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爷爷写包袱给祖人“寄钱” 6岁孙女:干嘛不用手机转账


“爷爷您在干嘛?““我在写包袱,准备给咱们的祖人寄钱呢””这么写多麻烦呀,为什么不用手机转账,那多简单,我看爸爸打工给钱妈妈都是用手机转账的 ”“我孙女真聪明,但祖人没有手机呀”快要农历七月半了,在湖北阳新枫林镇樟桥村70多岁的老人正在屋子里写包袱,孙女和老人的一段对话叫人忍禁不禁,老人有着严肃的仪式感,而6岁的孙女却并不懂得七月半的来历和特别含义。

农历七月半是传统的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各地有放河灯、烧纸锭等习俗,在湖北最流行的恐怕要数烧包袱了,烧包袱时认为火烧得越旺远好,所以一般都会捡些枯树枝或是垫些报纸干草之类来助推火势。

烧包袱其实是一种敬祖的习俗,活着的人趁七月半鬼门大开的日子给先亡宗亲送去冥资,以备阴间生活所需。送的方式,就像阳间给亲朋好友寄信一样,先将冥资折叠好,再用白纸包上,接着在信封上写下“地址”,然后烧掉,这叫做烧“包袱”,据说烧了后自己的先祖宗亲就会收到,这位老人已经88了,家里的包袱一直是他戴着老花镜亲自写,他很担心自己走后儿孙们是否还会有这一套老传统。


除了烧冥币纸钱外,后人们希望先祖们能在阴间地府过得更好,七月半的祭品也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后人们按照自己现实生活进行设想,于是还会烧上金元宝、小轿车、豪华别墅,有的更搞笑还会烧掉美女送给那边的先人,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能悉数收到。

人们焚烧包袱的地点各地不一,有的在家附近,有的在寺庙,还有的在坟前。日期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十三两日,如果家中有新亡不满一年的,则在七月十四日,而时间一般选在下午四点以后。除了焚香烧纸,人们也还会办上酒菜米饭进行敬供。但因为环保问题有人建议烧包袱是否可以改用送鲜花,但一家人在一起烧包袱祭拜那种肃穆的仪式感是送鲜花所无法代替的。

七月半祭祖习俗本与农业种植有关,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我们的很多民间习俗都来源于农耕生活。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古人讲究孝道,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而报告的时间据记载就是中元左右的时间,正如我们新设立的“丰收节”,只是后来中元节报告收成的这一层意思慢慢消退,但祭祀祖人的习俗还是沿袭至今。


在以前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后来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但其实中元节祭祖只是后人们对先人们表达的哀思,希望他们在天堂一切都好,但我认为固然生后应该常常祭奠尽孝道,但更应该生前好好孝敬。

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圆,因此又称鬼节,民间会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也会烧纸点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公路边到处是人们焚香烧纸留下的火堆,行人极少,夜色里充满神秘的香纸味道。你知道这个习俗吗,你那又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