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六月、七月畢業季,在孩子人生中的畢業典禮上,陪伴過孩子的校長、師長往往會向孩子們提出自己的寄望和囑託!

總有一段畢業寄語讓孩子印象深刻,甚至受益終身!

竇桂梅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永遠是以課堂交流的方式展開,這一次的畢業報告會也不例外。整整四十多分鐘的整堂課,就是一場有關人生的課堂,由一人言說的告訴,變成了由內而外的認同與生長。

究竟在這節給畢業生的“最後一課”上,竇桂梅老師講了哪3句話,推薦了哪3本書?一起來看一下吧!真受啟發!

親愛的同學們:

六年前,你們踏入清華附小的那一刻,註定她永遠成了你教育學意義上的母親。今天,你們即將遠行,我百感交集:啟程、知行、修遠,你們沿著三進階走完了六年旅程。母校給了你們一份預學單,你們鄭重地寫上了“溫暖、歡笑、平等、擔當、進取”等這些沉澱於你們內心的美好詞語。

當我和老師們一道翻閱你們的心路歷程,我們發現,每一屆畢業生的感受都是那麼相似。你們留下的這些溫暖詞句,是清華附小畢業學子們共同的語言密碼和成長胎記。看著這些溫暖的詞句,我想,這一堂課就從你們的預學單談起,伴隨著三句話、三本書,送給你們: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第一句 若要獲得溫暖,必須做主動的行動者

——推薦老子的《道德經》

道理可以引人深思,故事更能引發內心的共鳴。我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前幾天高考,深圳一位交警暴雨中送高考生趕赴考場並提供雨衣,不巧的是,考生衣服還是溼了。家長不但沒領情,反將交警投訴,要求辭退他……

像新聞中的家長一樣,今天很多人早已忘記感恩內省,而將自以為是與“理所應當”當成了生存法則。他對我不好,我憑什麼善待他人?我們習慣把別人當作假想敵,給自己設“防火牆”。稍微不滿足不順心,就報怨不止,甚至怨恨叢生,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他的。

要相信主動幫助他人的力量,這力量不僅帶給他人溫暖、勇氣,也讓你能感受到付出與奉獻之後的喜悅。它不止溫暖了別人,也溫暖了你。這讓我想起了你們的爸爸媽媽,每天的校門值周、圖書館志工,每週末的親子閱讀,班級裡的家長課堂,一年一度“馬約翰足球聯賽”,每個月的主題實踐活動中自覺承擔公共責任。感動!想是因為學校和家庭影響,我在門口值周的時候,發現同學們會對保安報以微笑和鞠躬禮,在校外遇見我和其他老師會主動問候;對家長、老師給與你的愛,也會在適當的場合表達感恩……是更多的你們,影響了我們,讓彼此懂得,生存在這個世界相互溫暖的意義。是的,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自我認知,還要有他人認知及集體認知,能夠把小我融入大我,甚至達到忘我。

此刻,你們也更能理解母校為什麼在你們小學生活的六年裡,提倡並讓你們主動踐行“微笑、感謝與讚美”這三張名片的良苦用心,形成二年級“協商互讓”、五年級“勇於擔當”和六年級“尊重感恩”的道德養成。原來,讓關愛與為善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涵養成一種主動的自覺感恩他人、服務集體的行為,一直是母校的初心。

今天,我送同學們的第一句話是:若要獲得溫暖,必須做主動的行動者。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由此,想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

我要再次推薦清華附小必誦的這本炎黃子孫家喻戶曉的《道德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當然,關於《道德經》內涵還不僅僅是友善本身,它太博大了。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具有跨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奧秘。句句經典的人生啟示,值得我們熟背於心,時時感悟……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第二句 在閱讀裡“安身”,靠近那些偉大靈魂

——推薦申賦漁的《諸神的蹤跡》

有這樣兩幅漫畫,一幅是,媽媽帶著孩子等紅燈過馬路,看到對面清潔工掃地,便對孩子說,看見沒有,你不好好學習,就跟對面的掃垃圾的人一樣一生沒有幸福。而另一幅則是,另一位媽媽對孩子說,如果你好好學習,將來就會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人生。

