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羣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文字整理 | 幫寧工作室

視頻剪輯 | 幫 幫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一年一度,第九次相聚。

2018年8月13日至15日,幫寧工作室攜手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 ,邀請汽車行業老領導、老專家相聚張家口,舉行2018中國老汽車人聯誼會暨中國汽車品牌升級之道座談會。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原中汽總公司董事長蔡詩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上汽集團原董事長鬍茂元以及吉利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張愛群等50餘位嘉賓與會。

8月13日下午,嘉賓們參觀了位於張家口的領克工廠、領克學院和沃爾沃發動機工廠。8月14日,他們對以吉利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如何升級發展建言獻策。

張愛群以“堅定轉型升級,持續創新引領”為主題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吉利的經營概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品牌向上之道。她認為,作為一家全球化公司,吉利的經營管理更多體現在“奮鬥者文化、問題文化、對標文化、合規文化”等四大文化的深植和落地。

此次活動由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辦、吉利控股集團和幫寧工作室承辦,中國汽車報社特別支持。

以下為張家群的發言摘要,由幫寧工作室整理。其他嘉賓觀點摘要,我們將隨後推出,敬請關注。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01先描紅再寫字

2017年吉利汽車實現產銷124.7萬輛,同比增長62.8%,增速高於全國乘用車行業61.4個百分點,躍居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五,是唯一進入全國乘用車行業銷量排名第一陣營的中國品牌。

2018年吉利汽車在全國乘用車市場微增長大勢下,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前7個月,累計實現銷量88.7萬輛,同比增長43%,穩居行業銷量排名第四,全年達成158萬輛銷售目標沒懸念。

目前吉利控股集團資產總值超過2700億元,連續七年進入世界500強,是浙江省首家、全國第五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2018年躍居世界500強第267位。

大家對吉利歷史及發展並不陌生。吉利1986年開始創業,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是改革開放政策給予民營經濟從事汽車業發展機會,是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給予吉利關心關注,使吉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地發展起來。

特別是收購沃爾沃轎車100%股權後,我們較好地實現文化融合,人才融合,技術融合,協同創新,共同發展,吉利正進入企業發展新階段。

吉利造車之路並不平坦。我們經歷了初創時期的一窮二白和懵懂無知;經歷了第一次轉型時期的壯士斷腕和撥雲見日;經歷了國際併購後的資源整合和理念突破;整個創業、創新過程波折起伏、艱辛異常。

但就像李書福董事長說的,真正的創業者永遠都不會放棄心中的夢想。正是吉利人“認準一個方向,堅定一個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煉一種精神,完成一個使命”的文化理念支撐著吉利在強者如林、千變萬化的世界汽車行業裡逐漸佔據了一席之地。

1997年,在桑塔納賣20多萬元、夏利賣十幾萬元的時候,開始批量造車的李書福確立了“先描紅再寫字,先學走路再學跑步,先從低端做起,從零部件做起,再做高端”的技術路線,提出了“售價五萬、油耗五升、能坐五人”的“三五“造車目標,陸續推出豪情、美日、優利歐等吉利汽車,一舉衝破了三大轎車合資企業價格壟斷和市場壟斷,促使轎車從奢侈品、官車變成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消費品,提前圓了中國老百姓轎車夢。

吉利以低價戰略成功躋身轎車行業十強。

2003年~2004年,吉利豪情轎車售價降到2.98萬元/輛,市場上人們開始懷疑如此低的售價是否有偷工減料,是否看得見的裝了,看不見的沒裝,銷量一度急劇下滑。李書福看到這種市場反應,決定利用新品自由艦研發的契機實施質量戰略,決定投資十幾億對寧波基地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

自由艦是吉利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正向設計車型。李書福對研發人員提出唯一一項要求就是不刮1克膩子。看似簡單的一條技術要求,實際是吉利汽車從敲敲打打造車向正規化,機械化,自動化造車的轉型升級。

自由艦採用世界一流的模具供應商開發的模具,確保衝壓件的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採用一流的檢具、ABB焊裝機械手等先進工藝和裝備,大大提高產品生產一致性和穩定性。採用承載式車身、整體式側圍、防撞鋼樑、發動機艙吸能裝置等28項安全措施,使自由艦成為最安全的小型車,市場銷售價格回升到5萬元~7萬元/輛。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02迴歸一個吉利

