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中国有名的戏曲之乡,黄梅戏、徽剧皆是发源与此,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悠久的历史锻造了安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但也由于受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安庆市的传统殡葬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当地的殡葬改革进程波折不断。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早在1956年,国家便开始进行殡葬改革,推行火葬。然而安徽安庆的传统文化惯性强大,当地人们对于火葬的接受程度不高,殡葬改革推行困难大。在1994年和2006年,安庆市先后两次推行殡葬改革,皆因各种原因而流产。至2013年,安庆全市被列入火葬区的年死亡人口约为38000人,仅3500余人实行火葬,民间土葬盛行,导致当地山林多次因为村民祭祀引发火灾。安庆市为此追究了许多官员责任,并指责安庆市的殡葬改革“拖后腿”,由此引发了安庆市强制推行火葬的政策。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安庆市在2013年强推殡葬改革,要求2014年6月1日起火葬区全部实行火葬,并对民众家中现有棺木进行收缴拆解,引发民意反弹,被称为“跃进式”殡葬改革。由于当地政府对火葬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当地6位老人因为种种原因而自杀,虽然安庆市外宣办称“老人自杀”与安庆殡葬改革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地强行火葬的殡葬改革政策确实对传统观念深厚的老人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冲击。殡葬改革不应该是对传统殡葬习俗的“一刀切”,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思想转变过程。在此次强推火葬引起的舆情矛盾后,安庆市的殡葬改革再次陷入波折之中。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然而,在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殡葬改革的潮流已是大势所趋。虽然改革的道路充满波折,但是安庆市始终坚持殡葬改革的方向,逐渐转变殡葬改革的手段,不断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从观念转变上加深民众对殡葬改革的理解,移风易俗,完善殡葬政策体系,实行惠民政策减轻群众负担 ,推动殡葬改革道路稳步前进。至2018年,安庆市火葬区的死亡人口火化率接近100%,殡葬改革取得显著进步。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在接近100%的火化率下,当地实行火葬的数量明显增多,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的主流。

众所周知,墓碑是墓葬的产物,是纪念逝者的标志性载体。随着墓葬方式由土葬逐渐向火葬转变,墓碑的样式和形制也随之改变。与传统土葬墓碑必须配合棺木坟冢安葬不同,火葬墓碑的逝者骨灰直接安葬在墓碑盖板之下的墓穴当中,可以极大地节省立棺木坟冢的花费,节约土地资源。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随着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火葬墓碑在造型和雕刻上的工艺也日益讲究。许多火葬墓碑的造型设计精美,雕刻工艺精湛,可以充分体现逝者的个性符号和人生经历,并表达出生者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之情,成为公墓墓碑市场的宠儿。

安徽安庆火葬区火化率接近100%,火葬墓碑成为墓碑市场主流

总而言之,殡葬改革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积极地转变传统殡葬观念,有步骤地推行各种殡葬政策,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而墓碑市场的发展必然适用殡葬改革的发展。随着安庆当地火化率的提高,火葬墓碑的流行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