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千年崖墓群新发现,500多枚五铢钱出土!

8月4日,从相关部门传来消息,因修建九绵高速公路而进行抢救性挖掘的江油60多座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近日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将近三个月的挖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五铢钱就达五百多枚。

考古队员卿刚说,在此次抢救性挖掘崖墓的南区,挖掘出五铢钱三四百枚,北区挖出一百多枚。这批五铢钱有錾边五铢、直百五铢、蜀五铢等。年代越往前,五铢钱锈蚀残缺就越厉害。保存比较完好的五铢钱,基本上都是南北朝的。

江油千年崖墓群新发现,500多枚五铢钱出土!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崖墓是四川盆地周边最普遍的安葬形式。那时的人们“视死如生”,认为死是另一种生,所以在下葬时放很多随葬品,到另一个世界使用;放得最多的,就是当时的货币——五铢钱。”考古队员冯波说,目前挖掘的崖墓已超过60座。几乎每座崖墓里都抛洒有作为随葬品的五铢钱。

江油市文管所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何映辉说,此次抢救性挖掘的60多座崖墓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自从魏文帝曹丕倡议薄葬后,魏晋南北朝都风行薄葬,随葬品一般放得很少,普通老百姓更是如此。而在普通老百姓的崖墓都能挖出这么多五铢钱(还不包括被盗墓的部分),足见从东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江油、绵阳一带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发达,人民殷实富足。

江油千年崖墓群新发现,500多枚五铢钱出土!

五铢钱用青铜铸造,钱上铸有“五”和“铢”二个篆字阳文。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的“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很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半两钱,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以剪下一个半两钱的青铜,然后用剪下来的青铜再铸一个半两钱。这样一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混乱。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发现这个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象征“天地乾坤”,并定每枚铜钱的重量为五铢(铢是古代计重单位),五铢钱从此诞生。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此后,除了王莽篡汉的15年外,五铢钱一直通行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直到公元618年唐朝开国以后,通行800多年的五铢钱才退出历史舞台,而改铸“开元通宝”。

信息来自绵阳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