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做外賣有沒有錢賺?外賣商家的痛點又在哪裡?

在我每天送外賣的過程中,第一站就是去商家那裡,與商家接觸多了,自然也就熟悉起來,每天都是那幾家跑來跑去,混得臉熟,沒單的時候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偶爾也刷刷單,太正常了,有些商家無所謂啦,有堂食撐著,忙都忙不過來,外賣做個幾單生意就當玩一樣,但是那些純外賣商家,那訂單就是生命啊,沒有訂單就是等死。

所以有時接到一個訂單,一看地址就太假了,走到商家門口取貨,還沒等老闆開口,我就知道這單不用送了,偶爾刷一下無妨,這就跟電商一樣,那些好評如潮的,再看看內容,明顯是刷的,現在都那麼忙,誰還有時間與心思去仔細寫那麼多字!當然平臺對這種事也是不置可否,只要程序正確,過程無異,你刷你的單,我提我的點,操作起來沒毛病啊。

實話實說,做外賣有沒有錢賺?外賣商家的痛點又在哪裡?

另外商家之間也在明爭暗鬥,特別是同類型的商家,甚至會下單給對手惡意差評,當然這個只能猜,這個操作起來沒毛病也沒難度,評價時只需一個匿名,便完全沒有頭緒,這種事吧,做起來也不太光彩,所以現在也少了,因為整個大環境大家都覺得生意不好做,同病相憐,大家好像缺乏了當初互掐的鬥志與激情。

商家之間會互相打聽對方每天的訂單量,以尋求自我安慰與滿足,問騎手,那某家多少單了,對方如果比我多一點,他那麼牛逼的,那也不過如此嘛。對方比我少,說明我方比對手還厲害,得意。如果大家都差不多都很少,唉只能說不是我自己做得不好啊,你看大家都這樣。

實話實說,做外賣有沒有錢賺?外賣商家的痛點又在哪裡?

外賣商家其實並沒那麼在乎別人家的單量,就像一個班級,總有幾個考100分的,看看就得了,也許自己考個80分就開心壞了,那麼我沒考那麼高,做錯了幾道題,錯在哪裡?最大的錯就是收到幾個差評,什麼原因都有,沒有原因的也有,外賣老闆一旦收到差評,這一整天都不會高興,一天都在想這件事,你曉得老子收個差評會影響多少評分排名嗎?嘴裡罵罵就算了,因為你確實也沒有什麼卵辦法。就因為這個差評,老子又要刷好評了,才能把這窟窿給堵上,犁大爺的。

實話實說,做外賣有沒有錢賺?外賣商家的痛點又在哪裡?

大家都說騎手不容易,其實我自己作為騎手覺得沒啥,男人就應該在風雨裡奔跑,咱一單就是一單的錢,多勞多得,實在。那商家要開店,要租金,要人工水電,還要預算堆貨包裝亂七八糟,有關部門還要隔三差五來坐坐,如果入不敷出,說關就關,不用矯情,說商場如戰場,這種事見多了,說平臺抽20%太狠,我覺得太牽強,如果做外賣做得好,完全是可以賺錢的,這20%算什麼,那淘寶10塊錢包郵的東西多去了,並夕夕上5元都包郵,商家有沒有說利潤都被挖走了,商家如果活不下去那平臺早垮了,如果不用平臺,自己要請人配送,請多少人?送多遠範圍?能不能保證每單30多分鐘內送到?再算一算工資,自己要發傳單宣傳,搞活動,算一算成本!

實話實說,做外賣有沒有錢賺?外賣商家的痛點又在哪裡?

明人不說暗話,現在外賣平臺的商家,有實體堂食那些,不說份量,單說價格,基本都在堂食基礎上加了一到兩塊,而且包裝費還另算,以保證利潤,真正需要點外賣的客人會在意這一兩塊嗎?不太在意。外賣商家呢?很在意!

大勢所趨,很多實體店鋪做不下去,但並沒有放棄餐飲,紛紛轉投到純外賣行業,這在我這城市比比皆是,做實體呢看上去生意還可以,其實大多利潤被房東吸走了,搞得身心疲憊才能賺一點錢,還不如閒下心來,租個便宜的房子,專心把外賣搞好,一樣可以賺一點,是不是沒那麼大的壓力和煩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