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将军跌宕起伏、光明磊落的传奇一生-记抗日将军韩春生

抗日将军韩春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西省洪洞县万安古村韩家庄村,是洪洞周边多县有名的“簸箕之乡”,村中柳编艺人修旧卖新走南闯北,所到村庄经常会遇到,一些原国民党部队老兵,围上前来仔细打探;韩春生师长现住在哪里?身体可好?你和他熟悉吗?谈及韩春生师长,个个显得,话语多多,滔滔不绝;

从农民到将军跌宕起伏、光明磊落的传奇一生-记抗日将军韩春生

“韩师长人好,特别是对我们洪赵老乡,关心备至,爱护有加”。

“我们师训练有素,上下团结,师长带头敢打硬仗”。

“韩师长不爱财,几次到南京,把个人的积蓄全资助了北方流亡在南京的爱国学生”。

“韩师长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每次到村边,拴马停车然后步行进村回家”。

那时,我还年少,只记得每年清明时节,韩春生都要从北京回村祭奠先父母和亡妻。老人瘦高的个儿,笔挺的军人身板,面容清瘦和蔼,鼻梁上架一副眼镜,身穿黑色中式对襟上衣,脚蹬布鞋,健步行走十分精神。印象中,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敬重他,韩春生是韩家庄人的骄傲。

韩春生老人在世时,很少谈及个人,他尊重历史,正视史实,也曾奋起指正一些重大事件人物与作为。他人生的轨迹早已定格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风起云涌,社会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今,韩老先生早已驾鹤西去,他的是非功过,他的生平,任由后人来解读、去评说。作为同村晚辈,关于韩老先生的一些生活经历、事迹,也是近年来,一点一点收集积累起来的,随着材料的增多,韩老先生的形象也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清晰,越来丰满。

韩春生,字,子阳,1907年7月13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韩家庄这个古村落,10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4岁进县城教会学校学习,后因家乡遭遇荒年,交不起学校的米、面而辍学回村,先务农后习商。

1928年6月弃商投戎,考入北方军官学校,入第二期步科步10队学习。

北方军官学校,位于山西太原小东门内,军校是一铁删大门,操场有几百亩地大,中间搭一讲台,学校集会活动用,靠北是一排一排营房。当时全国约有三所军校:分别为黄埔军校,东北讲武堂,再就是太原北方军官学校。这个学校从校长荣鸿炉、教育长程绍岩到教官,几乎清一色的保定军校毕业生和少数日本留学归国人员。学生百分之六十是山西人,其余为河南、河北、山东、绥远还有个别西藏、朝鲜少数民族学员。所学教程为德国、日本翻译过来的法西斯课本。讲究绝对服从,实行野蛮训练,打骂教育。每天三次上课两遍操,晚上自习。在这里学习了两年多时间,1930年底毕业。

1931年分配到国民党第八军24师71团见习,驻山西大同。这期间还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说的是1932年冬天,国民党第八军24师原收编的兵员成分很复杂的一个团,驻在塞外丰镇,几个土匪出身的头目匪性大发,背着赵承绶司令官派去的团长,秘密活动准备马上行动,企图拉走队伍,再度为匪落寇危害四方。司令部接到团长报告紧急应对;赵承绶司令官命令特务连连长韩春生,立即挑选十几名身手敏捷的手下,全副武装,随参谋长乘坐紧急调来的货运蒙罐专列直奔丰镇,夜袭匪窝擒拿匪首。半夜时分车到丰镇,韩春生带领特务连士兵摸到匪首聚居的粮栈,韩春生敲门说:‘外边天太冷,要回屋暖和暖和”,一个匪首边骂边拉了一下门闩又去睡觉,韩春生趁势一脚蹬开门,大声喊“不许动,谁动打死谁”,几个匪首翻身,伸手去摸枕头下的手枪,“砰”“砰”韩春生连开两枪,冲进来的士兵已把匪首一个个赤身按住,然后一个个捆绑起来全部擒获。这几个老毛子,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栽倒特务连几个小年青手上。随后韩春生,以司令部命令遣返士兵回家,发放川资补助为由,将众匪徒连诱带逼坐上蒙罐车专列,火车向西朝包头方向开去,然后,过一站甩下一节车厢,就地分化处置解决一批匪徒。韩春生凭大智大勇带队迅疾“擒王斩首”完成了这次特殊使命,平息了一场危害极大的兵变事件,得到了赵承绶司令的赏识。

