

兵力15萬人,配備攻擊機、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攻擊直升機和制空戰鬥機等各種戰機2100多架,不但如此還每年從各國採購大量軍備,其主要戰機包括米格21,蘇30-MKI,幻影2000,美洲豹戰機,米格-29以及大名鼎鼎的“光輝戰機”,除此之外,它還配備了6架俄製伊爾-78空中加油機,以及從以色列採購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

印度海軍

規模也非常龐大, 印度海軍總兵力為7萬左右,擁有1艘航母、10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2艘核潛艇和14艘常規動力潛艇等。

目前印度正在建造“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該艦長260米,寬60米,排水量達37500噸,最高航速為28節。此航母設計有兩條飛機起飛跑道和一條降落跑道,可搭載30餘架艦載機,然而因為屢次發生事故,造成延期,不早於2025年才能正式服役。

印度陸軍

兵力112萬,包括3個裝甲師,12個山地師,4000多輛主戰坦克,2000輛裝甲運兵車4300門火炮,200輕型直升機,在其擁有的13個軍團中,有三個是攻擊性的。

印度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值得高度重視,不過它自己的武器生產能力十分有限,離開了外部支持,難以與大國對抗。

外交

印度可是西方的寵兒,與很多西方大國保持了良好的關係,還是英聯邦的重要成員之一,在南亞的影響力也十分巨大,印度的移民也遍佈全世界,也在深刻影響著其他國家與印度的關係。

資源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可用耕地面積遠超我國,資源也很豐富,比如,對我國出口產品基本都是資源,包括鑽石,礦石,有機化合物,農產品等。前兩年流行的小葉紫檀,現在都是從印度進口。

其他

印度還有很多優勢,包括一些產業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比如仿製藥業,電影業,IT產業等等,雖然人口即將超過中國,不過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非常適合發展。

在南亞印度的優勢是明顯的,在世界範圍內,印度的表現也很出色,但得看與誰相比,與中國,美國相比毫無優勢,然而印度人就喜歡與中國做比較,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天生的自卑感與虛榮心作怪,當然這也是他們看起來猖狂與傲慢的原因之一。


煙雨醉逍遙


全世界都瞄著老二,這可能就是中國面臨的局面。

印度是瞄著中國的國家裡注意力最集中的一個,很可能帶著深深的敵意,至少是非常強的戒心。

不挑釁強者,是一般道理,更何況是差距巨大的情況下。試著解釋一下印度的奇怪行為。

對於中國,印度有受害妄想症,1962年打過,它慘敗。當時中國不過一支偏師…中國還是印度死敵巴鐵強援。

英國殖民印度二三百年,捏合了今天的印度,也是今天印度性格嚴重扭曲的原因。性格扭曲行為就癲狂,說具體一點就像是惡奴,英國人王大,印度就是王二,表現就是霸道、無賴、胡攪蠻纏。

印度教是今天印度的粘合劑,目前執政的人民黨很深的印度教背景,人民黨目前的黨員很可能已過億是世界第一大黨,這在選舉政治中是很可怕的力量。印度教粘合起來的人民黨,揉進了民粹等一些很對庸眾胃口的東西,印度左派把他們看成法西斯政黨,基本就是這麼回事。

現在的印度就是這麼個大怪胎,傳統文化除了宗教別無它物,現行的國家運行的一套全是繼承英國人的。這就造成了表面上看著是個現代國家,實際上就是個講神話故事的


tfm5


印度之所以猖狂既有一定的實力作為支撐,又有其自命不凡的性格使然:

印度是世界第七國土面積大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是金磚國家之一,二十國集團的重要成員。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印度在IT產業、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是足以自豪的世界大國。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文化軟實力方面近年來的印度一直試圖以寶萊塢電影擴展自己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反觀印度周邊的鄰國除中國和巴基斯坦具備一定實力外,幾乎清一色都是小國——事實上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受到印度的巨大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印度的確擁有在印度洋地區笑傲江湖的實力。

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印度這個所謂的大國其實是一個嚴重失衡的大國——一方面這是全世界GDP總量發展迅猛的國家;另一方面也幾乎是全世界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這個國家還飽受種姓制、女權問題和宗教衝突的困擾。不過在印度自己看來:這都不是事。長期以來印度始終以大英帝國的繼承人自居,冷戰時期甚至自我標榜為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大國。如今的印度號稱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並以此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熱捧支持。那麼印度為什麼會如此自命不凡呢?事實上這和印度國內的政治體制有很大的關聯——印度雖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其國內政治一直飽受種姓制的困擾,以致於高種姓人始終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命不凡。然而另一方面印度至少在形式上又繼承了源自英國的選舉制度,所以這些高種姓人又不得不千方百計去爭取他們眼中的低賤之人的選票,於是他們就要千方百計打造一種國強民富的盛世景象——客觀而言:就像上文所說印度政府也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不過他們吹噓出來的成績似乎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