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女人總是口是心非,母親也不例外

啊,女人總是口是心非,母親也不例外

#女人總是口是心非,母親也不例外#

前些天接了好些廣告,想給媽媽買雙涼鞋,跟小妹說了這件事。

過幾天小妹跟我說:我跟媽媽說你要給她買涼鞋,她嘴上說不要不要,等下又悄咪咪問我那雙鞋子長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

我笑死了,想起朋友轉賬給他媽媽時,他媽媽也是先推辭一下,第二天在即將退還之前領取了。

哈哈哈,女人總是口是心非,母親也不例外。

當然,母親的口是心非,源於既想為兒女省錢,又為兒女的心意竊喜的矛盾心情,跟外面的妖豔賤貨完全不同。

#女人都是大騙子,特別是母親#

媽媽總是個大騙子,這點特別體現在叫你起床時的虛報時間。

我原本以為只有我媽媽這樣,後來才明白這大抵是全天下母親的共性。

也許女人一旦成了母親後,就成為區別於人類的又一靈長生物的存在,會有了自己獨特的生物鐘,能在五點多準時起來做飯,又能像公雞打鳴一般在某個時間段叫自己孩子起床,而且報時總比世界時間早了一兩個小時,大概母親們過的都是東六區的時間吧?

小妹有時候會不滿抱怨:“難得放假可以睡個晚覺,為什麼那麼早就吵人起床。”

可是我們沒有考慮到,我們有放假可以睡懶覺的時候,可是母親一旦成了母親,就從來沒有假期了呀。

之所以催促我們起床,也只是擔心我們生活作息不規律,對身體不好罷了。

#母親一過五十就會開始退化成小孩。#

我爸媽結婚晚,家裡小孩多,我又排行倒數第二,所以好像從我開始記事起,我們就已經邁入了四十的行列,記憶中並沒有老媽的模樣。加之我媽常年在田間耕作,老得比一般女人還快,小時候我媽帶我小妹去剪頭髮時,常常被誤認為是奶奶帶孫女出來剪頭髮。

四十歲時期的母親,如日中天,每天上完課還能去田裡勞作,到了農忙時,一化肥袋的稻穀輕輕鬆鬆地往肩上一撂就扛走了。

即便這麼忙的母親,一回到家,發現我們做錯了什麼事,依舊還能保持充沛的經歷撈起木棍給我們來一頓藤條燜豬肉。

我總以為母親會一直這樣無所不能,可是慢慢地,母親一過五十,就開始退化成小孩了。

可惜媽媽老得太快,當媽媽開始退化成小孩時,我也還是小孩,太過幼稚。

早幾年前,我媽就開始迷上原始點療法,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母親的身體素質開始退化,但我並沒有意識到,在我的認知裡,媽媽還是那個徒手拎起煤氣罐一溜小跑的強悍女人。

暑假在家時,總是讓我跟小妹給她按原始點。有一次跟小妹互相推脫,把她氣哭了。

看到媽媽在床邊委屈地說:“連自己的孩子都靠不了,還能靠誰?”突然感覺媽媽好像個小孩子啊。

我想起小時候我怕黑,半夜三更叫我媽起來開燈帶我去尿尿,那時候我媽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去尿尿了,叫我自己去,我又委屈又氣,乾脆尿在棉被上了。

此時此刻的媽媽,也像個小孩子一樣,也需要依賴我們了。

人在依賴最親近的人時總是理所當然,一旦對方辜負了自己時,便會又委屈又氣,因為你是我最親近的人,我可以對你表現得天經地義,只是因為你需要我時我也會這般天經地義保護你。

可惜我們好像太過天經地義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忘了有一天父母也會退化到需要我們的時候,也忘了要回饋他們給予我們那般的無私與耐心。

#女人都很沒有安全,特別是母親#

有一次暑假,七八點時要去隔壁村拿快遞,我媽讓我第二天再去,但我還是很想快點拿到,便騎著電動車出門了,找不到快遞點溜達了好久玩,耽擱了很長時間。

因為中學就是在隔壁村上學,跑習慣了,覺得很正常,再晚也不怕。

拿到快遞迴家時,媽媽衝我破口大罵。

我覺得委屈,氣哭了不理她。

晚上她跑來跟我一起睡,說:“我是因為擔心你剛剛才那麼兇,半夜三更那麼多飆摩托的,很危險。”