清潔工本身沒有錯,錯誤的是我們對人生價值的曲解。人,重要的不是崗位與地位,而是你在人們心中是否有人格之美。深刻認識心靈世界之美,構建長久成熟的價值觀判斷,才能更好幫助自我覺知與覺醒。在我看來,對於正在求學的你們而言,對人生價值取向的美,很關鍵的是要依靠閱讀。不僅在閱讀中思考、明辨,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閱讀那些在經過歲月證明的經典,從書中一個個人物的生命發展史中涵養生長的力量。

我送同學們的第二句話是:在閱讀裡“安身”,靠近那些偉大靈魂。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這裡我要隆重推薦,清華附小百本必讀書之外的獲得多項大獎的新書——申賦漁的《諸神的蹤跡》。這本書寫的是中華民族的童年——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化的源頭在哪裡?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我們從成語故事裡知道的這一個個典故,究竟從何而來、又指向何處?開天闢地後的盤古去了哪裡?大禹治水的過程中展現出怎樣的科學精神?黃帝是如何塑造了我們民族最初的性格……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讀到這本書,你會發現從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堯舜禪讓到夏商周,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魏晉,從六朝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裡,無數的先賢,他們入世時造福萬民,出世時高風亮節。他們如天空中的群星,千百年來,用他們偉大的心靈與絕世的才華,照亮著歷史的天空。

書中所有人物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身上都存在著受人崇拜的高貴品格。或許每一個傳說和故事,都對應著歷史一個或一群不屈服的奮鬥者的原型。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實現了自我人生價值的超越,因此,古人將他們神聖化了,最終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神,其精神永遠不死,流傳千古,把中華文化的精神財富送給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竇老師鄭重地推薦這部書,希望同學們從上古的神話裡,尋找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碼,不僅僅是保留,更要去激發與再生。讓那些接收到星辰光華的偉人們,以他們的光芒,照耀我們後代子孫。原來讀懂中國人的歷史,我們的生命就延展了五千年,我們就找回了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偉大人格與審美文化。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第三句 即便寂寞困苦,也要堅持你的夢想

——推薦保羅· 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猜猜這一組照片,這些小朋友們分別是誰?再看這一組,其中又是屬於誰的青春芳華?原來,這就是教過你們的老師,原來他們也和你們一樣有過最美的童年!他們也跟竇老師一樣,經歷上小學,中學,及師範學習的生活。而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老師成了他們一生不變的行走姿態。

現在社會上有個現象,就是職場裡不舒服,要求高就跳槽。沒有耐性和堅守已經是對這個時代職業人的基本評價。今天的小學老師不容易,社會變化太快,家長和你們的要求很高。我們這些“小學”老師儘管很努力,也很難滿足所有需求。面對能力和能量的侷限,有時候很困惑,有些問題不是教師或教育能解決的,我們身心也正面對挑戰,我們有時也會煩悶、膽怯、無助......所以,如果我們有做不到的地方、有錯誤的地方,請相信我們都是有缺點的好人,讓歲月的網漏掉遺憾、留下美好。

而親愛的同學們呢?學校幫助同學們樹立“理想與抱負”,並付諸“意志與行動”,這也是——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的“立”,就是從小先要立志。發展自己的興趣,併成為志趣。但理想與現實之間,動機與行為之間,總有一道鴻溝。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而成志教育,則幫助同學們以行動架起讓天塹變為通途的橋樑。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從小立志,以站立世界的姿態,擁抱未來。

我送同學們的第三句話是:即使寂寞困苦,也要堅持你的夢想。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沒有堅持,夢想只是個想法,半途而廢就成了念想。此刻,我要推薦的第三本,就是適合你們走向青春時去閱讀的巴西作家保羅· 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牧羊少年聖地亞哥兩次夢見金字塔附近有寶藏,難民頭兒說,我可不會那麼蠢,不會因為重複做了同一個夢就去穿越一片大沙漠。當聖地亞哥決定上路時,實際上便墜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這洪流會把你帶到一個做決定時從來沒有想到的困難、懷疑、絕望的境地。期間,他被小偷掠走錢財,被軍隊所擄、險遭殺戮,被沙漠所困,而後再次被難民奪去金子、遭受尋夢譏笑……但聖地亞哥還是選擇沉著冷靜、機智勇敢般克服困境,終不負眾望,找到了寶藏,同時又回到原點繼續牧羊。對於聖地亞哥而言,這一整段人生經歷的價值,遠遠勝過寶藏本身。或者說,對我們而言,寶藏正是我們夢想的比喻。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在人對自我認知的探尋和對自我價值實現的終極追問上,唯有“夢想與意志”結合才是真正的試金石。今天,剛剛進入校門的時候,我看見你們手裡捧著《2012級清華成志少年6年成長報告》,上面有母校給予你的殷殷囑託。你們一定跟他一樣,為了自己的成志夢想,在堅持不懈的奔跑,並在奔跑中培養頑強的意志和從容的品格。遠行在即,號角長鳴,願成志少年,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其實呀,這並不是竇桂梅校長第一次在畢業典禮上以類似的形式為學生送上寄語。在2016年、2017年的畢業典禮上,竇桂梅校長同樣送給了學生3句話!她都說了什麼呢?中教君為你盤點了竇桂梅校長這兩年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快來看看吧!

