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孩子小,不懂事,免不了會犯一些錯誤。孩子慢慢長大的階段,也免不了惹一些大的事情,作為家長,當孩子犯了威脅他人生命的錯誤時該怎麼做呢?相信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替孩子跟別人道歉,隨後再教育孩子。

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自己沒來得及阻止而被別人抓到,這時,作為父母,還能理智的道歉嗎?

最近在西安的一個小區發生了一則類似的事情,孩子犯了大錯,媽媽沒有道歉,反而表示嚇到了自己的孩子。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具體經過是這樣的,兩個“熊孩子”跑到西安一小區,上到32層頂層從樓頂往下扔磚頭,被8樓的業主及時發現,隨後兩孩子被業主和保安抓住。

誰知,當業主和保安聯繫孩子媽媽告知情況時,家長不僅沒有道歉,而是表示“又沒有砸到人,嚇著孩子了。”隨後,與業主爭吵一番後,將孩子帶走了。

從照片中孩子的樣子可以看出,孩子似乎是調皮的孩子,但看似孩子已經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隨後孩子媽媽的一系列舉動會不會影響孩子對這件嚴重事情的認知?筆者認為,這件事在大部分人看來,相當於非常可怕的事情了,孩子媽媽對這件事的輕視,必將給孩子帶來些誤導,筆者對孩子以後的路表示些嘆息。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具當時目擊業主說,當時聽見外面有砸東西的聲音,往外看,看到一輛電動車在旁邊停著,而旁邊是像一堆“土”的東西,下面另個人正往上面喊“不要扔東西!”業主再往上看,三四個磚頭又從上面扔下來,這才發現,扔掉根本不是土,而是磚頭,扔下去都已經砸爛了,馬上,業主坐電梯上去將兩小孩抓住了。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這兩個小孩,並不是本小區的孩子,還是從別的地方過來跑到頂層玩。當小區住戶發現,都紛紛表示“物業怎麼管理小區的,門禁沒有嗎?”下面這位網友似乎是那個小區的住戶,其文字中可以看出對物業的不滿和兩“熊孩子”家長的不滿。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其實,當筆者發現“兩個孩子”“別的地方的”“32層樓頂扔磚頭”這幾個字詞時,有些許冷汗。一是為該小區業主捏把汗,沒有出事真是萬幸;二是為這倆孩子捏把汗,居然跑到32層樓頂玩耍,還沒有家長陪同。如果想到自己的孩子獨自在樓頂玩,我想我當時會被嚇著的,不知這兩個孩子家長的教育理念是什麼。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遲早會出事啊。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這則事情,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從評論和點贊數可以看出,孩子犯錯大家並沒有將錯誤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職責其父母的教育問題。育兒即育己,相信現在很多年輕爸媽都意識到了,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是犯錯的,如果孩子犯了大錯誤,家長還不及時引導改正,最後吃大虧的必是自家人。

家長錯誤的引導和消極的暗示那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孩子犯錯是正常,也是一種好事,這樣孩子才能更深刻的認知對與錯。當然,其中孩子少不了父母的指引,以後孩子再次面對這件事情,能否正確區分,就看當時孩子的認識了。如果孩子犯錯,父母並沒有指出,而是表示無所謂,這對孩子是一種消極暗示,孩子本是做錯事情緊張,看到父母的表現後,發現似乎事情並不是那樣,那麼這時,孩子算是成功被你帶偏了,下次錯誤還會犯,甚至可能會更為嚴重。

倆“熊孩子”32樓扔磚頭,媽媽卻蠻狠爭理,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不知道這件事情中的媽媽,當時是為了保護孩子,回到家再進行教育;還是就是本質上缺乏教育意識。每位媽媽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的方式不同,孩子的未來也將不同。從這件事情的表面上看,這位媽媽護住了自己的孩子,也成功的將孩子安全的領回了家,之後發生什麼我們並不知道,可能對於這對媽媽來說,自己的孩子才是第一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