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持续收紧,东南亚成了项目方走出国门第一站

8月21日,因涉嫌发布ICO和虚拟交易,大批区块链头部微信号一次性被永久封停。

国内政策持续收紧,东南亚成了项目方走出国门第一站

继公号被封停后,媒体曝出北京朝阳区又下发红头文件:为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等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推介宣讲活动。

“做这行的都知道,无币区块链根本是不可能的,项目可以没有,币一定要发的,现在会议能是一半讲区块链技术理论一半聊项目就不错了,区块链和发币,哪能分得开”就在媒体同行纷纷猜测此次文件执行力度与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时,政策加码又来了。

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持续收紧,东南亚成了项目方走出国门第一站

在此做一个重点总结,主要打击以下几个方面。

打着区块链旗号,进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的行为。

利用互联网工具做在境外做区块链项目代投的。

煽动、蛊惑“币价只涨不跌”,以IMO、IFO、IEO、I各种O等方式发行代币。

涉及资金池的一律坚决打击。

8月末政策频频出击,此时区块部落记者正在东南亚国家参加某区块链项目峰会,而在国内政策愈发严峻的情况下,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峰会或者是上述被重点打击的峰会将大面积转移至东南亚地区。

“虽然国内越来越严,但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办会性价比就高很多了,除开本身的会务成本,还可以请当地政代表政府方要出席讲话,价格比国内请一些经常讲区块链技术的专家教授成本都要低。”某海外会务负责人对区块部落透露,东南亚地区相对落后,政策宽松、性价比高、且言论更加自由,种种因素叠加下,如今国内政策将进一步促使许多会务转移到海外。

虽然地点从国内变国外,但参会者绝大部分还是中国人。

“我们这次从桂林来的,主要是机票便宜,又可以旅游,顺便考察一下项目,来了也面对面跟投资人交流一下,最多耽误一天,不碍事。我们已经去过马来西亚和越南了”投资人小王向区块部落表示,他自己也可以算是一个区块链爱好者,平常也爱旅游,一边参加峰会顺便旅游,相当于是“游学”吧,而此类会议下面坐的大多数还是中国人。

区块部落曾经聊到过区块链是否是二三线城市的卡位机会,以及衍生到区块链是否是二三线国家的卡位机会,不难发现,东南亚国家由于政策的先导性,颁发牌照和扶持一些区块链项目,成为了许多国内项目方走出国门的第一站。

国内政策持续收紧,东南亚成了项目方走出国门第一站

宽松甚至相对积极的政策环境着实有利于区块链行业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行业本身鱼龙混杂,许多打着区块链旗号、token经济模式的项目也是成为了非法集资、诈骗的重灾区。而许多公开宣传由当地政府站台,却向国内人群募资的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其实无论在哪里都一样,监管往往跟不上创新的速度,投资人还需擦亮眼睛。某国内项目区块链从业者表示,哪怕行业身处寒冬,也积极支持国家强监管政策,肃清行业乱象,最终才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区块链才有未来。

而经历过政策与市场双压下的区块链行业,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认识到,外国的月亮没有特别圆,纳斯达克的广告牌没那么贵,项目好不好不是看在哪个国家开会,谁谁谁去站了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