这故事,听起来像电影中的情节,韩春生不愧洪洞人,还真有点“二杆子”气。

1933年10月韩春生再次考入南京骑兵学校第二期学习,1934年7月毕业回原部队,1935年升任赵承绶骑兵司令部上尉参谋。1936年11月同傅作义部队共同参加了绥远“百灵庙”,“红格尔图”对日战役。战斗中韩春生与傅作义参谋在一起搜集、分析、整理情报,为两位长官指挥战斗所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韩春生随骑兵部队开赴绥东前线,战商都、打张北 、攻丰镇 ,然后折回大同,驻守长城、平型关、雁门关一线。忻口战役失败后,所部退守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宁武等地。

在此期间,韩春生初识八路军120师贺龙师长,赵承绶司令还在贺龙师长面前表扬韩春生说;“我这次在绥东作战,占了我俩个小参谋的光,情报工作做得好,即及时又准确”。之后,韩春生作为赵承绶司令与贺龙师长的联络官,积极协调国民党骑一军配合八路军120师攻打岢岚县城。在三井村赵承绶骑兵部队积极配合八路军120师进攻日寇的战斗,八路军120师这一次就打死日军100多名,在三井村打了个大胜仗。韩春生代表赵承绶司令官,前去贺龙师长驻地,慰问120师“三井村大捷”。

韩春生与贺龙师长经过这一段特殊时期的交往,彼此已经很熟悉,无拘无束,可以无话不说。韩春生觉得与贺龙师长一次一次的深谈,思想深处都很受触动,很受启发。一次,韩春生到120师送情报,贺龙师长见到韩春生后十分高兴,并关切的对韩春生说:“小韩你年纪轻轻当幕僚有什么出息呢?还是下部队带兵才会有发展。”聆听了贺师长教诲、指点后,韩春生积极向赵承绶司令官要求下部队锻炼,不多时赵承绶司令即提拔韩春生当了营长。从此,在抗日战场上韩春生带兵打仗,身先士卒,出生入死、亲自参加战场上的“奋勇队”与倭寇进行殊死拼杀。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军人生涯。

一回,夜间天下大雨,部队在静乐县一个村边与日寇遭遇,战斗中,韩春生趁黑突然站起,朝敌人打出一梭子子弹,几乎同时“突突”日寇的子弹已经还了过来,韩春生身穿的雨衣下部被日寇子弹打穿了几个洞,变成蜂窝状,子弹从两腿子间穿过,幸勿伤及大腿皮肉,死里逃生。

从农民到将军跌宕起伏、光明磊落的传奇一生-记抗日将军韩春生

韩春生故居

1939年6月到陕西宜川受训升任副团长,1939年12月与日寇激战在临县,房山县等地。1940年升任骑2师骑4团团长,相继转战隰县、交口、孝义、平遥、介休、灵石一带。破铁路、炸军列、扒碉堡、打伏击、攻据点、反扫荡,1941年与日寇激战三交镇,狙击西进之敌,日寇留下一片尸体后仓皇而逃。

1942年韩春生奉命率骑4团挺进孝义、平遥、介休三角地带开辟工作,三个营分别驻中街村、万户堡、乐善村,韩春生利用中街村的有利地形,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隐蔽的交通战壕,明暗火力配置,准备痛击进犯之敌。7月16日驻汾阳、介休、平遥三地之日伪军3000多人,对骑4团形成合围之势,骑4团悄悄撤回万户堡、乐善村两个营,全部隐蔽到中街村防御工事中。敌人先在万户堡、后在乐善村都扑了空。晚十二时开始进攻中街村,骑4团临危不惧,韩春生命令,待敌人冲进百米之内,各种火力再突然开火,给敌最大杀伤。日军冲上来一批,倒下一批,战斗异常激烈,日军炮火把中街村周围,骑4团修的交通壕都快炸平了,但就是攻不进来。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多钟,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骑4团阵地前日军死伤一片,日寇看看进攻无望,竟对骑4团防御阵地释放了毒气,骑4团早有防备,全团官兵顽强战斗,入夜趁着大雨,骑4团从村南隐蔽战壕撤出,转移到孝义境内,敌人第三次扑了个空。

