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伞兵团团长带着部下,集体起义了!

漫漫岁月长河中,许多的人和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消散,留下来的必定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今天小编带来的文物是一个望远镜,它是原国民党伞兵第3团团长刘农畯带来的,它也见证了伞兵的一段传奇历程。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伞兵历程篇

伞兵团长起义带来的望远镜

文物简介

这个伞兵团团长带着部下,集体起义了!

名称:刘农畯使用过的M16望远镜

年代:1949年

类别:装备

大小:20cm×19cm×6.5cm

重量:1.23kg

编号:7578343

馆藏数量:1个

捐赠人:刘农畯

美M16式军用望远镜体积较大,非常坚固,有着超强的密封性能和优异的光学表现,是美国陆军装备中最著名的望远镜之一。望远镜的镜身刻有“binocular(双筒望远镜)”“M16”“STOCK NO.7578343(STOCK NO.意为库存编号)”“7×50”“NO.18598”等字样。美国曾援助国民党军队一批M16望远镜,

空降兵军史馆收藏的这把望远镜就是原国民党伞兵第3团团长刘农畯起义时带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文物故事

国民党的伞兵部队,最初是由国民政府责成杜聿明于1944年在昆明创建的。伞兵军官都是中、高级军事院校毕业生,部队一律配发美式装备。国民党伞兵部队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最新型合成兵种,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地面猛烈突击的作战能力,是蒋介石的特种嫡系机械化部队。

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决定将伞兵部队调往福建,然后转往台湾,保存实力以便东山再起。为此,还特意向伞兵第3团团长刘农畯交底:到台湾后,将第3团编为自己的“御前卫队”。

这个伞兵团团长带着部下,集体起义了!

刘农畯

中共中央上海组织的地下工作者很快掌握了蒋介石的意图,了解刘农畯本人的经历后,决定把他作为策反对象展开工作。经过几次交涉,刘农畯表明心意:愿意投奔共产党。于是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研究委员会决定,让伞兵第3团在海上调防途中起义。

4月10日,国民党在“中字102”出航前的准备会上宣布:将运载伞兵第3团、伞兵司令部军械处、第22兵团通信队及转送福建的“国大代表”及家眷,共计4个单位、3000余人、2000多吨物资,定于4月13日启程前往福州,预计航程48小时左右,行船期间由刘农畯担任军事指挥长,并划定了具体的航行线路。

13日下午4时许,“中字102”离开黄浦码头,驶出吴淞口,刘农畯在自己的房间召开了营长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刘农畯拿出伪造的国防部电报,告诉大家国防部要求部队改开青岛。船驶出长江口后,船长奉命将船掉转航向,向北开去……经过惊心动魄的船上斗争,4月15日上午8时,登陆艇驶入连云港,伞兵3团起义成功。

4月18日,新海连特委书记谷牧和连云港军民为起义伞兵召开庆祝大会。起义官兵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发了致贺电,并向全国人民发表起义声明。当日,毛泽东、朱德发来慰问电:“庆祝你们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而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举动,希望你们努力加强政治上和技术上的学习,为建设新中国伞兵而奋斗。”

历史背景

伞兵3团起义成功后,新海连特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抽调部分得力干部,分两批对他们展开了政治教育。经过几个月时间,绝大多数官兵认清了形势,消除了顾虑,决心跟共产党走下去。1949年11月21日,这支起义部队奉命调离连云港,改编成华东军政大学第7伞兵训练总队,刘农畯任总队长。

这个伞兵团团长带着部下,集体起义了!

部分起义伞兵合影

1950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根据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向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议,并经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将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7伞兵训练总队中的部分人员调归空军陆战第一旅,作为伞降训练技术骨干。10月11日,第7总队的30余名干部和350名战士,在总队长刘农畯和副总队长李贵田的率领下到达开封,加入空军陆战第一旅,刘农畯被任命为旅参谋长,李贵田为旅机关司令部教员组组长,调来的干部战士都安排了适当的工作。这批同志绝大多数表现良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特别在伞降技术、器械体操、球类运动等方面起了促进作用。

此后,刘农畯先后担任过空军陆战师参谋长、伞兵教导师副师长、空降兵师副师长,1955年授上校军衔,1963年3月,转业到湖南省体委任副主任,1976年3月8日因病逝世。

一起聆听红色故事

共同传承红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