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爲何司馬懿至死都不願伐蜀?原因只有四個字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就開始了北伐,直至第五次北伐病逝五丈原。作為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一直拿來跟諸葛亮相比,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諸葛亮死後,為何司馬懿至死都沒有攻打蜀國?要知道司馬懿背後的曹魏國力要遠遠強於蜀國,他實在沒有理由不攻打蜀國。諸葛亮病逝前,他把後事交給了姜維,但此人與司馬懿相比,還是略欠火候。天時地利都讓司馬懿佔了,可司馬懿就是不願意再舉辦攻伐蜀國。諸葛亮去世時,司馬懿擔任曹魏大將軍,這個職位就相當於武裝部隊總司令,全面負責曹魏對蜀漢的戰爭。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為何司馬懿至死都不願伐蜀?原因只有四個字

諸葛亮北伐前,蜀漢內部其實已經矛盾重重,他去世時蜀漢內部發生了內訌。對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司馬懿其實是想攻打蜀國的,“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常言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此時可能想到了一個詞,四個字“養寇自保”。司馬懿能執掌曹魏軍權,最主要原因是曹操兒子抵擋不住諸葛亮的北伐,魏帝迫不得已才把司馬懿請出來。當然魏帝對司馬懿也是不太信任,諸葛亮在,司馬懿就有價值,諸葛亮一死,如果司馬懿乘勝滅掉蜀漢,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為何司馬懿至死都不願伐蜀?原因只有四個字

公元235年,司馬遷出任太尉,累增封邑。東漢末年各地軍閥混戰,公孫度割據遼東,此人對曹魏時叛時降,公孫淵繼任遼東太守後,對曹魏更為不遜。對於眼皮地下的叛亂勢力,魏明帝派人去攻打,結果大敗而歸。沒辦法,魏明帝再次召回司馬懿,讓其領兵討伐,歷時一年時間司馬懿平定了遼東,曹魏幾十年以來的遼東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司馬懿平定遼東後,魏明帝曾準備讓取道坐鎮關中,可惜魏明帝突然去世了。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為何司馬懿至死都不願伐蜀?原因只有四個字

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去世。年僅8歲的曹芳即位,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一起奉遺詔輔佐少主。曹爽不滿意自己司馬懿平起平坐,於是上奏魏帝,將司馬懿升為太傅,實則是架空司馬懿。曹爽覺得這還不夠,於是覺得通過攻伐蜀國建立軍功,進而徹底將司馬懿打壓下去。可惜,“遭蜀軍截擊,魏軍苦戰,始得退回,失散、傷亡甚眾。”也就是說曹爽的這次伐蜀,大敗而回。公元249年,司馬懿終於發動了“高平陵事件”,從此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懿家族手中。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為何司馬懿至死都不願伐蜀?原因只有四個字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不願意攻打蜀國了吧。除了“養寇自保”外,還有就是曹魏內部的爭權奪利讓他根本無暇攻伐蜀國。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