经过几年征战,多少次与日寇交锋,骑4团战功卓著,1942年8月,韩春生被提升为国民党骑一军骑1师少将师长。

1943年韩春生曾受到阎锡山安插在骑一师亲信诬告,遭阎锡山调查。但因韩春生自带兵打仗以来,关心下级,关爱士兵,与骑1师官兵关系融洽,团结如同一人,阎锡山始终无法打进,韩春生也确无把柄可抓,阎锡山的调查才作罢。

1943年11月,阎锡山在吉县克难坡召见韩春生,言及被调查一事,阎锡山说:“这么长时间你也不来封信,调查的事不要往心里去”。韩春生对阎锡山说“阎长官,当初我出来当兵,我妈和我女人不让走,在我妈的面前,我向我妈发过誓,我出去后,绝不做犯法的事,我是为救国救民才去当兵的,干上十几年就回来,我妈听了我发誓的话后,才放心让我出来的。如果我想发财,机会有的是,从当营长、当团长、到当师长发财的机会太多了,但捞钱的事我从没想过,克扣士兵的事我也绝不会干。我是洪赵人的性格,就是不会奉承人罢了。”听完韩春生追忆母子当年家国情怀的往事,阎锡山当即写条子,给韩春生的骑1师处理了军饷亏空与拖欠。事后阎锡山的卧底人员告诉韩春生;“你大胆地干,阎让我们紧盯你三年,看你有无违法违纪事实,如有,重者就地枪决,轻者免职发落。你的部下团结如同铁板一块,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我们只能无功而返”。

1945年8月10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向盟国乞降。消息传来,韩春生所带骑1师最先接到总部口头传达命令(正式命令后面再补);骑1师奉命为先遣支队,迅疾开进,攻占太原。8月11日骑1师从驻地九家堡出发,进军途中路过平遥县城、火车站遭到日军的顽强阻击,日军还包围骑1师一个营。韩春生从前面返回平遥,调来炮兵向日军阵地猛烈轰击,才压制住日军组织的强大火力,日军遭到骑1师炮火的猛烈打击死伤多人,韩春生传令日军,要撤退到城墙根,放下武器投降不然全部消灭掉,日军这才被迫投降。

骑1师继续北上,沿途在祁县、太谷、榆次地界不断遭到隐蔽在高粱地里的日军偷袭与小规模抵抗,骑1师边战斗,边行进,8月15日骑1师兵临太原城下。8月15日至16日骑1师与后续跟进的友军,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对太原城内和郊区中,拒不投降,负隅顽抗的小股日本鬼子进行了地毯式大清剿。从日军手中夺回机场和150多座碉堡等军事设施,全部占领了太原。8月20日阎锡山返回到太原城。

1946年4月,韩春生的骑1师与我华北野战军,在吕梁与晋中之间子洪口、祁县來远镇发生摩擦,阵地互有得失,战斗不分胜负。后国共双方军队,接受共军代表陈赓将军及美军上校、国军代表郭宗汾三人小组停战调停,战斗作罢。

1947年6月,韩春生奉命到南京暑期训练班受训。受训结束后受蒋介石召见,蒋介石问韩春生“这次受训有什么感想?”韩春生答“陈总长讲话,言三个月剿灭共军,这话太不实际,太小看共军实力了。我认为现在的共军已经不是“围剿”前的样子了,他们的战法,武器装备都增强了很多,能攻能守,阵地战、运动战都能打,八年抗战实力已相当雄厚,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共军。”蒋介石点头,随后问“你回去怎么做 ?”韩春生答“ 这里怎么训练,回去就怎么做 。”再问“你有无困难?”韩春生答“没有。”这是蒋介石第一次召见韩春生谈话的大体情况。

