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南澳屹立在通往台湾、香港、厦门的金三角位置的大海中,是国际航线的要冲。2008年发现的“南澳一号”的远洋销售瓷器沉船,南澳博物馆保存的“三保公”郑和石凿香炉,都说明了很古的年代,这儿就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为南澳这一带海域礁、屿繁多,而且是暗礁、险礁,给过往船只极大威胁。所以很早年代,有关部门就在南澎、乌屿等处建造了8处灯塔、航标,以策安全。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但是,正因为这里是南来北往的重要航线,是海上贸易要道,所以流寇为患,海盗猖獗。他们以南澳岛为据点,养息窝赃,甚至在这里安营筑寨,伺机出击,抢劫掳掠。许朝光、吴平就是以南澳岛为窝点,建巢筑寨的海盗贼首。这不但使来往商船遭殃,而且祸害粤东闽南。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于是,远见卓识,以天下忧乐为重的刘饶海、郭子章等上奏朝廷:“南澳据漳、泉要塞”、“设官建镇,以便防军”、“南澳设镇,最为得策”、“南澳一镇,为天南第一重地,是闽粤两省的门户”。明万历三年,即公元1575年,神宗皇帝朱翊钧即诏设“闽南南澳镇”。南澳设镇以后的许多重大事件,充分显示了这一决策的正确。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秦汉时期,南澳属南海郡揭阳县,设镇以后,镇城设于深澳。首任总兵白瀚纪,把镇守部队分为福、广两营,划隆、深两澳属潮州府饶平县,云、青两澳属漳州府绍安县,开了这一弹丸小岛分割为福、广两属的先河。到1412年,南澳成为县级建制,1914年10月,云、青两澳划归广东省,才结束这一海岛两属的历史。

古城深澳镇的贵丁街,只有十来米宽,分治时代,街东归属闽辖,街西归属粤管。居民来源不同,语言各异,一街两省。正如中英街,一街分两个世界,两种制度,这是历史使然。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南澳设镇,镇城设在深澳,隆澳1927年起为县城,云澳从来都没设置过县首府。云澳是很早的居民村点。南澳最早的云盖寺建于宋代,就是在云澳村后的山腰上。国际航线就在云澳的前面。南澳地震时,云澳房舍几乎倒尽,以后才逐渐西移。所以,南宋君臣逃到南澳,在云澳村前驻跸是成理的。估计百姓和他们驻地都是山坡,官屿也是与大陆连在一起,宋井也不在海边,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和浪潮,才分割到海里和海边去。如1969年的“7.28”台风,海一下子就拼吞六七十米陆地。时至今日,在适宜季节风平浪静的日子,渔民们还可以看到“赤米堆白米堆”通往官屿的一条石路。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云澳、青澳人的先祖,多是往来船只的移民,以后更多的是镇守南澳岛的福建籍官兵及其家眷,还有其他内地移民。所以福建有四都村、五都村,青澳有六都村。云澳同青澳明清时代都同属福建省绍安管辖,直到1914年才划归广东,1927年云澳划为南澳县第三区,1933年划为深澳第一区,1946年抗战胜利,云澳设立乡,解放后的1952年,云澳成为乡,建立乡政府。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南澳四面是海,出岛受到极大的制约,没有条件许可,就根本无法离开。既然出不去,就只好在岛上安身立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如果细分,南澳可以分为四种话语,但以大体划分则为两种,就是后宅话和云澳话。但无论是云澳话还是后宅话,都是闽南方言的分支,虽各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还是大同小异的。其中云澳话的语言特色是文白读音。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但云澳话的文白读音并非掌握在读书人口中,而是为当地普通群众所掌握,并熟练运用,成为大众化的语言现象。云澳话的语言词汇非常丰富,表达细腻而准确。我们说用手触及他人身体的动词都说“打”,但云澳话却有15个动词,表达手势、用力、触及的身体部位不同。再如说“打水”,云澳话也有6个表达打水工具不同的动词。可惜这些准确表达的动词,多只有语音而没有文字 。

南澳,这一弹丸小岛曾分割为福建和广东两属先河……

当下,云澳话是一种逐渐趋弱的土语。说云澳话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多点。在这两万人口中,还约有五分之一不在本地,他们多是富有活力的青少年。他们在外读书,打工,逐渐消亡了自己的乡音本话,并且,在外拼搏世界干成一番事业后,又多把家安置在工作的地方,脱离家乡汇入城市,成家立业生男育女。所以,说云澳话的人会越来越少。

而随着光阴的流逝,老一辈人会逐渐被岁月卷走,年轻一辈的则因南澳经济的发展,与外界的交际日见频繁,语言的同化会日益严重。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乡音是亲切的,是温暖的,是有吸引力的。在家乡也好,在异国他乡也好,你听到乡音,就会立刻注视、寻觅、趋近、交谈。乡音有亲和力,乡音能促进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