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開欄語:2018年,廣東衛生在線推出全新欄目“名院.名科.名醫”,通過深度採訪,展示名院的榜樣力量、名科的品牌形象、名醫的專業風采,通過一個個發生在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故事,展現廣東醫生恪守職責、守護生命的最美瞬間。

“看這個病哪個醫院最專業?”這是時下人們求醫問診過程中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大家往往會經過多種途徑去打聽自己需要看病的科室在哪個醫院最具實力。

如果提起風溼免疫性疾病的診治,在廣東乃至整個華南地區,人們都會直接想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這裡擁有住院床位數十張,卻常年一床難求,這裡聚集了各種各樣的風溼免疫疾病的危重、疑難患者,許多風溼免疫疾病病友在口口相傳:只要住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病就好了一大半。

“從發病到現在三年多,輾轉了好多醫院,症狀反反覆覆,吃了很多藥也根治不了,病友介紹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現在症狀基本控制住了,也終於能上班了,感謝為我看病的詹醫生,早些遇到就好了!”

在某個大型醫療類網站上,類似的寫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醫生們的感謝信有近百封。

這是一個怎樣的科室?

又是什麼樣的理念

讓風溼免疫疾病患者如此認可,

樹立了這樣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近日,廣東衛生在線記者

走訪了該科室的創始人楊岫巖教授

找準風溼免疫科的定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官網這樣介紹風溼免疫科:成立於九十年代初,是國內最早開展風溼免疫專業單位之一。經過多年發展,該科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風溼免疫疾病診療中心,以診治風溼免疫疑難病為特色,在國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目前是教育部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衛健委風溼免疫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名聲大噪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在初創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固定醫生只有楊岫巖一人,管著10張床位。

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楊岫巖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辦公室

1984年,楊岫巖從中山醫學院畢業,被分配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出於對臨床工作異乎尋常的熱愛,他沒有選擇讀研,只埋頭於臨床和教學。“如果考了研究生肯定會減少參與臨床的時間,為我不喜。”楊岫巖笑說,在內科摸爬滾打幾年下來,他打下了紮實的臨床基礎。

1990年代初,我國風溼免疫病學開始發展,成為我國內科學中最年輕的一個專業學科。作為華南地區的龍頭醫院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亦準備成立風溼病專業組,開始物色建組人選,楊岫巖成為他們的選擇。

“當時大內科一位副主任找到我,說內科準備成立風溼病專業組,感覺我有創業精神,建議我考慮一下。”楊岫巖回憶,其時他對風溼病學的進展有些瞭解,“當時看文獻發現風溼科兩個主要的病,類風溼關節炎和紅斑狼瘡,都從過去的不治之症轉變為可以治療”,再結合自己喜歡研究疑難雜症,楊岫巖覺得這個專業大有可為,於是首肯了。

這一干就是26年。

“剛開始時,阻力是挺大的”,楊岫巖說。首先是人手問題,風溼病專業組開始運作時,固定編制的醫生只有他一人,看他實在忙不過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特意改變了相關規定以吸引進修醫生到專業組輪崗。

另外一個阻力來自風溼免疫疾病本身

該病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風”和“溼”並沒有太多關聯:每個人都有免疫力,正常人的免疫力就像健康衛士,每當有細菌、病毒等外敵入侵,身體就會發出警報,機體免疫力就會被動員起來,把外敵消滅掉。

然而,有部分人群,這部分正常的免疫力被削弱了,此外又分化出了一些“暴民”——致病性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異常活化、增殖,由此產生了多種炎症介質、細胞因子和自身抗體,這些“暴民”敵我不分,開始攻擊人體正常的組織器官,攻擊人體的皮膚、關節、臟器,於是疾病發生了——這就是大部分風溼免疫疾病的發病原因

但是在當時,極少人對風溼免疫疾病有概念。“在還沒有風溼免疫科以前,類風溼關節炎是骨科在治,紅斑狼瘡是皮膚科在治,當這個病導致腎臟、血液系統損害時是腎內科、血液科在治。而你知道,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骨科和腎內科是有多強大,他們會質疑,你憑什麼跟我們搶病人?”楊岫巖道。

於是,楊岫巖決定將焦點集中在風溼免疫疑難病上,“我不是要跟你們搶病人,而是要解決你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楊岫巖說,“我們科對整個風溼病學的發展所做出的成績都是基於這個定位,讓風溼免疫科這個後起的學科擁有了很大的影響力。各個科碰到無法解決的疑難病時都會想到:找風溼免疫科看看,可能能解決問題。乃至後來全國一講到風溼免疫疑難病都會想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998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內科大樓建成,風溼免疫科被安排出一個新的病區。同年,楊岫巖獲得亞太地區風溼病學會的獎學金前往澳大利亞學習循證醫學一年。1999年回國後,他正式成為風溼免疫科主任,帶領該科開啟厚積薄發的征程。

