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尋索治理之道

稻花香裡尋索治理之道

圖為太平鎮張家村黨支部在地頭討論學習。

遼寧省盤錦市素有“北國江南”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盤錦大米”享譽中外。從瀋陽出發沿著京哈高速公路行駛,進入盤錦境內,只見道兩旁一望無際都是綠油油的稻田,下高速不久,就能看到坐落在稻田之中的張家村了。

曾經的張家村基礎設施薄弱,缺少特色支柱產業,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為了改變貧窮的現狀,張家村強化黨建引領,不斷拓寬發展思路,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村的治理之路。張家村也先後被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美麗村、“遼寧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找準優勢,土地共營謀發展

張家村所在的盤錦地區為退海平原,地面覆蓋著深厚的淤積物,富含水稻生長所需的天然肥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達182天的氣候特點,非常有利於水稻生長。因此,張家村種植的盤錦大米以其米粒整齊、玲瓏剔透的外觀、黏軟細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成為粳稻中的佼佼者。

2007年,村民郭凱及時抓住機遇,依據本村的實際情況,註冊成立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將312戶村民吸納合作社社員。

由於他帶動村民致富能力強,2009年,合作社理事長郭凱當選張家村黨支部書記。去年,在全體村民自願的基礎上,張家村5073畝土地全部流轉給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進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種植,國家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直接歸農戶。

其中,4000畝以入股的方式進行流轉,入股價格為每畝1150元,入股方式為保底金額結算及二次利潤分紅;入股土地生產出的水稻進行產品深加工,延伸了產業鏈條,實現的稅後利潤,對入股農民進行二次利潤分紅;1073畝以每畝1100元的價格進行流轉,合同一年一簽。

合作社在自己流轉過來的耕地上全部發展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埝埂種豆、田裡種稻、水裡養蟹,使畝效益增加300元以上,實現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良性生態循環效益。

水稻管理員鄭國彬給記者算了他的收入賬:“我管理了100多畝的水稻,合作社給我每畝175元的管理費,埝梗種豆每畝收入100元歸我。如果水稻畝產超過600公斤,超產部分按市場價格的一半獎勵給我,我們幹起來可帶勁了。”

“做群眾工作不能光靠嘴說,帶頭幹出來了,自然就做通了。”郭凱說,前些年成立合作社的時候,一開始也曾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到近幾年直接解放勞動力5000餘人,土地共營累計帶動農戶增收3800多萬元,增加了集體和個人經濟收入,大家越幹越歡實。

過去幾年,遼寧省積極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種植結構。郭凱意識到,要發展設施農業,向市場更多地供應高質高效農產品,探索群眾增收致富新途徑。

村裡的耕地土壤為鹼性土壤,在這種土壤環境中生長的鹼地柿子皮薄汁多,酸甜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由於生產規模小,只能進行一些小型的採摘和零售,很難形成產業鏈。

2017年5月,張家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規劃建設佔地600畝的設施農業小區,新建高標準現代化智能溫室大棚120棟,每棟大棚長102米,寬10米,高5.1米。村民以每棟大棚每年3萬元入股分紅,預計每戶年純收入可達5-6萬元。

現在,到張家村的大棚裡採摘鹼地柿子,已成為許多盤錦的城裡人到農村休息遊玩的一項活動。郭凱介紹,要將其打造成高品位設施農業、好柿多夢莊園,集採摘旅遊食宿等休閒觀光為一體的鄉村園區。

網格管理,搭建黨群愛心橋

“2016年底快過年的時候,郭書記問我們有誰家過年吃飯買肉包餃子還有困難。”張家村黨總支副書記趙紅光回憶說,知道幾戶家庭有困難時,郭書記從自己的兜裡掏出2000元,委託一名黨員買了肘子、刀魚等8樣好菜,他強調不能給錢,給錢了他們自己就捨不得買這麼豐盛的菜。

郭凱在帶領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宜居鄉村外,不忘群眾代言人角色。他定期走訪貧困群眾,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張家村只要提到郭凱,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他不僅是老百姓致富的“領路人”,更是解決百姓難題的“貼心人”。

一花獨放不是春。為進一步強化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厚植黨群幹群感情,張家村圍繞抓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搭建了“黨群愛心橋”和“雙培雙待雙提高”活動載體,在服務發展、服務產業、黨員陣地建設、宜居鄉村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其中,黨員服務村民、服務群眾的特色載體——黨群愛心橋,紮紮實實地為黨群之間架起一座溫暖的民心橋、愛心橋。村民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殘疾人、“三留守”人員等如果家裡有困難,直接向村黨支部、村民組長或黨員反映,由黨員直接為其解決。重大困難由黨支部帶領黨員解決。

