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白底蓝花瓷器都叫“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过去用天然钴土矿做青花料,分为苏麻离青、平等青、佛头青等等,指特定时期所用的特定产地的原料。 这就是青花料,没烧时是黑色的,看上去挺像墨汁,颗粒要比墨粗,粘而且涩。碟子中间那块青花料叫料坝,把碟子分成两块,一边深,一边浅。细笔是狼毫,勾线用的,歪的是羊毫,染色用的,行话叫“汾水”。

这是勾线,类似国画里的白描。

然后汾水,讲究均匀有层次,比勾线难。用隔夜茶水调淡钴蓝料,老派师傅会调出由浓到淡五个色碟,很壮观的摆一大排,类似于国画中的墨分五色。现在许多年轻人偷懒,只用一个碟,画什么色现调,效果也不差。图片是汾水前后的对比。

一种画法是用青花画主体,另一种是涂满背景,留白做画面。还有一种是全涂满蓝色,再用刀刮出画面,没照片。

至此绘画的工作完成了,然后上釉,釉是盖在画面上的。这就是青花瓷的第二个要素,釉下彩。要解释釉下彩,得先说釉。釉的化学成分和坯差不多,主要是氧化铝和氧化硅,后者占60%以上。我们知道玻璃的成分就是二氧化硅,所以釉和玻璃很像,不加色料的纯釉就相当于一层透明的玻璃。釉下彩的优点是,釉罩住了画面,不会掉色,没有重金属析出,安全持久。

还有一种釉中青花,在上好釉的坯上作画,再在画面上上一层釉,然后入窑烧制。这种画法可以表现国画的水墨渗化效果。因为画面上还是有一层釉,本质上还是算釉下彩。


回到青花,该进窑了。普通钴蓝釉烧700度就可以了,所以陶器也可以用钴釉。因为青花料成分复杂,而且是釉下彩的缘故,青花瓷要烧到1300度以上,才能呈现理想的蓝色。这就是青花瓷的第三个要素,高温。

如果想收个真青花,可以了解一下鉴别方法。青花是釉下,而仿青花都是釉上彩,从瓷器侧面观察,仿品的画面是浮在釉上面的,而青花的画面是咬进胎里的。青花是手绘的,每一笔都有浓淡变化,贴花的线条就很死板。再摸,青花表面光滑均匀,仿品画面有凹凸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