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幸福路」 打造「希望田」

2018-08-22 15: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趙苑翔

建造“幸福路” 打造“希望田”

甌山村地處永嘉縣金溪鎮西溪上游,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800畝,耕地面積880畝。全村共有1392人,下轄上山坑、馱茶坑兩個自然村。溪流穿村而過,村莊依溪而建,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

吳伯琴是甌山村黨支部書記,身高不到1.65米的他,一張曬得黝黑的臉,雖然身材比較矮小,但做起事來雷厲風行,辦起事來一心為民,被村民親切地稱呼為“小個書記”。這些年,吳伯琴帶領村兩委為村裡做了不少實事,村民提起這位小個書記都讚不絕口。

開山拆房建造“幸福路”

甌山村是個典型的“山”村,村內地勢崎嶇,幾乎找不出平地,一直以來也沒有一條完整的通村道路,給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村民們迫切希望能有一條通村公路,但是造路又談何容易,不但涉及到複雜的政策處理,資金的籌措也是個大問題。吳伯琴沒有被困難嚇住,他挨家挨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時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吳伯琴為村民算了一筆賬,除山腳的這些人家共有40多戶,平時用的煤氣等生活用品也都要人力扛上去;要是建新房,建築材料都只能靠騾馬馱上去,造一間房子,光運輸費用就要2萬多元。

就這樣,吳伯琴與村幹部一起不但說服了大多數村民,大家還慷慨解囊籌資100多萬元修路。其中吳慶錠、吳福長等七戶人家更是自願無償捐出自家屋子,他們表示,“修路用到多少地,他們就讓多少,只要能把路修成,都全力支持。”在拆除25間房屋36處小屋後,這條村裡長2公里的“幸福路”工程終於建成,村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高。

除險安居移除“隱患點”

解決通村公路的問題之後,吳伯琴又主動與上級部門對接,為村裡爭取了許多新的項目。如投資40多萬元建設甌山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每日前來就餐的老年人就有60餘人,被評為縣級示範單位。還有青雲山集體山場建造村級小型公益性生態公墓、地質災害點避讓搬遷等等。

說起地質災害點,在甌山上山坑自然村便有一處,按照要求需要全部搬遷避讓。這項工作涉及到10戶60多人,應拆除房間25間,建築面積約2500多平方,工作難度之大讓村兩委幹部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就是這樣一項難度巨大的工作,吳伯琴和村兩委一起扛了下來。吳伯琴說:“做村民工作,最重要的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體會他們的感受。真心換真心才能把工作做好。”要搬遷的房屋中有4幢是新房,其中有1幢光裝修就花費了一百多萬元,換做任何人搬遷都會心疼。但人民生命大於天,為做好村民的搬遷工作,吳伯琴到這幾戶人家裡磨破了嘴皮子,將心比心,換來了10戶人家的全部簽約和搬遷完畢,在汛期來臨之前應搬盡搬,完成了集中安置。

復墾荒地打造“希望田”

在馱茶坑自然村山邊有一處荒地,早已坍塌的破舊老屋散落在雜草中。看著這一片荒蕪的景象,吳伯琴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土地復墾!這些年,村集體手中因沒有資源,導致村集體經濟得不到長遠的發展,如果能將這一片閒置的資源利用起來那該有多好。

說幹就幹,吳伯琴開始四處奔走了解相關政策,由於土地復墾的村較少,村民們對這項工作知之甚少,吳伯琴便不厭其煩的和村民們普及土地復墾的政策福利。現在7.2畝土地涉及的村民都已同意復墾,項目也順利立項,很快這7.2畝的荒地就會復墾成為標準農田。吳伯琴和村幹部們已經在商議將這7.2畝復墾得來的土地與周邊原有的200多畝連片土地一起謀劃發展,根據農業專家的意見開發稻田養魚等綠色農業項目。

為了更好的發展甌山村,吳伯琴多次帶著村幹部們去衢州、建德、文成、泰順等條件相仿的村居學習先進經驗,看看別的村是如何實現鄉村振興的,每一次學習回來吳伯琴都與村兩委幹部們討論到深夜,吳伯琴說:“我們甌山村先天條件不好,發展起來困難重重,但我們有勇氣也有決心,要牢牢抓住鄉村振興的歷史機遇,謀劃甌山村的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