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由蒂姆波顿执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于2010年上映,这部影片虽然跟著名童话小说同名,但是讲的却不是同一个故事。在这个电影里,爱丽丝已经不是原著小说中那个小小的少女,靠做梦就能度过一天。而“仙境”,对她来说与其说像梦境,不如说更像一个避风港、乌托邦,影片应当取名为《爱丽丝重游仙境》更加合适。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影片一开头,爱丽丝就已经是20岁的少女了。已经是成年人的爱丽丝需要按照一贯的社会传统订婚,与富家公子联姻。但是爱丽丝骨子里却十分抗拒这种模式型的婚姻。于是,她断然拒绝了宴会上公子哥的求婚,仓皇而逃。但是却被一只兔子吸引,跟着它跳入了一个树洞之中,最终重返仙境。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在此之前,爱丽丝一直认为仙境只是自己的一个梦,没想到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在仙境中,爱丽丝跟从前的好友疯帽子重逢,他告诉爱丽丝仙境的当前统治者是红皇后,红皇后血腥残暴,让仙境的居民苦不堪言。有一则寓言说只有爱丽丝能够掀翻红皇后的血腥统治,因此希望爱丽丝留下来帮忙。爱丽丝于是应承了下来,为了帮助白皇后上位,她开始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故事。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片中的主角自然是爱丽丝,疯帽子则是毫无疑问的男主角。在片中,饰演疯帽子的是蒂姆波顿的老拍档约翰尼德普,他在片中很好的把控住了疯帽子作为艺术家的痴狂,和看似语无伦次但是实则大有深意的种种举动。这是蒂姆波顿的仙境,而非小说原著的。如果按照原著的角度来说,成年版本的爱丽丝已经是惊世骇俗了,原著中的疯帽子也只是一个疯癫的艺术家配角,根本达到没有电影所展现的深度。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要说电影中最让人惊喜的,要属红皇后和白皇后两个人鲜明的对比。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是非对错从来都不是绝对对立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在电影中,大头畸形的红皇后看着甚至可爱活泼,虽然她被评价为残酷血腥,但是她的本质是善良的,她敢于包容所有跟自己一样外貌奇怪的生命。她的两个宠臣,一个大鼻子、一个大肚子,但是她同情他们,因为她自己本来也就是一个怪人。而且她的成长经历特别悲惨,非但没有父母的疼爱,还要处处被拿来跟外貌姣好温文尔雅的妹妹作比较。虽然她看似篡权夺位,统治了仙境,施行暴政。但是她仍然没有对自己的妹妹痛下杀手,反而给她宫殿、给她容身之所。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而反观白皇后,她得势之后却立刻将自己的姐姐流放,不让任何人跟从,到底两人谁更加残忍呢?虽然红皇后一直在叫嚣“砍了他的脑袋”,但是电影中没有见她真的砍掉谁的脑袋,相反她的城堡是充满烟火气息的。但是白皇后,却是一个看似善良,其实可怕的好人。她争权夺位的方式是利用爱丽丝,利用一个誓言当作挡箭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一面说自己多么尊重生命,一面兴致勃勃的调配用尸体油脂制作的药水。两个人谁才是更善良的一方,不言而喻。蒂姆波顿在电影里巧妙地设置了红皇后和白皇后这两个角色,引人深思。现实社会中,多少人仅仅因为外表就判断一个人的本质,但是往往外表和善良的内心并不一定成正比。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原著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是蒂姆波顿就是有这种魔力,把这部影片拍成一个披着冒险外衣的爱情故事。疯帽子对爱丽丝无疑是爱的。虽然他画上了色彩斑斓的油彩,穿着夸张怪诞的衣服,跟想象中白马王子的形象相差甚远,甚至说话都颠三倒四。但是他的爱,却坚定不移的通过眼神传递出来,这也是饰演疯帽子的演员约翰尼德普的独特魅力。虽然电影从头到尾,疯帽子都没有正式的向爱丽丝表白,但是贯穿电影始终的那句台词“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则是导演留下的一个隐藏线索。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电影设定中爱丽丝已经是第二次重返仙境了,而在第一次来到仙境的时候,爱丽丝曾经向疯帽子说过一句“我喜欢你”,疯帽子询问她原因,她则给出了一个看似毫无逻辑的回答“因为乌鸦像写字台”,也因为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多年以后,当爱丽丝以一个美丽少女的面貌重新来到疯帽子身边时,他终于忐忑不安的问出了那句“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但是等来的却只是少女对于过去记忆的忘却。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电影之中的爱丽丝,其实是整部影片中最无情的一个角色。她在电影结尾是毅然决然的喝下龙血,离开仙境时头也不回。其实象征的则是爱丽丝对于青春纯真的一种抛弃,她始终认为疯帽子只是她童年回忆的一个魔幻符号,因此长大成人的她可以毫不留情的与过去道别,将现实与回忆完全割裂。

可爱而善良的坏人,做作又虚伪的好人,专属于蒂姆波顿的造梦之旅

蒂姆波顿的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延续了他一贯的拍摄风格,诡谲、哥特但是又充满了魔力。因为电影主题是“仙境”,所以蒂姆波顿用了大量高饱和度的色彩来制作后期特效,虽然的确成功的营造出了那种充满梦幻的魔力,但是却也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评价说,不知道为什么光看仙境的画面,总以为自己是在看《阿凡达》。的确,电影中大量的荧光色调,的确跟潘多拉星球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除了画面色调有所相似之外,故事内核却是完全不同的。在看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时,最好将从前有关这部小说原著的所有印象全部割裂,因为两者之间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除了人物名字相同之外,这是一个崭新的故事。只要不带任何偏见的来欣赏这部电影,一定会被蒂姆波顿营造出的精彩玄妙的仙境氛围深深吸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