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一起来爬树

来吧,一起来爬树

易容展示攀树技能。

来吧,一起来爬树

易容展示攀树基础绳结。

来吧,一起来爬树

攀树使用的装备。

来吧,一起来爬树
来吧,一起来爬树

学员握着绳索开始往树上攀爬。

爬树,居然这么复杂、高深、有学问!

我记得小时候,家门口就有几株木麻黄、龙眼树,一群小孩,蹭蹭蹭就爬上去了,不是挺简单的事吗?

当然,此爬树非彼爬树。装备辅助下的爬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正式成为一项运动并风靡欧美,爬树教程、爬树指南,数不胜数。我们对爬树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原始的徒手阶段了。

在装备辅助下爬上一棵大树,对孩子来说,就是触摸一个全新的世界,对成人来说,就是一门科学,就是一种与树木的对话,就是一项征服大自然的技能。

厦门“人猿泰山”叱咤林间

你是否想象过这样的画面:攀上树冠,感受风迎面拂来,看着鸟儿从旁飞过。易容,就是都市中的“人猿泰山”,攀树对他来说,是深爱的运动,更是一项专业技能,他从中掌握不少求生技能,每一次攀树对他而言都是新的历险,能让他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

本周日,向日葵小记者攀树体验营将上线,如果你想体验“原始人”叱咤林间的风光,赶紧扫码报名吧!

晨报记者 陈璐

电影《泰山》中,人猿泰山荡着藤条在林间穿梭,飞檐走壁,俨然就是“森林王子”。其实,飞跃丛林,不只是动物们擅长,经过专业训练,你也可以。

在厦门,就有这么一群人,一看到又高又大、枝干粗壮的树,就肾上腺素激增,忍不住往上爬。说他们是现代版“人猿泰山”,还真有些像。跟泰山不同的是,他们靠着长绳攀爬。

这群人进行的活动俗称“爬树”,学名“攀树”。当然,他们爬树颇有章法,可不是多数人想象中的粗犷型———双手环抱,两腿一蹬,噌噌上树……2012年,厦门大学作为全国首家引进“攀树课”的高校,成了“网红”。这里的“攀树课”,就是系统的攀树教学,绝非“三脚猫”功夫,而是科学的运动形式。

晨报记者特意选了一位攀树爱好者———易容,带大家走进现代“人猿泰山”的趣味日常。

无聊爬爬树?

是运动更是专业技能

因为攀树,易容这两年“结识”了不少树木。一听说厦门哪儿有比较大且适合开展攀树运动的树木,易容便会和伙伴们驱车前往试水。

攀树和攀岩有些类似,但趣味性更浓,只是因大众了解不多,圈子并不大。严格说起来,国内批量系统接触攀树运动的团体,可能只有厦门大学的学生了。自2012年厦大启动攀树选修课后,这门课一直是学生们“争夺”的热门。易容也是因为受厦大攀树爱好者的影响,才开始接触这项运动。

攀树还没有成为一项运动前,是作为职业存在的。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攀树师可是高薪职业,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考取执照才能上岗。当然了,攀树师要上岗,不仅要掌握攀树技术,更要学习树木相关知识,其目的是为树木“美容”及“看病”。数年前,香港攀树师的日薪就已达6000港币。

去年,首期全国户外教育师(攀树教育方向)培训班在厦开班,通过此培训班学习攀树,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户外教育师》岗位能力证书,以及国家安监总局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户外教育安全分会颁发的《攀树教育师资职业安全任职条件培训》合格证书,还可申请获得国际培训认证协会颁发的《攀树教育师》(初级)证书。换句话说,攀树在我国已是一项获得官方认可的专业技能。

只为寻求刺激?

安全性学问多

沿着高高垂下的绳索,易容如同尺蠖虫一般,手脚并用,一下一下往高处挪,没多久便到梢头了。只见他的额顶已沁出大片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此看来,这轮单纯的上爬动作耗费了他不少体力。

这个画面,或许是攀树中最常规的一种了。其实,攀树还能玩出很多花样。比如,在树与树之间行走,像猴子一样借着事先安置的岩点上树等。花样背后,讲究科学。想玩攀树,不仅要有体力,还得动脑子。

在系统的攀树课程中,一开始可能不会让你上树,而是教你打绳结。易容说,攀树运动涉及的常用绳结有十余种,“比如抓力绳结,上攀时推动其向上,控制前进高度,将它握住往下拉,便可下滑。”

寻求刺激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除了打绳结,攀树运动还要求参与者学会使用一系列户外运动器材,尤其是安全保护器材。当然,你还可以学到不少小技巧,易容介绍,单是如何把绳索挂上高高的树枝,就很有学问,“这就要求你是个掷豆袋或弹弓高手,用穿着长长细绳的豆袋‘引领’绳索挂到理想位置”。

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注定攀树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只要课程设置合理,哪怕是三岁的小朋友,也可以成为攀树高手。

只是过个瘾?

更教与大自然相处之道

攀上树冠,你能感受到风拂过,看见鸟飞过;虽一览众山小之观,却也不乏酣畅淋漓之感。易容如此总结攀树的体验,两个字“过瘾”。

攀树给易容带来的不只有运动的快乐。2016年,肆虐厦门的“莫兰蒂”台风走后,厦门大学攀树协会的学生们就利用掌握的攀树知识,为恢复厦门市容贡献了一份力量。大型机械无法触及的区域,学生上树清理枝条,让这项酷炫的运动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从某种意义说,攀树这项运动还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易容说,攀树时每一步都要考虑对树木的保护。比如,悬挂绳索时就要事先在枝杈挂上保护套,避免攀爬时损坏枝条。“遇到掉落的鸟窝,我们会将其送回梢头。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敬畏自然。”此外,攀树对易容来说还有不一样的乐趣,“树木的大小、高低、间距等都不相同,每一次攀树都是新的历险,也能让我以不同方式进行思考。”

不知不觉间,易容也因为攀树掌握了不少求生技能,“给我一根长绳,我能做出一套用于高空逃生、救援的简易安全穿戴装备。技多不压身,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听完易容的攀树故事,你是不是也蠢蠢欲动?本周日,向日葵小记者攀树体验营将上线,如果你想体验“原始人”叱咤林间的风光,赶紧扫码报名吧!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