原來很多在我們看來極為平常不過的事情,都會成為自己孩子的安全隱患,都會成為她的憂慮。

去年二姐回家定親時,姐夫連夜來接我們回去,過後媽媽跟我說她擔心得整夜睡不著,她說她現在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們有一點點小事她就很容易憂慮。

我們只知道,孩子只要一待在母親的身邊就會有安全感,卻不知道,孩子一離開母親時,母親也會很不安,只能藉由求神拜佛來保佑自己孩子,這是她們唯一能求得心安的方式了,當自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她們總是抓住所有虛妄可能去保護自己孩子,即便那只是迷信。

可惜求神拜佛在她們認為,還是遠不及自己親自去保護,之前去上中學時,我媽便給我剪了一張紅紙片寫了一個“六合”讓我帶著,說能保佑我出門平平安安,與人和睦相處。

做公眾號接了不少廣告,我跟朋友說起時,說一定是我母親幫我求的,我媽每天在佛祖前拜了一個小時,就是求佛祖保護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工作順順利利。

朋友開玩笑說:“讓你媽也順便幫我求。”

我說:“不行,我家那麼多人,我媽還得順便幫我姐們他們求,太辛苦了。”

母親便是這樣愛屋及烏,因為是女兒的愛人,便把他們也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內了。

暑假回家看到我們在外養成的不良生物鐘,媽媽總會說:“你看你們在家都這樣,出門在外沒人管不是更加嚴重。等我退休了,你們去租間大一點的房子,我去那裡住,給你們煮飯。”

當母親實在是太累,一旦成了母親便終身無休,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的兒女牽掛擔憂。

昨天打電話給我媽時,我媽還跟我說她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吃完飯後要漱口,晚上關電腦睡覺後要洗把臉才睡,她說這樣子比較健康,最近才看到,以前都沒注意到。

媽媽好像總是這樣,一看到什麼對自己孩子身體健康有幫助的信息都會立即轉告給自己孩子。

那些學會了使用微信和網絡的媽媽們,也接軌上新型的迷信——微信謠言。

總是為你轉發各種養生知識,震驚體推送,每逢看到這類推送她們總是第一時間就轉發給自己孩子,好像自己孩子看了就能遠離那些危險,永保平安一般,儘管你從未打開。

#媽媽從無所不知成了一無所知。#

有一次我家小妹教我媽發語音給我,長長的一段語音,中間間隔了一段空白。

小妹說,你知道剛剛老媽為什麼停頓了一下嗎,她以為是跟打電話一樣,她在等你回答,看你沒說回答她就繼續說下去了。

突然覺得這樣的媽媽也很可愛。

什麼都不懂,不知道如何轉賬,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櫃員機,收到什麼短信,都擔心是詐騙短信。

昨天在飯堂看到一個阿姨在教自己小孩子算數,手裡拿著羽毛球拍,兇巴巴道:“你要是再不會信不信我不巴掌拍死你”。儘管很兇,但還是耐心地反覆問著3÷3=幾?4÷4=幾?這種弱智的問題。

那些問題看起來再腦殘不過了,可還是得配合孩子的智力水平反覆提問,我吃飽了還聽見他們還停留在九九乘法口則法的你問我答模式,哎,當媽媽真的太不容易了,需要耗費多少耐心精力和口舌。

可我們是否有信心保證,將來當媽媽成了一無所知的老年人時,我們也願意這樣耐心地教導他們呢?

有時候我媽媽會問我一些有關公眾號的事情,她總說要來看的文章,要幫我貢獻一個閱讀量和點擊量,要幫我把我的推送轉發給學校老師看。她好像總是在盡她自己所能去理解自己孩子的世界,並期待自己能盡一份綿薄之力。

我爸對於智能手機和微信總是顯得漠不關心,但我媽好像很有興趣。

有一次教她視頻電話,她便開心地叫我一個個撥給我家哥哥姐姐。

也許她們從不怕被世界拋棄,怕只怕離自己的孩子太遠罷了。

万俟先生

moqi不是萬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