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爲何會成爲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袁大頭”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袁大頭的由來

辛亥革命勝利後,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凱被選成為臨時大總統,1913年又成為首任正式大總統。

1914年2月7日,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袁世凱政府公佈《國幣條例》,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規定“國幣之鑄造權,專屬於政府”,並以施行細則規定,“凡公款出入必須用國幣”。同時設立幣制局,鑄發新銀幣,上鐫袁世凱頭像,稱“袁頭幣”。該幣重7錢2分,樣式新穎,型式劃一,重量成色能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比較各種成色不一的其他舊幣明顯優越。袁頭幣發行之後,逐漸成為各地流通的主幣。

1915年8月1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與錢業公會協議,將以前所有其他貨幣一律取消,只流通袁頭幣一種,“袁大頭”成為法定國幣。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袁世凱身敗名裂,中國法定國幣為何還是袁大頭?

1915年12月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既然袁世凱恢復帝制不得人心,那麼,他身敗名裂死後,中國的法定國幣依然還是袁大頭呢?

一、成色好分量足

袁世凱獨斷專行決定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貨幣上面,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流芳百世。所以,袁大頭在鍛造之初,目的就很明確,成為中國第一的貨幣。袁大頭分量十足,製造很精良,含銀量最當時中國流行的貨幣中最高。而且,當時國家政令統一,有足夠的時間讓百姓接受它。

袁大頭在民國時期能夠成為流通最廣、最受人民喜愛的貨幣,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成色、含銀量非常穩定。真袁大頭的直徑在38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間,成色應該是89%的銀,最純的可以達到90%銀。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二、袁舊部認可袁大頭

袁世凱死後,遍佈九州大地的軍閥大多是袁世凱的舊部,都曾受惠與袁世凱,就默認袁大頭的發行。由於各地當政者認可袁大頭,在剩下的十幾年了大量的袁大頭被髮行,流通與市場。後來隨著蔣介石在軍閥混戰的局面中逐漸勝出,這一局面有了一絲轉機,但最終沒有根本性的轉變。

三、沒有足夠信譽的替代貨幣

袁世凱死後,戰亂不斷,沒有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央機構發佈代替袁大頭的貨幣,所以作為一種百姓最能接受、信譽度最高的貨幣,中國的法定國幣依然是袁大頭!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蔣介石為什要使用袁大頭作為貨幣?

蔣介石奪得統治權後,下令廢除袁大頭,發行印有自己和孫中山頭像銀幣,但是最後不得不收回廢除袁大頭的決定,為什麼?因為袁大頭在市面上的流通數量實在太多了,根本沒有辦法全部回收。

而且鑄造大量的新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蔣介石只能繼續承認袁大頭的存在,就這樣在市面上逐漸形成了“三大頭”並存的局面,但是總體上還是以袁大頭為主。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孫小頭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蔣介石

直到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推行法幣(紙幣),基本就不向市場投放銀元了。

“袁大頭”的版本

袁大頭銀元一共有7個版別,分別為:袁大頭三年,袁大頭八年,袁大頭九年,袁大頭十年,蘇維埃簽字版,英文簽字版,甘肅省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在一眾的“袁大頭”中,中華民國三年版的袁大頭較多,主要版別有這幾種:

1、“O”記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即在嘉禾圖案中有“O”形暗記,在嘉禾結帶處呈橫“8”字形,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O”形圓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未封領,肩章較寬,五星比較凸出。

2.粗發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袁頭髮較粗,髮型呈波浪。嘉禾結帶沒有形成縱橫交“8”的結花,右邊一束嘉禾結帶處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圓。

3.三角圓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此幣背面圓字內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別是“開口”形。

4.開口貝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此幣壹圓的“圓”字內“貝”字最下一橫未與豎筆連接,形成“開口貝”。該版袁像肩章條紋明顯,袁眼中有一從上至下的直線,俗稱“睜眼”,這一特徵也是其他版別未見的。

5.加鑄“甘肅”兩字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此幣系甘肅蘭州造幣廠沿用民國三年版舊模,在袁像左右民國三年袁大頭背面(三角圓)加鑄“甘肅”兩字,其餘與開口貝版相同,鑄量僅數萬枚。

6.簽字版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此幣甚少見,天津造幣廠試鑄樣幣,並未流通。該幣在袁像右側刻有一豎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華外籍鑄幣專家意大利雕刻師“魯爾治-喬治”簽名縮寫。

7.“T”字邊、鷹洋邊

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為何會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銀元?

此兩種幣均稀見,系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樣幣。正、背圖案與流通的一般“袁大頭”相同,僅在邊齒上有區別,為“T”字形邊或鷹洋幣形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