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假期的第三個星期六如期而至,昨夜的驟雨未及打落殘荷,留下了今日難耐的暑熱。可睜開眼,竟是幾天來求之不得的一絲爽然。哦,2018年8月4日,是一個不凡的週六。今天是青島二中2018年八八子歸節,是三十年前離家的遊子返鄉尋親的日子。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無之海畔鐘樓前,我們——17級和18級的學生們——在三元廣場面對舞臺翹首以盼。在主持人,07屆主持專業的校友王樹與高鑫的開場之後,主席臺正對的紅毯上,一位位老教師,老校友在17級外聯部成員的引導下步入青年學生中間。人高馬大的學生們人人踮著腳尖,想要一睹師長,“師祖”的矍鑠風采;掌聲一浪高過一浪,經久不息。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接下來,孫先亮校長,校友代表先後為開幕式致辭。這次八八子歸節的另一件大事,是八八屆校友為母校捐贈的二中宣言石揭幕。此石盤坐於國旗,校旗,子歸節旗之前,是孫校長寫就,經書法家校友二次創作形成。書法家先生患有眼疾,無法長時間伏案書寫,宣言石上百字,歷時一月寫成,心血入木三分。我們跟隨學生代表,長聲朗誦宣言,為之心潮翻覆,久難平息。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開幕式結束後,我們採訪了子歸節中忙碌的人們。子歸節的主角,自然是迴歸的遊子。從他們的一腔熱血中我們不禁體會到:遊子之意絕非浮雲,而是雲霞樣燦爛;故人之情亦非落日,而是朝陽般閃耀。

年逾古稀的老教師,老校友屠式鏈老師十分激動。屠老師桃李滿天下,稱“祖師”亦不為過,這次子歸節回到學校,看到學校的變化與學生們的作為不勝欣慰。談到二中的特色教育,在其中涵泳優遊數十年的屠老師向著今日的學生——我們,現身說法。“二中的自由管理和創新教育讓二中的學子在步入社會後更具有創新力。”“二中的教育是一種革命,教育革命,響應了新時代革命。”這是屠老師對過往認識的總結,也是對後生殷切的期盼。

70屆校友王國利老師優雅的微笑,令兒孫輩的我們倍感親切。提起母校,王老師粲然一笑:“我從二中畢業,在二中執教24年,我對青島二中的感情是雙重感情——我的根在這裡,我聽到了母校的召喚。”王老師對母校的至深感情令人感動。關於二中對自己發展的影響,王老師娓娓道來:“我走到哪裡或者我做出了哪些成績,應該說都是二中為我打下了基礎。母校的教誨,給我一生刻下了深深的印記。”而說到曾經的班主任,王老師回憶道:“老師跟我說,‘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好老師’。老師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同學的一生。”的確如此。您的教導,學生記住了。

三十年了,歲月慈愛地輕撫你們的鬢角額前;可是,你看,他、她,眼睛裡流轉的不還是三十年前的活潑悠然,絲毫未變?

三十年了,時代豪邁地推動你們的命運輾轉流連;可是,你聽,他、她,笑聲中瑩然的不是三十年來不老的豪情壯志,直入雲間?

三十年了,母校的點點滴滴已是滄海桑田;可是,走一走,坐一坐,草木花鳥、亭臺樓閣間流淌縈繞的,不仍是往昔金黃色的回憶,如在眼前?

三十年前的學子,是今日社會的中流砥柱;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校園,擴充自己的人生體驗。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我們17級生化團隊,是為本次子歸節貢獻志願者人數最多的團隊。誠所謂知人論事,從參與學生與學生志願者的視角,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八八子歸節,也窺見了二中青年學子豐富而閃耀的內心。

在觀察與傾聽中,我們感受珍貴的真情。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看到從二中走出去的學長學姐們都大有作為,為母校、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像他們一樣,30年後的週年慶我也能為母校做些實事。總之,我對二中充滿信心,也對自己充滿信心!”生化三班徐欣芃的自信感染著我們。

“希望在數年之後,畢業三十年的我們承辦八八子歸節,能夠用更加新穎、更加有意義的方式來回報母校的培育,紀念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生化二班張晗曦的願景令人憧憬。

是啊,想三十年後,活躍在子歸之日舞臺上的,可不就是我們?

而在2018年8月4日下午13:30,高一生化MT的第一次團隊會在學術報告廳召開。團隊會上,17級生化MT的學長鄭旭和學姐郭千寧向學弟學妹分享了學習、競賽、活動和日常活動四方面的經驗,並悉心解答了大家的問題。新人們既深為二中學長學姐的優秀而傾倒,也倍感來到二中後嶄新生活之不易。子歸之日,有歸來,也有初至。二者碰撞出的相遇,就叫傳承。

子昔少年,歸慶有期——生化團隊2018年“八八子歸節”記事

巍巍嶗山,滔滔黃海,山海長相伴;

風華正茂,揮斥方遒,曾同學少年。

白駒難留,蒼狗易逝,人遠倍心牽;

八八又至,子歸有時,母校再相見。

親愛的老校友,老教師,你們的榜樣長在眼前;

親愛的同學們,不必幽怨未來前路其修遠,但需極目天下誰人不識君。

三十年後,願各位相會17級二中學子騰飛世界時!

撰稿:紀蘊賢 張毅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