2007年,從國外考察回來的李書福提出要進行戰略轉型,實現年產銷200萬輛的戰略目標。這個大膽設想引發集團內部激烈討論,有人認為是瞎折騰,有人認為是大躍進,有人認為不現實。

李書福說服大家:全球汽車行業幾次兼併浪潮,低於200萬輛規模的汽車品牌都被別人兼併,比如沃爾沃這麼好的品牌也被福特兼併。吉利要想始終擁有獨立品牌,就必須達到200萬輛規模。

只在經濟型轎車領域發展的吉利汽車很難達到年產銷200萬輛,所以轎車級別要全,要有A0級、A級、B級、C級車;車種要全,不僅要有轎車,還要有SUV、MPV。吉利在幾千萬輛的市場裡佔有200萬輛份額是有可能的。

2007年5月,吉利宣佈進行戰略轉型,從低價戰略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戰略轉型;企業使命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向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轉型;確立總體跟隨,局部超越,重點突破,招賢納士,合縱連橫,後來居上發展戰略。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十年來,吉利成功進行戰略轉型,徹底拋棄低價策略,打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企業道德戰,堅決不打價格戰。

我們堅信,誰佔據道德高地,誰就擁有發展主動權。

現在看來,李書福在2007年提出的戰略轉型非常正確。如果沒有當時的佈局,就不可能有2017年吉利在乘用車領域的逆勢上揚,不可能在轎車和SUV兩個市場發力,實現雙輪驅動,也不可能有吉利汽車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單車平均售價顯著提升。

十年來,吉利已在三大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一是汽車安全技術。吉利汽車全部達到C-NCAP五星,其中博瑞、博越、領克等車型還以最高得分獲得五星+,超過在中國合資生產著名品牌車型,吉利汽車是中國最安全的汽車,是中國的沃爾沃汽車。

二是發動機及自動變速箱技術。吉利自主研發的1.3DT、1.4DT、1.8T發動機連續四年獲得汽車行業中國芯十佳發動機稱號,技術水平可媲美奔馳、寶馬、豐田、本田同級別的發動機。

三是在汽車智能化技術。包括行業領先的智能互聯GKUI生態系統和智能駕駛技術。未來十年,智能化是吉利核心戰略。

2014年12月,吉利實施品牌戰略,提出“造每一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

吉利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對同質化產品進行梳理,砍掉幾十億元的投資研發項目,停掉幾近SOP的車型,最極端時市場上只有帝豪車在售。

多品牌迴歸一個品牌付出代價昂貴。2014年吉利汽車銷量從上年的55萬輛急劇下滑到41萬輛,下滑近28%,企業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集團經營管理團隊在李書福董事長的全力支持下頂住來自市場和企業內部的巨大壓力,完成迴歸一個品牌的轉型。陸續推出博瑞、博越、帝豪GS、GL等3.0代產品,在市場上收穫了不俗的銷量和口碑,才有了2015年實現51萬輛,2016年實現76.6萬輛,2017年實現124.7萬輛的銷量三級跳。

如果沒有那一次壯士斷腕,就沒有今天的吉利。

2015年,吉利發佈“藍色吉利行動”新能源戰略,做出五項承諾。

一是,率先實現2020年國家四階段企業平均5.0L/100KM燃油限值。

二是,2020年銷量中90%為新能源汽車,其中65%為插電和混合動力車,35%為純電動車。

三是,實現消費者用傳統汽車的購車成本購買插電混合動力汽車。

四是,在氫燃料及金屬燃料電池汽車研究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果。

五是,實現新能源技術、智能化、輕量化技術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2018年吉利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5月28日推出首款B級新能源汽車博瑞GE,搭載48V-BSG 系統,節油率達到15%,節能技術領先,以豪華、科技、節能的核心價值,樹立全球混動B級車新標杆。

未來,全新產品將全面實現電氣化。3年內將推出30 款新能源和節能車型,新能源產品將成為吉利新車型的主流 。

吉利將佔領技術制高點,立志讓中國品牌在本土市場上取得壓倒性勝利。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03管理十六字方針

吉利從零起步進入汽車行業,一沒資金優勢,二沒技術優勢,三沒人才優勢,憑藉持續創新引領發展到今天,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人才創新、文化創新和管理創新。

特別是管理創新,使吉利超越了自己。早在2002年,李書福就提出改制,將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現從家族式企業向現代化企業邁進。

