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大學生工資普遍4000以下 房價12000合理嗎?

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820萬人,其中淮安達2.4萬人。又是一年畢業季,即將離校的淮安大學生們就業情況如何?近日,智聯招聘抽取淮安2257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研,以展現今年淮安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意願和就業趨勢。

淮安大學生工資普遍4000以下 房價12000合理嗎?

●就業:超四分之三人已獲offer

截至5月底,在參與調研的淮安應屆畢業生中,投遞簡歷數量在11-30份之間的佔比最高,為45.71%;10份以下的佔比次之,為28.64%;17.52%的應屆畢業生進行了求職“海投”,投遞了31份以上簡歷;僅1.88%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沒有投遞過簡歷。和2017年相比,今年淮安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有所上升,求職主動性明顯增強。

從實際就業情況看,超過四分之三的應屆畢業生已經獲得offer,獲取率較2017年有所提升。其中,獲得2個offer的應屆畢業生比例最高,為21.46%,其次是1個offer,比例為16.81%,同比均有小幅提升,說明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同比有所好轉。

●去向:多數去往民營企業

調研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期望簽約單位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國有企業,佔比為29.56%,工作穩定、待遇較高的國有企業依然是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首選。排名第二的是三資企業,佔比為28.13%。排名第三的是民營企業,佔比為20.49%。

而從實際簽約情況來看,對應屆畢業生吸納能力最強的依然是民營企業,實際簽約比例高達60.22%,不過,這一數據相比2017年已經有小幅下降。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實際簽約率分別為14.77%和16.24%。

●薪資:集中在2000~3999元

整體來看,2018年淮安應屆畢業生的期望就業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4999元,佔比53.31%,超半數畢業生期望得到這一層次的薪資。而淮安畢業生實際簽約月薪主要集中在2000—3999元,佔比48.91%。和期望值相比,實際簽約月薪整體下降一檔。

與2017年的調研數據相比,2018年淮安應屆畢業生的期望月薪相對有所提高,而實際簽約月薪的分佈情況基本保持一致。業內人士表示,在生活成本和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下,高校畢業生的期望薪資水平也隨之上升,但在當前宏觀經濟相對複雜的大環境下,用人單位對於應屆畢業生的簽約薪資不會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建議畢業生對薪酬水平的期望保持相對理性。

●崗位:近四成人崗位和專業不對口

數據顯示,淮安應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今年37.3%的已簽約應屆畢業生表示簽約崗位與在校學習專業並不對口。

業內人士表示,這個現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和市場用人需求之間依舊存在比較明顯的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受“移動互聯網”、“共享經濟”、“粉絲經濟”、“智能製造”、“新零售”等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影響,社會對跨領域就業、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這給予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機會。

●分析:實習經歷影響就業成功率

哪些學生找工作更容易?調研結果顯示,41.95%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有相關的實習經歷”是獲得offer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求職目標明確”和“社會實踐經驗豐富”,佔比分別為35.26%和33.55%。總體來看,有相關實習經歷依然是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的最重要法寶。

進一步分析實習和就業之間的聯繫發現,在有實習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獲得offer的比例高達58.39%,而在沒有實習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獲得offer的比例僅為37.23%。

對沒有拿到offer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進一步調研發現,認為自己“太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是求職失敗的最關鍵因素,比例高達25.81%;排名第二的是認為自己“對找工作重視不夠,沒有積極找工作”,佔比為18.22%;其次是簡歷投遞太少和未滿足用人單位要求,佔比分別為15.63%和14.76%。

和2017年的調研數據相比,求職心態迷茫從第二位因素躍居第一,而“未滿足用人單位要求”則從第一位因素降落至第四,說明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的自信。

●建議:重視實習,放平心態

淮安新區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陳路認為,很多大學生都希望畢業後找一份薪資滿意、自己喜歡的工作,但現實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時,擺正位置、放平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不一定初次就業就要達到最佳狀態。先解決溫飽問題,降低自己的工作要求,等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積蓄後,再考慮重新選擇,效果可能會更好。”此外,陳路表示,從報告結果看,畢業生求職時,實習經歷往往起到關鍵作用。還沒畢業的大學生需引以為鑑,在大學期間主動尋找實習機會,增加工作經驗,給自己未來求職增加砝碼。淮海晚報記者 王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