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杨守敬,清末民初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著名书法家、书论家。他有多部书论专著传世,提出书家须有“品高”、“学富”的重要理论。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他在担任清朝驻日本外交官四年中,日本许多著名的书家都投到他门下受业,其理论和实践引发了日本书法的现代化,被日本书坛尊崇为“日本现代书道化之父”,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日本文化史上彪炳千秋。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杨守敬楷、行、隶、篆兼擅,撰有多部书论专著,影响最大的有《楷法溯源》、《激素飞清阁评帖记》、《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和《学书迩言》。

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他冲破馆阁体的樊篱,熔汉铸唐,不论是行、楷、隶、篆,都能以侧锋楷笔,写出刚柔相济、碑帖并举的各种书体。

因此他的书法,既有金石碑碣古朴苍劲、刀劈斧削的特征,又不失法帖秀逸、英姿飒爽的优长,而绝无矫揉造作之妍润媚骨,为世人所师宗。

他人品高,书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学富,胸罗万象,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这是他数十年学术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率先垂范。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明治13年,他应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的延聘来到日本,直到明治17年归国为止,在这4年间的驻日期间,与日本朝野名士亲密过从,在学问、书法等诸领域给予极大的感化。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杨守敬认为,通俗性是书法创新的重要原则,而文字的可读、适用是构成这一原则的基础。他反对书写那些“怪骇”、“不适用”、“不尽识”的古奥文字。指出“三代古文尚矣,然高古绝能,变化无方,今不适用,又不能尽识”,因此摈弃。

又说“晋人虽工行草,然但用之简朴,未有施之金石者。南朝至齐梁,北朝至齐国,所刻碑碣,皆具体分书,或杂篆书而用之,若李仲璇、曹子建碑是也。至今视之,颇为骇怪,不知当时固未尝判若鸿沟也。这些经世致用的思想是很可贵的。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杨守敬虽然作为一名公使随员的身份赴日,但他身为一名杰出的书法家、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尤其是他以“储藏之富、当世罕匹”的卓越的藏书家进入东瀛,携带了汉魏六朝碑版原拓13000多件,汉印60方,古钱币等稀世珍品达近700枚之多。这些上国神品令日本学者大开眼界,艳羡不已。

他的书法理论传授给日本书法家后,旋即在日本刮起一股兴碑帖与篆隶书的旋风,日本书法史家木神英山将杨守敬在日本书坛的影响喻为“杨守敬的旋风”。开创了日本书坛的新风。

同时,他又把重考据、重小学、重史地经学、重金石趣味的乾嘉学术风格带给日本文坛,导致日本文风的转变,日本学术界纷纷师宗杨守敬,奉为圭臬。引发和加速了日本书法现代化的进程。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被誉为日本明治书坛的三大书法家:日下部鸣鹤、严谷修一六、松田雪柯,都曾受业在杨守敬的门下。与日本著名书家过从甚密还有冈千仞(衣)、山本竟三、川田雍江、山中信天翁、水野疏梅、矢土锦山他等等。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他们都尊崇杨守敬,特别是有日本书坛祭酒之尊的日下部鸣鹤《在日本近代书道的先觉者山本竟三先生五十四忌追悼纪念展图录作品集》中称颂道:杨惺吾守敬博学宏才,研精金石碑帖,古今书法无所不通。此卷为岸田君背临定武兰亭,五字不损本,不拘形似,深契古之神,非老手安能如此乎?吴昌硕俊题卷首,四篆字精妙绝伦,洵可谓双璧矣!二家皆海外之益友也,而惺吾客岁已归道山,君其宝爱焉。景仰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杨守敬回国后,仍有日本不少书家来访论书,山本由定、水野等人即为其中拜门学书者。水野学书勤勉,在他学书的4个月里,杨守敬已届耄耋、风烛残年,抱病专为水野写了一部教科书式的书论专著《学书迩言》。日日亲炙,殷勤垂训,诚为中日书法交流平添一段佳话。

清末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他被日本称为现代书法之父

水野学成即将归国,师生情意缱绻、依依惜别,水野赋诗一首表心声:“钦仰风容玉样温,胸无城俯共谈论。夏彝周鼎精稽古,秦碣汉碑远溯源。介绍一生翰墨妙,奇书万卷草堂尊。殷勤向我传心画,正是深高海岳恩。”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师长的仰慕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