2004年,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影響,汽車行業不景氣,李書福決定利用這個契機,眼睛向內,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構築企業核心競爭力。

2004年6月,一場以組織變革、管理變革、文化變革為核心的業務流程再造在吉利轟轟烈烈展開。

首當其衝的是公司治理結構,針對集團存在一個人說了算,一竿子插到底,朝令夕改等治理問題,李書福堅決支持流程再造小組提出的治理結構方案,在吉利正式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營管理負責制。

對公司某項經營工作的重要決策由經管會集體決定,分管這項工作的領導有不同意見,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堅決貫徹執行決議。

比如今年銷售目標158萬輛,這是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基於20200戰略目標和產品佈局及在行業的地位集體決策。分管營銷的副總裁要堅決執行這個決策,帶領營銷團隊在存量市場展開肉搏,也要實現這個高難度大挑戰的銷售目標。

實行經營管理十六字方針,即“充分授權、嚴格監管、考核清晰、過程透明”。

充分授權,就是要把權力授予那些需要權力幹工作的人。

嚴格監管,為防止權力濫用,吉利通過目標責任制體系、幹部評價體系、審計及內控的監督監控以及合規舉報等四個渠道進行嚴格監管。對於擁有權力而不能很好使用權力推動工作及濫用職權違規違紀人員,一經查實,堅決懲處,絕不手軟。

考核清晰,吉利每年都要組織編制《年度經營大綱》併發布實施,制定高管年度目標承諾書和績效考核細則。每月經管會一個重要議程就是公佈根據經營大綱計劃完成情況,對高管承諾書進行績效考核的結果並嚴格兌現。

過程透明,無論是經營決策的過程,還是商務活動的過程,無論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還是招投標的過程,都有制度保證公開透明。只有公開透明,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結合吉利發展實際,堅持矩陣式研發架構,實行大項目制管理,讓每個人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發揮。

通過持續性研發投入,確保形成世界一流技術研發體系和技術原創能力,培養高素質研發和技術人才隊伍。吉利過去幾年的研發投入佔比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吉利堅持“自主突破創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術”研發戰略,包括模塊化架構戰略、安全第一戰略、能源多元化戰略、智能化技術戰略,不斷實現轉型升級與突破。

吉利汽車在中國的杭州、寧波,瑞典的哥德堡、英國的考文垂擁有四大全球汽車研發中心;在中國的上海、瑞典的哥德堡、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美國的洛杉磯擁有四大全球汽車造型中心。研發人員已超過1.5萬人,其中外籍員工超過3000人。

在浙江寧波的杭州灣,投資超過62億元的吉利汽車研究院總部和研發大本營一期工程,佔地近280000平方米 ,是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汽車研發中心。這裡承載著吉利汽車的產品開發和技術突破任務。

這裡擁有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整車試製中心。與沃爾沃聯合開發,一年可試製2400輛不同級別和車種車型。

從產品開發試製階段開始數個月,該產品多功能項目組的工藝、工程、質量、技術、研發人員乃至生產大班組長都在這裡一起參與試製和生產準備全過程。通過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90秒交車水平,這在國內汽車企業絕無僅有。

這裡有領先的測試資源和一流的檢測標準,擁有國內最大最綜合的無人駕駛試車場,可滿足中國以及歐盟、北美、泛歐、中東等市場法規及標準要求。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04機制創新與跨國收購

挑戰抓住了,就是機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股市暴跌、經濟蕭條、企業倒閉、一片哀鳴的情況下,李書福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一個有關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論壇上,發表瞭如下擲地有聲的演講。

——世界汽車工業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化;

——中國面臨百年難逢的發展機遇;

——人才、技術、資本、市場本身對中國經濟發展已形成空前利好;

——全球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創造全球產業重組的商機;

——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歷史機遇就在眼前……

當時人們對李書福的演講不屑一顧,認為他過於樂觀。但吉利按照李書福的佈局,抓住機遇,完成三大海外併購,實現全球化戰略跨越式發展。

收購英國錳銅。

英國錳銅公司是一家擁有百年曆史的汽車公司,擁有黑色倫敦出租車是英國倫敦的重要標誌。2013年,吉利以1400萬英鎊收購100%股權,投資3億英鎊在考文垂建立全新研發中心和工廠,研發和生產下一代低排放和超低排放倫敦電動汽車。

