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新华社广州8月24日电(记者王攀 徐弘毅 田建川)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里,20多岁的非洲姑娘萨达从下午5点就开始拖着行李车坐在长椅上等候了——尽管她将乘坐的航班还有7个小时才起飞。

“到时排队托运的队伍会很长,我希望能排在第一个。”萨达说。她的行李车上堆着三个大行李箱。但和身边其他非洲籍乘客堆积如山的行李相比,萨达的行李实在算不上多。

萨达的目的地是她的家乡、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她需要乘坐午夜起飞的阿联酋航空航班,经迪拜中转回家。整个行程大约需要18个小时。

这条航线萨达已相当熟悉,过去5年间,她每年都要走这条航线来广州采购。达累斯萨拉姆有着东非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卡里亚库市场,萨达在市场里经营婴幼儿服装生意,广州是她的货源地。

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非洲旅客在广州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柜台排队值机(8月2日摄)。

近年来,中非贸易增长迅速。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非洲实现进出口总额99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中非贸易体系里,萨达这样的普通人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当夜幕降临,广州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的H、J、K三个值机岛便迎来了非洲旅客出港的值机高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会携带多件装满各类商品的行李箱,以人力中转的方式进行贸易。

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在广州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出发大厅,非洲旅客携带托运货物等候(8月2日摄)。

肯尼亚航空公司远东亚洲外站经理文森特说,对于很多非洲客商而言,广州仍是最富魅力的商品采购中心。特别是对于一些缺乏港口的非洲国家而言,从广州空运“中国制造”返乡销售依然利润丰厚。

“很多非洲人喜欢广州的贸易环境。有的人每周都要在广州和非洲之间往返。”他说,肯尼亚航空用波音787客机执飞广州—内罗毕航线,在往返的400多名旅客中,贸易人士通常在60至100人之间。

“运输者”或者“拖包客”——人们这样称呼这些非洲商人。在海关定义下,这一运输方式被称为“客带货”。广州海关隶属白云机场海关综合业务处审单二科副科长马江南说,仅在白云机场,每天就有超过150名非洲客商通过这种方式,将大量中国制造“背”回非洲。

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在广州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的非洲旅客携带大包行李等待值机(8月2日摄)。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依然活跃的“拖包客”是中非贸易富有民间活力的重要见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继森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在华非洲采购商放弃了以往的小批量、随机采购方式,改用批量采购、运回国再批发零售的经营模式,但对于新加入中非贸易的非洲商人而言,“拖包客”之路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充足的空中运力为“拖包客”们提供了经营空间。目前,广州白云机场有6条航线前往非洲,其中有3条直达航线,3条中转航线。每周,这里有多达34个航班在中非之间往返,年客流吞吐量达到65万人次。

通常情况下,国际航班的经济舱旅客只能免费托运2件行李,总重量不超过46千克。但执飞广州至非洲航线的肯尼亚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均向其旅客提供简称“MCO”的超重行李优惠凭证,单件售价在80美元至200美元之间。通过免费行李和购买凭证,一名旅客最多可以携带约300公斤货物登机。

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我们投入的都是大型宽体客机,多次往返的旅客还可以获得免费机票。2013年到现在,我们将航班从一周4班增加到了一周7班,但高峰期依然需要提前至少一周以上购票。”文森特说。

“拖包客”依然活跃的另一支撑因素是中国海关的监管创新。早在2014年,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开始探索新的“客带货”通关模式,非洲客商可在出发前通过手机APP向代理报关公司发送货物信息,由代理报关公司按规定报关。出发当天,客商将货物带到航站楼指定地点办结相关手续即可顺利通关。

同时,广州海关利用行李分拣线上的X光机对货物进行查验,“可能旅客还没走到登机口,他的货物就已经完成海关非侵入式检查了。”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处副处长陈新羿说。

把中国制造“背”回家:中非贸易航线上的“拖包客”依然活跃

来自塞拉利昂的Rugiatu(左)、Deima(中)、Christyn带着大包行李在广州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等候值机(8月2日摄)。

广州海关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白云机场已累计通过“客带货”模式出口货物超过3万吨。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超过30吨商品以“客带货”模式完成对非出口。

现在,从非洲向中国出口货物,也逐渐成为“拖包客”们的业务。文森特说,在广州—内罗毕航线上,越来越多的“拖包客”开始带着肯尼亚出产的咖啡与茶叶返程。

今年上半年,中国自非洲进口货物总额达到48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比同期出口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

临近午夜,萨达开始排队登机。“在广州做生意很好,选择很多,你能以满意的价格进货。”她说,要是生意不错的话,自己还会跟去年一样来6趟广州,“也许还会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