1948年5月阎锡山调令骑1师增援临汾,韩春生带部队急进到达灵石,又接到阎锡山命令停止了南下。

1948年7月晋中战役失败后,韩春生逃回太原,8月奉命收编、整训在晋中战役被打散的队伍。这期间蒋介石两次飞临太原指挥、督战,因蒋介石对韩春生第一次谈话的影响是;韩春生不迷信,有主见。所以,两次到太原两次召见韩春生,询问晋中作战的具体情况,分析晋中战役失败原因。韩春生答“晋中战役我们是情报不灵通,战略指挥错误,不该突围等等。共军则调动统一,且灵活,战士牺牲精神强,民运工作好,军民关系协调,情报灵通。”

1948年11月15日,因晋中战役中71师被俘人员,带赵承绶、沈瑞等被俘将领信件来找韩春生,被阎锡山眼线发觉并报告,引起了阎锡山对韩春生怀疑。阎锡山规定,被俘人员的来信,不准拆封,不准偷看,必须当即上缴。阎锡山为防万一,开会研究对策,决定提升韩春生为国民党34军中将副军长。同僚部下认为凭能力和实力,韩春生理所当然早该提拔。但韩春生清楚,这个时候职衔提升,实为解除手中兵权。阎锡山召见韩春生说;“当军长中央有规定,必须经过副军长过渡,不要有什么想法,具体事务去见孙楚和王靖国长官,你马上到差,快去协助34军高军长(高倬之)指挥作战”。韩春生当即托病,但没敢露出声色,然后按程序一级一级审报,最后经阎锡山核准,住进了阎锡山选定的医院,实际上被阎锡山监控了起来。

住进医院后,韩春生前思后想,思想斗争激烈,遂决心在这太原战役的关键时刻,带领官兵脱离阎锡山的反动阵营,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策划71师起义。将功赎过,为减少作战部队的牺牲,保护太原城内的民众,保护太原古城,保护城北的工业设施,为解放太原,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1948年11月28日,韩春生秘密派出下属赵喜才与解放军华野十八兵团敌工部刘玉衡取得联系,策划起义时间,担当的任务等事项。经过四次沟通与解放军取得一致。并提一要求,就是解放军在总攻的前一天须通知韩春生作准备。在阎锡山杀气腾腾的白色恐怖氛围下,韩春生从住进医院起,利用四个多月时间,分别与借探病前来医院的团、营、连级军官秘密沟通起义事宜,做好了下属的思想工作。

1949年4月19日

解放军华野十八兵团通知,晚十二时总攻开始,韩春生即令71师211团团长尤世定、212团团长冯文亮及卫立功联合行动,首先缴械了阎锡山安排的71师张忠师长和其掌握的213团,在阎锡山构筑的太原城北防线,为解放军进攻让出了一条通道。接着配合解放军解决了91师阎师长,39师刘鹏翔师长,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经过激战,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城北工业设施,飞机场均得到保护,晋阳古城回到了人民手中。

1949年5月30日韩春生随被俘将领,到太原解放军华野十八兵团敌工部报到,7月15日解放军十八兵团敌工部刘玉衡部长,敌工部科长赵世枢找韩春生谈话说;部队进城后找了你几天都没找见,才让高树勋部下一位副军长去找你,你这次做的很成功,成绩很大,把你也当俘虏待遇,让你受了很多罪,实在对不起你了,表示歉意。由于级别,你得等华北军区来人后看如何处理。华北军区来人后,让韩春生写了起义经过,给韩春生开出起义人员证明信,让韩春生先回北京家里。回到北京后,韩春生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跑商行,赶大车、摆地摊,维持一家人生计。10月份人民政府安排韩春生到国家林业部参加工作,任专员。1983年北京军区给韩春生补发了起义人员证明书。1985年光荣离休。

1995年3月12日韩春生于太原病逝,走完了他从农民到将军跌宕起伏、光明磊落的传奇一生。

叶落归根,按照其遗嘱。1995年3月,魂归故里,与妻子石春香合葬于故土古村韩家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