2017年,竇桂梅在“最後一課”上,說了3句話、推薦了3本書!

親愛的六年級同學:

2011年,你們走進清華附小。還記得開學第一課裡,母校送你們的“選擇了清華,就選擇了一生的責任”的這句話嗎?還記得一年級時,我和你們去清華百年禮堂,第一次帶上紅領巾那一幕幕嗎?你們就這樣長啊,長啊,從啟程樓,到知行樓,再到修遠樓,長成了今天這個模樣。你們走過了小學六年的旅程。母校給你留下了什麼?今天我們就圍繞“友善、向美、夢想”三個關鍵詞,上六年的《最後一課》,分享那些好故事、那些好書,伴隨著三句話。

畢業季,竇桂梅送給學生們3句話、3本書!

選擇了清華,就選擇了一生的責任

第一句 永遠擁有一顆友善的心靈

——推薦孔子的《論語》

關於友善,在語文課上我們知道“友”的來歷,是善良、善和的表徵;“善”是友情、友愛的靈魂。友是前提,雙方彼此主動地互動,才形成善的效果。友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範疇,更是一種自我道德修養的境界,這個詞也正是你們耳熟能詳,裝在心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枚種子。

古人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關鍵是你得先要做那個“滴水”於別人的人。 此刻,你們一定能理解母校為什麼在你們小學生活的六年裡,提倡並讓你們主動踐行“微笑、感謝與讚美”這三張名片,二年級與六年級時針對性地加強“協商互讓”與“尊重感恩”養成教育,目的就是讓你們用最簡便易行的方式彰顯友善的美德。全身心、無保留地去幫助他人,是一種高尚的友善。六年三班的趙雲琦,他全面發展,不僅被譽為“百米飛人”,還譽為“課題研究小達人”,尤其是他設計的智能機器人可以做出移動、搖頭、擺臂等動作,通過語音與人交流,實現孤獨症兒童動作模仿的訓練,並帶到北京六醫院特殊需要的兒童,獲得了社會讚譽……那麼清華附小一個個“趙雲琦們”的公益情懷,證明了友善不僅僅是一種虔誠的態度,更是一種智慧的學問,將友善的態度化作行動,還體現了成志教育理念的實踐與行動。這不就是清華附小五大核心素養之一的“天下情懷”嗎?這種情懷,由內而外,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別人,形成一種主動又互動的“改變世界的力量”。

此刻我想和大家分享清華附小必讀書單裡推薦的《論語》節選篇章。“克己復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條條耳熟能詳!“仁者愛人”即為友善。一萬多字的論語中,“仁”竟然出現了109處。可見孔子是將“友善仁愛”作為君子的標誌,作為君子之交的徽識,也作為我們今天傳承中華文化友善最重要的、核心的,信仰的力量。在你們即將走向新的學習階段的時候,我要再次推薦這本炎黃子孫繞不過去的、可以讀一輩子的書——《論語》,去讀這本書,要讀完整的全篇,因為《論語》的思想精髓,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當代價值的寶貴資源,應當成為伴隨你們一生的精神財富。

第二句 永遠追求一生向美的境界

——推薦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一切向善向真,就一切皆美。在我看來,“精益求精、嚴謹鑽研、一絲不苟”等詞,既是你們對藝術審美的追求,又源於你們擁有一種對學習渴求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向美無外乎外邊,而在乎內在。一個人無論何時都要保有對生活的好奇、對知識的渴望、對學問研究的痴迷。咱們清華少年就要擁有“善於學習”“學會改變”的核心素養,追求學問、追求藝術達到向美的境界,進而形成“審美雅趣”。