2017年TX5面世,採用沃爾沃輕量化技術和承載式全鋁車身,全車減重900KG;擁有純電動、插電和增程式動力三種模式,可根據城市對排放要求自動進行切換。

收購澳大利亞DSI公司。

擁有80多年曆史的澳大利亞DSI公司是獨立於整車企業之外的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曾是美國福特、印度馬新爵和韓國雙龍的供應商。因為一場金融風暴,這三家整車企業不向DSI訂貨,導致它資金鍊斷而倒閉。

李書福得知消息後,立即派出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前往澳大利亞現場查實,瞭解到該公司擁有獨立開發能力和年產18萬臺200牛米以上前驅後驅6AT、7DCT,這正是吉利1.8L 4AT自動變速器產品線的延長。

李書福在杭州運籌帷幄。總裁率領談判團隊在墨爾本併購談判,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將收購的相關事項敲定下來,吉利僅以4000萬美元完成DSI100%股權收購。

2011年在中國湘潭建立第一家DSI中國工廠,用全球統一技術標準、質量標準進行生產。2017年吉利博瑞、博越等車型搭載的6AT就是DSI自動變速箱。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收購瑞典沃爾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100%股權,於2010年8月2日完成交割,吉利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首家跨國公司。

吉利收購沃爾沃公司100%股權,不僅在沃爾沃瑞典和比利時工廠廣場上升起五星紅旗,更重要的是找到中國品牌發展的正確道路。

李書福要收購沃爾沃,大家都持反對意見,認為吉利造車才13年,有什麼能力去整合一家有83年曆史的國際化汽車公司?沃爾沃每年虧損十幾億美金,吉利當時年營業額才100億元,能經受這樣的虧損和經營風險嗎?

李書福說服大家:中國品牌要成為世界著名品牌沒有幾十年上百年做不到,中國品牌技術積累沒有幾十年上百年也做不到。要縮短這個差距,唯一的正道就是收購一個世界著名汽車品牌,通過整合和發展這個著名汽車品牌及相關資源,全面帶動提升中國品牌。

李書福最看重的就是沃爾沃汽車。2008年我們開啟長達兩年的艱苦談判和收購,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100%股權,包括八大寶貴財產。

在收購過程中,李書福形成非常明確的管理思路。他對福特公司說,你是大公司,你收購沃爾沃以後是父子關係;我是小公司,我造車才13年,沃爾沃已經造車83年,收購後我們只能是兄弟關係。

你福特有錢,收購沃爾沃以後把它放進籠子裡,天天給它肉吃,使這頭猛虎失去了野性;我沒有錢,收購後只能打開籠子放虎歸山,不僅在歐洲市場發揚光大,還要到中國開闢第二本土市場。

福特公司非常看重李書福這種管理思路,相信只有李書福才能讓沃爾沃汽車品牌恢復往日輝煌。最終吉利以18億美金收購沃爾沃汽車含IP在內的100%股權。

收購沃爾沃後,吉利沒有派人去管理,而是在全球招聘CEO和CFO,組織新經營管理團隊。組建豪華陣容董事會,為新經營管理團隊明確經營發展方向、年度經營目標、年度KPI考核指標和長期中期短期激勵政策。採取尊重相對獨立主權,自主經營方式進行運營。

第二年就扭虧為盈,沃爾沃產銷兩旺,實現產銷44.8萬輛,同比增長20%。瑞典國王親自到杭州感謝李書福,將比利時王室最高勳章騎士勳章授予李書福。

更值得欣慰的是,沃爾沃最新員工滿意度調查顯示 ,全球員工滿意度達84%。這個令人興奮的滿意度指數,充分體現沃爾沃員工在新的所有權框架下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2017年吉利收購馬來西亞的寶騰和英國蓮花,開啟中國品牌向國外輸出技術、輸出標準、輸出人才、輸出產品先河。在收購活動現場,李書福宣佈,雙方首要任務是讓寶騰和路特斯扭虧為盈。

2017年底,英國蓮花公司解決了40年沒有解決的財務問題,十幾年來首次盈利。吉利向馬來西亞寶騰公司輸出的第一款產品吉利博越右舵車,即將完成生產準備和市場準備,今年底將在馬來西亞上市,開啟寶騰新篇章。