2000年,經過近10年的探索,楊岫巖首創性地提出“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的診治思路,為風溼免疫疑難病,乃至未命名疾病的診治提供有效的思路。

運用該診治思路,楊岫巖治好了形形色色的怪病。

汕頭籍88歲的陳大爺無故發熱,渾身痠疼,開始兩週吃些感冒退燒藥能有幾小時的退熱止痛作用,但後來漸漸失效。先後入住當地醫院的呼吸科和血液科兩個多月,多個學科會診找不到病因,病情得不到控制。轉至省城大醫院,在感染科和腫瘤科折騰了一個月,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本來還算硬朗的陳大爺經過這三個月的折磨已危在旦夕。

轉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後,楊岫巖按照“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的思路為陳大爺進行免疫治療,終於控制住了病情,最終康復出院,隨訪3年,陳大爺依然身體硬朗。

來自東莞市48歲的尹先生,因為發熱和右上腹疼痛到當地醫院求診,檢查後診斷為“右側腎癌”,於是很快進行了手術,切除了右側腎臟。但是兩個月過去,尹先生再次出現腹痛、黃疸,檢查後發現胰腺、左腎有腫瘤狀團塊。放射科醫生認定這是胰腺癌腎臟轉移,然而,活檢後病理科醫生並沒有找到癌細胞。那尹先生得的到底是不是癌?又應該怎樣治療?

在沒有辦法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尹先生被建議轉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接受免疫治療3個月後,尹先生胰腺的腫塊消失,左側腎臟的腫塊也明顯縮小,半年後完全恢復正常。隨訪治療兩年後,僅需要少量藥物維持治療,精神和體力均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態。

“這些都是當時在沒有診療指南的情況下,按照‘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思路來治療不明原因發熱或炎性病變的典型案例。”

楊岫巖介紹,“

這種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貌似腫瘤,卻非腫瘤。它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組織或臟器的腫脹,或形成局部腫塊,可以發生在體內的任何部位。不管是上百元的彩超檢查,還是上千元的CT與核磁共振檢查,常常誤判其為腫瘤。更要命的是,就連一次檢查需花費近萬元、被號稱判斷腫瘤最權威的PET-CT,也常常將相關疾病誤判為惡性腫瘤。可是,病理活檢否定了腫瘤的診斷。”

“過去,這類無名氏疾病查來查去卻沒有一個結論,不是醫生無能,而是醫生叫不出這種疾病的名字。這類病人如果就診於有一定閱歷和經驗的風溼免疫科醫生,或許會有一個好的結局。而更多的患者可能會在各個醫院和科室之間轉來轉去,最後不了了之,死了都不知得了什麼病。”楊岫巖說。

2012年,上述尹先生得的病終於有了一個確切的名字,醫學界的重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一錘定音:IgG4。無名氏疑難病從此變成了一個普通的風溼免疫科疾病。而在此之前,楊岫巖已用他所創的獨特思路幫助很多病人戰勝了該疾病。

“我經常跟學生說,臨床醫學工作不是紙上談兵,不能跟病人說你的病我們書上沒有,等到將來書上有了你再來找我看。對於這些難到書上都沒有的病,我們做醫生的要從病變的性質去分析,看看有沒有辦法給他治療,找到一條新的出路。‘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不是一個診斷而是一個思路,這個思路能讓那些連診斷都沒辦法下的病人獲得救治,這就是這個理論創新的要點。”楊岫巖說。

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楊岫巖教授的痛風健康講座現場,聽眾爆滿、座無虛席

近年來,楊岫巖一直致力於推廣他這一診治思路,撰寫論文在《中華醫學雜誌》等權威雜誌上發表;到各類醫療論壇上介紹;運用博客、微信號等傳播方式讓更多醫生了解、掌握該思路。也提醒病人,當遇到莫名發燒超過三週以上,或不明原因的炎症,看了多個科還不清楚是什麼病時,應該想到找風溼免疫科就診,這些山重水複的疑難病可能在此找到柳暗花明的出路。

做病人信得過的醫生

在風溼病學的發展中,讓楊岫巖為自己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病免疫科所做出的貢獻而得意的還有不少。首先是最早揭示中國大陸痛風患病人數正在出現直線飆升的現象,預告痛風將成為中國的常見病、高發病。

1990年代中期,楊岫巖發現痛風的病人正在大量湧現,這與他在1980年代中期當住院醫師時的情況形成強烈的反差。他判斷痛風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常見病,而這與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