這裡就有抱著舞蹈鞋睡覺的,是六年四班的門鷺彤。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向美是如何痴迷某一項研究,甚至從小就成了她的專業。這位北京市三好學生,她並沒有常人眼裡的舞蹈天賦,別人並不看好她。可她用舞蹈演繹著人生,一日三練,精益求精,一跳就是六年,跳出了沉澱的優雅與飛騰的力量,跳到了國家舞蹈九級的專業證書,作為團長的她,還帶領學校舞蹈團跳到了全國的舞蹈展演中,跳到了英國、法國等世界舞臺上……她,以中國靈魂的清華少年,用自己的舞姿站立在世界的舞臺!

其實美術造詣深、詩詞歌賦好、言行儒雅的“門鷺彤們”又何嘗不是把這種向美追求,當作未來人生的境界呢?所以這裡我要隆重推薦,清華附小百本必讀書以外的,這本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你們在書中詩詞裡徜徉,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裡感受的同時懂得人生追求的向美的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那是經過努力追求而不放棄,遇到挫折和痛苦為之面對和調整自己的心緒,最後的最後,登上山頂無限風光在險峰時的第三境界那就是——“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這需要一生的努力,需要你一生拿出堅毅的力量,才撐得起你的夢想。

以此關照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自我奮鬥和成就事業都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登高望遠,執著追求,明確目標與方向。第二階段,堅定不移,上下而求索。第三階段,專注忘我,最後豁然貫通。而這,不也和我們的成志教育所提倡的向美人生境界,異曲同工嗎?

第三句 永遠擁有一個堅持的夢想

——推薦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人作為一種精神動物,應當擁有一些超越世俗意義的追求,那就是——夢想。而這就是你們在預學單上寫的“理想與抱負”。還記得母校在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八年辦學時候“剛毅堅卓”的校訓嗎?那裡走出的校友,就有一位諾貝爾獲得者,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三位共和國將軍!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懂得無所謂環境好壞,關鍵是你是否擁有夢想,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持續地努力,即使失敗,也依然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無所謂智商、長相,家庭背景、財富地位,關鍵看你是否有堅毅的品質,關鍵看你是否耐得住寂寞,經受住挫折,卻百折不撓。

這裡我想講跟大家分享六年7班的體育故事。六年來,學校把體育作為核心課程後,全班把體育作為構建班級道德社區的最好資源。他們善於合理利用時間,抽時間鍛鍊,創造性開展體育活動。六年來,體育使他們感到幸福和愛,集體榮譽和組織溝通能力,並能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六年裡,學校的春秋體育運動會,他們包攬了所有的獎盃和獎牌,連續斬獲團體總冠軍,馬約翰杯足球聯賽,連年獲團體總分第一和足球聯賽的雙冠,穩獲學校體育的最高榮譽——馬約翰杯。

百二秦關終歸楚,三千越甲可吞吳……我相信其他的班,不光是體育、藝術等等,心中一定要有小目標,要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恆定的堅持實現你最大的夢想。由此,我要推薦的第三本書,就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書裡講述了巴爾沃亞第一個發現太平洋,拿破崙滑鐵盧的一分鐘,以及馬賽曲神佑般的創作等等。這裡的歷史與英雄,不是影視裡杜撰的場景,它是人類文明世界裡的關於夢想堅毅執著的真實再現!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就像從來沒有愛過,沒有痛苦過,沒有追求過的人一樣。謝謝你們滿載的夢想,謝謝親愛的同學們,傾聽你們對自己的期待,我知道,你們懂得了母校六年給予你的友善、向美和夢想等等囑託。我的心,怎能不為你們這些成志少年充滿敬意。那麼,讓我們一起做個約定,當你們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當你們成家立業,萬里歸來,請帶著你的夢想機票回來,給母校分享你的成志感言!時間是一種不敗的力量,只要在時間裡放入友善、向美與夢想,那麼,憑時間贏來的東西,時間肯定會為之做證。我相信,那個時候萬里歸來的你們,再看著這夢想機票裡面你們對自己的許諾,才能真正懂得張載的這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