2017年,吉利在白俄羅斯投資3億美元建立的世界一流整車製造工廠已投產,吉利博越新車型已投放市場。這是吉利在“一帶一路”國家走出去走進去的具體實踐。

2017年,吉利收購美國太力飛車公司。李書福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領域,未來出行還有很多沒有定義的空間和形態。收購後,吉利已明確太力飛車公司發展方向和產品規劃,2019年推出首款飛行汽車,2023年推出全球首臺垂直升降飛行汽車。

2017年12月,吉利控股收購沃爾沃集團8.2%股權,成為第一大持股股東,擁有15.6%投票權。沃爾沃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卡車、客車、建築設備、船舶和工業發動機製造商。

2018年2月,吉利收購戴姆勒9.69%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將有助於吉利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

目前,吉利控股集團已擁有吉利、領克、沃爾沃、polestar、寶騰、路特斯、太力飛行汽車、英倫電動汽車和遠程商用車等汽車品牌。

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等企業後,均能實現扭虧為盈並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這正是吉利機制創新所在。吉利以尊重相對獨立的主權,自主經營管理,構建快樂的經營體來運作,把複雜的管理關係變得非常高效、非常有效,非常簡單。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05什麼是吉利文化

我們堅定認為,要實現汽車製造強國,就必須全球化。全球化一定是全球開發、全球採購、全球製造、全球營銷。

收購沃爾沃後,按照李書福董事長的規劃,吉利是大眾化品牌,沃爾沃是豪華品牌,兩個兄弟攜手共同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

2013年,吉利在瑞典成立研發中心(CEVT),整合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汽車優勢資源,聯合打造下一代中級車模塊化架構——CMA模塊化架構。

2016年,吉利和沃爾沃聯合開發CMA模塊化架構在德國發布。該架構代表歐洲先進研發理念和國際前沿技術,可兼容三缸、四缸發動機以及混合動力和純電動驅動系統,產品譜系覆蓋轎車、掀背車、跨界車、SUV、SUV Coupe等多個細分市場,具備高度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在保證技術先進性前提下實現規模效應。

與此同時,吉利還發布基於CMA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研發的新時代高端品牌LYNK&CO(中文品牌領克)和領克01車型。

領克品牌生而全球,開放互聯,是歐洲技術、歐洲設計、全球製造、全球銷售,承載吉利汽車全球化重要使命。領克01自2017年11月上市以來,產品一度供不應求,交定金後三四個月才能提車。2018年7月,領克01首次突破月銷萬輛大關,達到1.2萬輛。

2018年6月28日,領克02在張家口基地上市。2018年7月,基於CMA模塊化架構的沃爾沃XC40在歐洲上市,這是沃爾沃在全新細分市場佈局的一款戰略車型。沃爾沃XC40一經亮相,就獲得2018歐洲年度車型大獎。

2018年8月,吉利對外解讀自主研發和設計的模塊化架構BMA。作為自主品牌中首次推出的模塊化架構,BMA (B-segment Modular Architecture)是吉利歷時四年打造的緊湊型基礎模塊化架構。

至此,吉利已擁有三大模塊化架構,包括大型車SPA、中級車CMA和緊湊型車BMA,未來還會推出電動汽車專屬模塊化架構。

吉利品牌向上之道已經確立。

2016年,中國企業家協會到瑞典訪問,瑞典首相說吉利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李書福在答謝時用了費孝通先生的四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李書福說,沃爾沃有技術優勢,吉利有低成本優勢,所以要各美其美。沃爾沃欣賞吉利的低成本之美,雙方聯合採購量已超過40%。吉利欣賞沃爾沃的技術之美,已全面融入沃爾沃技術,以此達到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今天的吉利已經是一家全球化公司,我們對分佈在全球各地的所屬公司進行管理,更多依靠的是文化。

什麼是企業文化?李書福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所有員工經過長期磨合所創造出的價值觀,是一種環境、一種氛圍、一種習慣。它不是花錢能買來,也不能從天上掉下來,要通過企業規範的制度建設,嚴格管理和全體員工共同實踐,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李書福強調,一個企業的文化是不是真正能落地,唯一有效途徑就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他說,吉利企業文化首要目的,就是要使吉利人說的做的一致,做到知行合一。吉利企業文化建設是否成功,關鍵是看問題文化有沒有落地,快樂經營體有沒有形成。