此外,張家村按照盤錦市委“1+8”文件要求和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完成了一次體制機制的改革,構建“2+2”模式,即“兩委”“兩中心”,成立了張家村網格管理服務(黨建)中心,將原來多個辦公室重組為現在的一站式綜合辦理辦公室。

“一口受理、協同辦理、限期辦結”,網格中心簡化辦事流程,辦理服務群眾事項52項,包括新農合醫療保險、農機補貼、困難求助等,不僅方便了村民辦事,還增強了村服務功能。

趙紅光介紹,村網格(黨建)中心工作人員可以上門收取審批所需要件,由網格(黨建)中心上交到街道相關部門,再由上級代辦人員進行全程代辦,截止到目前,共代辦服務550餘人次,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目標。

張家村按照“點片結合、屬地管理、綜合服務、統籌協調、全面覆蓋”的原則,劃分7個單元網格,每個網格設1名網格員。為了將矛盾糾紛消弭在萌芽狀態,網格員每天按照既定的巡查路線開展巡查兩次,每次巡查時間不少於30分鐘。

郭凱介紹,網格員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按事件、部件分類用手持終端上報信息,能處理的當場處理,不能現場處理的上報村網格中心,由村網格中心主任協調處理,截至目前,共上報案件500餘件。

美化村莊,建設幸福張家

走進張家村,一排排房屋整潔有序,家家房前屋後綠樹成蔭、鮮花掩映。柏油路都是一直通到村民的家門口,油路與村民的院牆之間還有與氧化塘相連的邊溝,路旁放著新式的垃圾分類收集箱。

“我剛嫁到村裡時,能有條下雨天不沾泥的沙石路就很好了,不然一下雨,不穿靴子都很難出門。現在村裡的道路全硬化了,光腳都能出去轉幾圈。”村民鄭淑蘭高興地說。

自2014年盤錦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來,張家村修建道路12公里,實現全村黑色路面全覆蓋。鋪設路肩牙石5700延長米,路肩硬化2400平方米。並對全村垃圾進行全面清理,灰堆、採草垛、雜物堆、糞堆全部進院。並建了一個22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池,配備7名保潔員進行全天候清理,做到定點收集,日產日清。

村莊美化靠“硬件”,但更重要的還是靠大家。村民楊懷君說,“我跟我對象都在外打工,但有一次回家,一打開院門,我一下子愣住了,這麼長時間不在家,院子裡怎麼還這麼幹淨,都懷疑不是自家的院了?”楊懷君提起幫助村民收拾衛生的“大嫂參觀團”讚歎不已。

“大嫂參觀團”在張家村的名氣可不小,她是由老黨員趙瑞榮帶領七八名村裡在家婦女成立的,她們給自己命名為“參觀團”,是說到各家各戶“參觀”下,發現誰家衛生收拾不好的,要給予扣分批評,家裡沒有人收拾的,她們給幫助收拾衛生,甚至幫著洗碗洗筷。

趙瑞榮說:“我們每個季度還要進行一次綜合評比,包含庭院衛生、家庭文明等項目,按照特優、優、美三個等級,給貼上紅綠黃顏色不同的小旗子,現在小孩子都知道,得不到紅旗在村裡是個很沒臉面的事。所以現在保持衛生大家也都習慣了,‘大嫂參觀團’現在只能參觀村容村貌,不用幫著收拾啦。”

除了村莊環境的美化,村民張麗娟覺得,“我們村不比城裡差多少,城裡有的我們這都有,村民過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健康舒適生活。”

這話說的有底氣。張家村實施安居工程,對378戶居民房屋進行了集中連片改造;在村部西側修建一座面積120平方米的中心超市;對全村所有自來水管道全部重新鋪設;對全村燃氣管道全部鋪設完畢,村民全部使用上天然氣;私廁改造,入室率達到100%;5處汙水處理設備,全村無害化廁所汙水實現全部淨化……

除了“硬件”的提升,張家村也不忘在“軟件”上下功夫。張家村組織開展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我愛我村·我愛我家”等主題活動,以“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好人榜”“道德模範”“最美家庭”“新鄉賢”等評比,倡導文明風尚。此外,建設和配備了“農家書屋”、文化廣場、農村互助幸福院等一批文化娛樂醫療設施,大大提升了村民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