“中國人祖祖輩輩以穀類食物為主,到了我們這一代,尤其近20年間,食物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肉類成了主食。大量吃肉使得祖先遺傳給我們的代謝習慣沒法適應,沒能這麼快跟上食物結構的潮流。這種代謝不適應,導致肉類蛋白中所含的高嘌呤,代謝形成的尿酸超過了身體的排洩能力,就出現了血尿酸增高。”楊岫巖解釋。

在醫院統計學教研室的幫助下,楊岫巖調查了全國20多家醫院,進行時間跨度為15年(1979〜1993年)的痛風住院趨勢分析,並將其寫成論文發表在《中國流行病學》雜誌上,告誡大家痛風將成為常見病,應提高警惕。

正如其所言,如今痛風已經是我國家喻戶曉的高發病。而楊岫巖也一直關注著這類人群,經常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幫助人們抗擊痛風,如《反覆痛風痛不欲生?看病百次不如這樣深聊一次》。他希望痛風病人能聽從他的告誡,做到“我的痛風我做主”,“連更嚴重的糖尿病都能做到自我控制,痛風為什麼不行?”楊岫巖笑著說。

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楊岫巖到陽山瑤族山區送醫送藥,與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溼免疫科肖長虹教授(左)討論老人的病情

對羥氯喹甲氨蝶呤這兩種治療風溼免疫疾病的常用藥在中國進行大力推廣也是楊岫巖他們的戰績之一。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風溼病學一直面臨缺醫少藥的狀況。為此,楊岫巖會經常閱讀國外文獻以獲取最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他發現西方國家普遍用羥氯喹治療風溼科的疾病,用的範圍很廣也很有效,但在國內卻根本沒有羥氯喹這種藥,只能推薦病人到香港、澳門買來吃。

1996年,很偶然地,楊岫巖從一位參加廣交會的朋友帶回的資料裡發現中國有羥氯喹的原料出口,這讓他很驚訝。當他了解到國際上製造羥氯喹所用的原材料中國出口佔了差不多一半時,又不禁為之氣結。於是,他開始查閱資料,寫了一篇羥氯喹治療風溼性疾病的綜述文章發表。“想法很簡單,希望有哪個藥廠看到文章後能把原料留下一點來製成藥,為中國百姓造福。”楊岫巖說。

2年後,羥氯喹在國內上市。“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確實是我們最先向國內醫學界推薦該藥。”楊岫巖笑道,因為羥氯喹安全性和效果都非常好,2010年,國際上正式認可其為治療紅斑狼瘡的全程用藥。

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甲氨蝶呤。2010年左右,甲氨蝶呤在國際上被定為類風溼關節炎的錨定藥。而在此之前,楊岫巖及其所在的風溼免疫科一直都在推薦該藥,“因為它不但有效而且便宜”,楊岫巖說,“有不少病人便是用這種一個月才需要5塊錢的藥把病情控制住的,為此,他們沒有少感謝我。”

“我們一直堅持甲氨蝶呤不僅用於治療關節炎,也是治療紅斑狼瘡等系統性疾病的主流藥物;一直堅持在誘導治療階段,注射甲氨蝶呤優於口服甲氨蝶呤的用藥觀點。如今,這2個觀點正在逐漸被業界所認可。”楊岫巖不無自豪地說道。

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楊岫巖教授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的醫生辦公室裡有一塊牌匾,上面寫著:不辜負中山一院品牌,做病人信得過的醫生——風溼科醫生共勉。

這塊牌匾正是楊岫巖製作的,“我一直遵循著這樣的理念行醫,也一直這樣告誡我們科的醫生們。要成為病人信得過的醫生,一定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除了技術上儘可能地讓病人恢復得快,康復得好,還要沿用最簡單、有效、安全、便宜的原則去治療。”楊岫巖說,“風溼免疫疾病大多是慢性病,病人要長期服藥,要經常做檢查。所以要求我們科的醫生,每開一個藥,都能明白說清楚它的目的是什麼?作用在哪裡?而不是開一大堆輔助藥。所做的檢查都要以下一次用藥為目的,與之無關的檢查是浪費病人的錢,不能做。”

今年4月,楊岫巖辦理了退休手續,他寫了一篇《退休小結》發表在他的微信公眾號“楊氏書屋”上,裡面寫道,“自1974年7月參加工作,至上個月正式退休,算起來已經43年零9個月。”

但這個結算似乎有點早。如今的楊岫巖依然每週出診四次,兩次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門診和特需門診,兩次在多點執業的診所。“看的病人與以前一樣多,”楊岫巖笑道。而他最大的心願依然是那個:有更多的風溼科醫生能將重點放在系統性疑難病上,讓分佈在全國各地身患疑難重病的人能得到更早更好的治療。

採寫|廖維佳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人瞭解風溼免疫疾病相關知識!

這位廣東醫生創新診治思路專克疑難病,而且用藥可能還不到5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