吉利的文化主題是:認準一個方向、堅定一個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煉一種精神、完成一個使命。

吉利要躋身轎車行業必須發奮圖強,吉利面臨的艱難困苦是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種艱苦環境正好磨練我們意志,振奮我們精神。我們的勇氣來自於吉利精神,也叫吉利的六面大旗:團隊精神、學習精神、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精神。

在吉利,我們倡導人人是學生、人人是老師的學習文化;堅持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力資源之道;我們實施元動力工程,構建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的和諧勞動關係。

元動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力量。

這是李書福寫的一篇文章,他說:元動力的元是元氣的元,企業像人一樣有元氣。企業的元氣不是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也不是廠房、設備、固定資產,而是員工的心。他說,誰傷害了員工的心,誰就傷害了企業的元氣。

吉利的元動力工程顛覆了傳統管理思想。元動力工程的核心思想是領導為員工服務,部門為一線服務,員工考核領導,一線考核部門。

安聰慧總裁是踐行元動力思想的典範。2006年,寧波公司自由艦銷售火爆,供不應求,工廠經常加班加點。他發現有些一線員工下午四五點鐘時經常走神,精力不集中。經瞭解,是員工擔心孩子在託兒所沒人接。

安總下決心為員工解決困擾。在生活區內建了一個條件很好的託兒所,請寧波市最好的幼師資源紅蕾幼兒園經營。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安總說,免費使用場地硬件,唯一的要求是,託兒所與工廠作息時間相同。

從此,員工再早上班,託兒所都會有阿姨迎接孩子,再晚下班,託兒所都有老師照看。員工的心安了,氣順了,在緊張生產工作之餘,積極參與現場改善和問題解決,真正實現理順員工的心,理順員工的氣,把員工的所思所想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目前,吉利正在推行“奮鬥者文化、問題文化、對標文化、合規文化”四大文化。

一是問題文化。

發現問題是好事。問題是與標準的偏差,與標杆的差距。找自己的問題叫智慧,找別人的問題叫真情;擅於發現問題並有效反饋問題是吉利人的重要能力。

解決問題是大事。管理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勇於面對問題,視問題解決為績效提升機會。通過找到系統性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總結提煉形成管理體系,消除問題存在的土壤和條件,預防問題再發。

迴避問題是蠢事,沒有問題是壞事。問題本身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對待問題和錯誤的態度和方法。各種迴避、隱瞞甚至掩蓋問題的做法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誠信問題。

問題文化的核心是,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解決問題是根本的問題。管理者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二是對標文化。

2012年,吉利集團提出對標管理、品質經營,就是瞄準一個比自己績效更好、機制更好的組織,樹立標杆,找到差距,不斷超越自己,超越標杆,追求卓越。

六年來,吉利在各細分市場已經開始立標。為此,我們提出跨級對標。

三是合規文化。

吉利強調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合規從領導做起,全員主動合規。樹立廉潔自律、誠實守信、勤勉盡責、高效透明基本行為準則。

吉利在一切活動中,嚴格遵守經營所在地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反對任何形式的商業腐敗和舞弊行為。

四是奮鬥者文化。

人人爭做吉利奮鬥者,堅決不做殭屍粉。

吉利奮鬥者要以用戶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持續創造價值,成為受尊敬的人。

吉利的奮鬥者要以用戶至上,以用戶為中心,時刻將用戶需求貫穿到全過程,努力發現需求並滿足用戶,迅速反應,提供超出預期的產品和服務。

吉利的奮鬥者要充滿激情,對吉利事業的認同與激情,對吉利的發展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還要具備將壓力和挑戰轉化為快樂的能力。

吉利的奮鬥者要敢於自我挑戰,不斷迎接挑戰,願意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願意攻克最艱難的項目,願意開拓最艱難的市場,具備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創業精神。

張愛群萬字長文談吉利四大文化和李書福的元動力論

吉利創業30年,造車20年,其間充滿坎坷與挑戰,但全體吉利人在李書福董事長的帶領下,矢志不渝、一往無前地追逐夢想。

我們從零起步,經過無數次失敗和迷惘,又一次次地燃起激情與鬥志,在探索中明確自己的發展道路:那就是專注實業、堅持自主創新和人才培養、秉承市場導向和問題文化,紮紮實實地向國際化汽車集團邁進。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強勢中國品牌,進軍世界汽車十強,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全球競爭力、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強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