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這個時代唯一的特徵

你很焦慮吧,

嗯,理解,因為我也很焦慮。

在這麼一個年代, 好像焦慮是唯一的特徵。

我的好朋友阿鵬,天賦秉異,短短數年,資產過億,富甲一方。幸福美滿,可以說是人生巔峰的最好詮釋。

昨天半夜給我打電話,說非常焦慮,不知道做啥,每個行業都想了一遍,好像沒有特別靠譜的,非常煩惱,不知道怎麼辦,整宿整宿睡不著...只能不停問周圍的人, 看看大家在做啥...

聰明努力如他, 沒日沒夜的工作, 還是焦慮。

所以不止你我, 大家都很焦慮。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焦慮?

1

整體大環境確實不好

前幾年房市沸騰,一部分人靠炒房賺到了不少錢,轉眼間地產泡沫就來了,房地產稅也被提上日程,二手房價格持續下滑,慌得一逼的人大有人在,怎麼能不焦慮。

沒房子的年輕人也焦慮,租房成本越來越高,躲過了高房價,卻躲不過高房租。房價吐出來的血,早已經被蓄勢待發的高房租接了個滿盆。據房天下的數據,2007年2月-2018年5月,17個人熱點城市房租年均上漲了8%,上海上漲了19.5%,北京更是大漲25.9%,瘋狂上漲的是房租,不變是工資,你說怎麼能不焦慮。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一則新聞讓全國炸開了國,《人民日報》發出呼籲: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國家大事。“為國生娃”一度成為熱詞,而現在國民家庭普遍呈現的是4+2+1的模式,房貸、車貸、家庭成本支出……城市白領身上的壓力早已不堪重負,怎麼能不焦慮。

再看國際方面,自從今年上半年貿易戰開打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接連上漲,已經跌破97,人民幣持續貶值,給中國的進出口業務造成巨大影響,一部分人在美國的制裁政策下面臨失業的危險,同時國內經濟下行,金融行業全面去槓桿,你說怎麼能不焦慮。

同時,已有一大批國家出現不祥之兆,俄羅斯股匯雙殺、香港“保衛戰”再度上演、阿根廷全線暴跌,巴西雷亞爾遭瘋狂拋售……就在前幾天,我們口中那個浪漫的土耳其也倒下了,前幾天,土耳其經濟崩潰,貨幣暴跌,失業率、通貨膨脹率、政治危機……快要壓倒這個浪漫的國家。焦慮無疑不是在四處竄訪,流通。

大環境下,哪個國家都不好過,經濟危機十年一個輪迴,今年正好2018年。

2

目前尚未出現沒有明確的機會

而在危機逐漸浮出水面的同時,當下確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明確的機會。

2018年1月底開始,上證指數開始大幅下跌,從1月29日最高3587點,到8月3日已經下跌至2740點,半年跌幅約23.6%。a股不到一年市值蒸發超過10億元人民幣,大有全球皆漲,唯我獨跌的趨勢,股票暴跌隨之而出的段子更是層出不窮。

先前上市的IPO獨角獸同樣不好過,小米就在昨天又乖乖跌回了起點,彷彿從未出發過。在小米破發前,早期大筆投資的晨興資本劉芹的名字毅然排列在出貨榜單首位,這背後的意義我想不用多言,其他上市的IPO更是步履維艱。

牛短熊長,今年的股市稱不上好的機會了。

無可避免地,悲觀的情緒還在創投圈蔓延。

7月底某機構舉辦的股權投資產業峰會上,“募資難”三個字出現了近40次,“寒冬”也被十幾次提及。探討的話題已經不再是寒冬是不是要來,而是到底該如何過冬,以及這個冬天將會有多長。

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也在顯示募資總額在下滑,2018年上半年募資總額約為3800億元,相比較之下2017年上半年的募資額約8600億,同比降幅約為56%。

伴隨而來的是不斷有公司陷入債務違約,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接近強制平倉。曾經的金主之一的上市公司和大老闆們也沒錢了。

募資難,融資難,創業難……今年做啥都不是太容易。

a股暴跌,幣圈面臨熊市,再加上今年的資本寒冬,恐慌的情緒在四處蔓延。

3

如何解決焦慮?

面對焦慮怎麼辦呢?

承認焦慮, 並不止你一人焦慮, 坦然面對, 積極解決。

好的股票價格終究會回漲,資本寒冬的來臨也在預示著春天的即將到來,創業難伴隨得同樣是機遇更多。

在我國高速發展的這些年,一切已經出現的,正在發生的,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如同一粒被糖衣包裹著的巧克力,他也許是甜膩的,也許是苦澀的,但是內心肯定是一致的焦慮的。

焦慮也許正是這個時代唯一的特徵。

大家都不知道未來之路通向哪裡,可能過若干年後來看,現在可能還是個混亂而野蠻的年代,很多規則可能都會被打破。

我們依然需要相信,只有積極樂觀面對這個世界,繼續努力幹,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不過還有個恐怖的事實放在那裡,只不過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

因為整個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快速運轉,

原來, 落於40%的人群之後算是落後;

現在,你以為在20%之後是落後,

實際上很可能在1%之後就已經是落後。

害怕落後的不安全感,才是真正焦慮的根源所在吧。

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不要放在當下,讓當下的焦慮情緒影響心態, 去做對未來有價值的事情吧, 我也是這麼和自己說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