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我們公司的股票已經跌破淨資產”,這是江淮汽車的員工,也是筆者一位朋友的訴苦。他在2017年11月江淮汽車股票一次大跌之後,進行了所謂的“抄底”,當時購入價為9.16元,花光了打算換新車的所有積蓄,而江淮汽車的股票卻一路跌至現在的5元左右,不到一年時間,他的20萬變成了10.9萬。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破淨”從來都是一條上市公司不成文的底線,意味著該家公司可能經營狀況很差,江淮汽車也因此受到大量股民的疑問和指責。而目前並未看到江淮汽車有任何股東增持和利好消息,所以不難推測,在利潤持續暴跌的情況下,江淮股票沒有絲毫回暖跡象。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我問朋友:你難道不知道江淮汽車從去年開始利潤驟降嗎?為何還要購買股票。朋友回答道:還不是被領導們振奮人心的宏觀規劃,以及唾液飛濺的演講給“洗腦”了。

也許這正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朋友自己在江淮工作,無法從市場的角度真正去解讀江淮汽車,實際上從一個汽車媒體人的角度去看,江淮存在的問題已相當嚴重。

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顯示,江淮汽車的業績已經觸底,2017年營業收入492億,同比下降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億,同比暴跌62.8%;進入2018年並未好轉,2018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28.64億,同比下跌6.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跌了23.5%,整體就一個慘字。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為什麼江淮會出現如此大的動盪,我們不得不先談它的背景,身為地方性國有企業,無法擺脫體制的弊端。

其一:很難融入到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江淮也在進行國企混改,但並非朝夕可以完成的。國企生來不怕倒閉,虧損再嚴重也只是轉型或被兼併,所以缺乏一種危機感和進取心,這就解釋了為何長城、吉利這些民營企業企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而江淮在火熱的市場環境中卻逆勢而行。

其二:領導“不作為”,國有車企的領導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尤其是在當下敏感的政治環境中,不敢也不願去冒險拼搏,說白了,公司業績再好也不是領導個人的,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被追責。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江淮是卡車、商用車、乘用車的多面手,我們今天只談乘用車領域,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得益於消費者對SUV車型的酷愛,江淮瑞風SUV以低廉的售價曾獲得不錯成績,瑞風S3在2016年底甚至月銷量達到2.64萬臺,但好景不長,目前瑞風系列SUV已經全面崩盤。

2018年的1-7月份,瑞風S3累計銷售了2.84萬臺,瑞風S5累計銷售1.31萬臺,瑞風S7更慘,7個月一共賣出了3400臺。SUV車型的銷量下滑,嚴重影響到江淮的整體利潤,而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補貼門檻的升高,也讓江淮腹背受敵。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為什麼江淮瑞風SUV不好賣了?

其一:產品升級只是換殼,核心技術毫無進步

瑞風S3和瑞風S5均已換代,但可笑的是換代意味著換殼?核心動力卻沒有絲毫升級,拿瑞風S3來說,該車從2014年上市,直到今天進行了5次產品更新,然而那臺1.5L的發動機卻從未更新,83的功率和146的扭矩,在眼下的市場中只能算三流貨色。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瑞風S5同樣如此,從2014款車型至今,一臺1.5T的發動機並未更新,而那臺6速雙離合變速箱口碑也並不好,江淮並沒有實力研發更好的變速箱,只能以雙離合“效率高,節油”來哄哄消費者。從可靠性上講,雙離合一定是所有變速箱中最差的,甭管幹式還是溼式,甭管哪個廠家生產。

這背後意味著江淮汽車在核心技術上嚴重睏乏,產品升級已經無法滿足消費升級。

其二:外部競爭壓迫,江淮力不從心

SUV車型是目前國內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板塊,國產品牌紛紛優化設計增加配置,合資品牌也在不斷拉低售價,江淮瑞風SUV的低價格優勢已經逐漸喪失,而除了價格,它幾乎找不到其它亮點了。

其三:定位混亂不堪,江淮作繭自縛

瑞風系列SUV的定位和定價太混亂了,瑞風S2起售價5.98萬,而瑞風S3起售價6.28萬,兩臺車差一個級別,卻只差了3000元;瑞風S5頂配18.95萬,而最高端的瑞風S7頂配才17.38萬,對於這個定價,多年混跡汽車圈的小編表示看不懂,消費者又如何看得懂?

其四:品牌下降,公信力喪失

本身江淮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就很低,一直不在消費者選車的優先目錄中,而近幾年產品質量不斷下降,在3.15點名批評後,江淮汽車的品牌力和用戶口碑進一步下降,加上備受消費者吐槽的售後服務態度,身為國家500強的江淮不感到羞愧嗎?

其五:工藝落後,品質堪憂

從品質上講,江淮瑞風SUV有明顯的粗糙感,眾所周知江淮是由輕卡起家,近些年才轉入乘用車領域,卡車也許不在乎細節上的精益,只求皮實耐造,但乘用車並非如此。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江淮把生產卡車的某些“不良習慣”帶入了乘用車製造商上,導致瑞風SUV駕乘感受較差,拼裝不良,品質也經不起考驗。曾經曝光的“生鏽門”和“吃胎門”不就是最好的例子?時至今日,瑞風S3和瑞風S5仍然存在車體生鏽,這是基礎工藝落後的直觀表現,而從2017年江淮汽車機器設備折餘淨值上,還不足原值的五成,也意味著江淮生產設備和技術都沒有明顯的提升。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實際上,生產工藝落後不僅導致車輛鋼板頻頻生鏽,瑞風S3也是投訴榜的常客,集中問題為車輛覆蓋件故障、車輛電子系統故障、車輛後橋懸掛系統故障、吃胎偏磨、發動機異響等。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江淮似乎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據內部員工透露,江淮去年可沒少借錢籌款,但沒有用在傳統汽車的研發和升級,而用在了新能源汽車項目開發,昭然若揭的目的就是“騙補”。

傳統汽車製造是進軍新能源的基礎,如果忽視傳統汽車而盲目追逐新能源汽車開發,無疑於賠了夫人又折兵,你難道看見哪個新能源汽車掙錢了嗎?沒了補貼都得涼,最有名的特斯拉還不是造一臺賠一臺。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江淮目前把希望壓在了“江淮大眾”以及蔚來汽車的加工上,不難想象,江淮正在逐漸淪落為沒有發言權的代工機器,這對於江淮自主品牌的成長來看,弊大於利。

股票崩盤,銷量暴跌,口碑下降,江淮汽車的未來只是“代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