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奔放李白詩—公無渡河

背景

《公無渡河》是《相和歌辭》之一,即《箜篌引》據《古今注》記載,《箜篌引》為朝鮮津卒霍里子高的妻子麗玉所做。有一天子高晨起撐船度河,見一個白頭狂夫,披散頭髮,提著酒壺,不顧河水洶湧隻身過河,他的妻子在後面呼喊著,卻來不及阻止,狂夫溺水而死。狂夫的妻子悲痛欲絕,拿起箜篌彈奏,聲音悽愴,曲終也投河自盡,子高回家後告訴了妻子麗玉,麗玉聽後感觸很深,於是也用箜篌模仿狂夫妻子彈奏的曲子,聞著無不落淚,後來麗玉把曲子傳給鄰家女麗容,起名為《箜篌引》李白的這首《公無渡河》大抵用此意。

雄奇奔放李白詩—公無渡河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諮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

披髮之叟狂而痴,清晨徑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馮

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雄奇奔放李白詩—公無渡河

詩意

黃河之水決開崑崙山的阻擋,咆哮著奔流萬里抵達龍門。洪水肆虐,波浪滔天,堯帝無可奈何,派了大禹治水。大禹一心治水,不顧兒啼妻喚,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將洪水堵塞,從此天下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洪水災害退去,但仍然常有風沙之患。那個傳說中披頭散髮的老者真是瘋癲的厲害,有什麼事情非要大早晨過河?別人不憐憫他可以,可是他的妻子不能不阻止他,她哭喊:丈夫呀!你不能過河為什麼非要渡河?就是老虎搏鬥尚且有生還的希望,可是這湍急的河流是無情的,難以涉險啊!果然不出所料,最終丈夫溺水而亡,被急流沖走。水面上浮起一條大鯨魚,張開的牙齒像雪山,丈夫啊就掛在那上面,妻子用箜篌彈奏著悽愴的曲子訴說著她的悲傷。

雄奇奔放李白詩—公無渡河

詩評:

“波滔天,堯諮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其害乃去,茫然風沙”太白之極力於漢者也,然詞氣太逸,自是太白語——胡應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