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本报讯 近年来,阳谷县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融合扶持新兴产业、环保整治和精准扶贫等结构性政策,推动绿色信贷业务持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机制建设。

完善“绿色金融”信贷工作机制,强化绿色因素支撑。截至目前,该县12家金融机构已全部将企业节能环保的12项“绿色”因素纳入信贷审查范围,建立起“阶梯式”管理体系。齐鲁银行阳谷支行对环保不达标企业或项目、产能过剩企业和“两高”行业不在发放新申请贷款;潍坊银行阳谷支行实施客户名单制管理,对环保评级不达标的企业压减贷款额度和退出机制的管理;阳谷农商行则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建立企业项目绿色环保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等级管理,对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及时调整,对绿色节能环保企业优先发放信贷资金。此外,工、农、建三大国有银行阳谷支行、沪农商村镇银行在信贷系统中增加对企业和项目的环境风险标识,加强环保风险识别,环保风险分类与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和授信额度密切关联。

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机制,强化绿色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贷款管理方面做好“加减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更好促进环保项目银企资金对接。以再贷款、再贴现等优惠政策为抓手,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目前,中行阳谷支行和工行阳谷支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为省级重点项目——电缆集团光纤预制棒提供绿色信贷资金6.8亿元;阳谷农商行为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公园提供绿色信贷资金0.49亿元。

完善“绿色金融”项目储备机制,强化绿色融资效能。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渠道,满足节能环保企业融资需求,并建立绿色项目和企业信息储备库,详细记录项目和企业情况以及融资信息,及时推荐融资主体开展多渠道融资。去年,阳谷祥光铜业入选国家级首批绿色工厂,该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融和中期票据”融资金额累计27亿元;恒昌电缆和贵和节能等5家企业完成区域性股权挂牌,实现了股权融资,提高了企业资金运用率。

□记者 布双起 通讯员 布建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