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湧賨州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官方權威發佈平臺

8月的廣安,一如往年,熱浪滾滾。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書畫作品展,精美的書畫繪出健步走在復興路上的偉大中國;四川省文藝界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共話偉人家鄉改革開放帶來的鉅變;2018華鎣山旅遊文化節,全國旅遊專家、主流媒體共襄盛會,同促開放合作;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8月的廣安,不同於往年,動力更加澎湃。

7月28日,李建勤履新廣安市委書記,第一個公開活動便是前往鄧小平故里紀念園。

鮮花寄託思念,誓言彰顯決心——牢記鄧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的諄諄囑託,投身廣安、建設廣安、發展廣安,與廣安父老鄉親一道,努力譜寫好中國夢廣安篇章!

牢記囑託,宣示繼續改革的堅定決心;清醒判斷,開啟接續奮鬥的壯闊新篇。

新的時代方位,標註新的改革起點。解放思想、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查找問題,剖析原因、謀劃未來,“怎麼辦”“怎麼幹”大討論在全市上下熱烈展開。一場新的思想大解放熱潮,在廣安大地湧動。

40年歲月崢嶸,依靠改革開放這個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招,廣安闖出一條跨越發展之路;40年登高望遠,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廣安努力續寫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

風雷激盪大潮湧。偉人故里廣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上再次出發,抒寫更加燦爛的榮光!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牢記小平同志諄諄囑託,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促跨越,推動廣安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8月8日,前鋒區5歲生日。

前鋒,因改革而生。2013年8月8日上午11時,前鋒區正式掛牌。500平方公里的前鋒大地開啟了歷史新紀元。

普通鄉鎮變城市新區,體制機制改革,賦予了前鋒強大的生命力。短短5年時間,前鋒完成從“農村版”到“城市版”的蛻變,創造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奇蹟:

從90億元增至129.5億元,GDP年均增長10.4%,人均GDP躋身全省前列;

從不足50億元增至13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3.7%,突破100億元大關;

從2.2億元增至4.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從7.5億元增至14.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6%;

從21642元增至3074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

從8278元增至1374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4%。

誕生一代偉人的廣安,改革潮湧,踏浪而行。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中國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新徵程,始於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形成。

1992年的春天,88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懷揣滿腔憂國憂民之情,視察南方並發表談話。中國改革開放再次啟航,奠定了中華民族再次崛起的堅定基石。

“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小平同志的錚錚話語,如同驚雷,至今仍振聾發聵。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鄧小平理論,使神州大地春潮湧動,也焐熱了小平家鄉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1993年,廣安設立地區;1998年,廣安撤區建市。偏居一隅的小城,以嶄新姿態走上發展新舞臺。

15歲離開家鄉,踏上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革命征程。再沒踏過魂牽夢縈的故土,卻時刻情繫家鄉發展的小平同志,留下了“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的諄諄囑託。

地處西部內陸的廣安,基礎差、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是最大的市情,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徵尤為明顯是最大的實際,發展不足、發展不充分、發展水平不高是最大的問題。

“發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這句樸素而深刻的話語,成為發展道路的指引。歷屆黨委政府始終突出“加快發展”這一主題,始終保持著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定力。

1993年,成為地區的廣安,確立了“發展至上、艱苦創業”的思路,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年均增速達到11.6%,比建區前提速3.7個百分點。

1998年,廣安撤區建市,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和所有制結構多元化之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2004年,抓住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的機遇,GDP年均增長高達13.7%,工業、交通、城建飛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3年,“感恩小平·我為小平家鄉發展作貢獻”主題活動轟轟烈烈開展,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推動廣安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2015年,宏觀經濟下行新常態下,廣安經濟逆勢而上,GDP和固定資產投資雙雙破千億,廣安踏上新的起點,努力走在全省改革開放前列。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3.8億元、增長8.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71.2億元、增長15.9%,保持了連續多年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遵循發展規律,扭住發展主題,突出發展重點。在改革開放旗幟的引領下,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難題一一破解,推動廣安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牢記小平同志“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教誨,全力以赴抓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促跨越。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偉人家鄉廣安,正值芳華,青春勃發。

用開放倒逼改革,用改革促進發展。我市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大膽試、大膽闖、堅決改

這幾天,廣安(深圳)產業園在深圳颳起了一股“旋風”。

這緣於深圳市國資委在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相繼發佈的主題為廣安(深圳)產業園著力打造區域合作“精彩樣板”的頭條文章,高度評價深廣合作共建成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廣安(深圳)產業園是廣安與深圳兩地合作的強大載體。因為小平同志,跨越千里的廣安與深圳攜手相牽、協同合作、互利共贏。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82天簽約比亞迪、20天簽約保利、300天完成渠江雲谷主體封頂……全新的深廣速度正在激情上演。

相繼出臺試行土地作價出資入股、招投標評定分離等重大政策,深圳先進理念與體制機制不斷引向廣安。

深圳因素進一步激發了廣安蓄積已久的動能,今天的廣安發展站位更高、視野更廣、格局更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正向縱深推進的廣深合作,為國家東西部區域合作創造了全新模式。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深處全球改革浪潮中,誰能勇於擔當、率先突破、深化改革,誰就能把握髮展先機,挺立時代潮頭,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高舉起改革大旗,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應運而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由此步入嶄新境界。

改革大旗高高舉起,時代大潮勢不可擋。廣安對標深圳,尋求合作共贏,目的顯而易見:用開放倒逼改革。

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鄧小平同志曾提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要求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與深圳的合作,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廣安積極融入全省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探索內陸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路。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與重慶展開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大力拓展與天津及中關村的開放合作,構建與珠三角、渤海灣和成渝經濟區的開放合作“金三角”……此外,與韓國龜尾市的國際友好城市關係深化拓展,與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廣安成為四川對外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

改革進入深水區,問題千頭萬緒、矛盾錯綜複雜,其敏感、複雜、艱鉅程度前所未有。除了擴大開放,更需要自我革新。

“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小平同志樸實而又精彩的話語,時時激勵著家鄉的幹部群眾。

廣安前進的每一步,靠的正是那麼一股子闖勁和勇氣。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打破原有發展格局,形成更多的經濟增長點。5年時間,我市“6區市縣+4個產業園區+N個產業集團”競相跨越的戰略格局形成。一干多支,競相追趕,各個點位發揮專長、彰顯特色、凝心聚力、加壓驅動,強力助推廣安跨越升位。

改革,從根本上需要一以貫之、旗幟鮮明地堅持解放生產力,堅持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政治經濟體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解除束縛生產力的桎梏,只是改革的開始。

2014年初,廣安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下設的11個改革專項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職能職責,分工合作,統籌推進。

深入調研,找出改革發展的關鍵;透徹辨析,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集中智慧,擘畫改革宏偉藍圖……切實增強改革的主動性,先行先試、積極探索、重點突破,廣安改革方向明確、路徑明晰。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全面開放、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從嚴治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美麗廣安、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我市大膽試、大膽闖、堅決改。

2015年368項改革任務,2016年269項改革任務,2017年216項改革任務……一項項具有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高含金量的創新研發平臺,在廣安越來越多。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清華大學廣安新能源研究院、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廣安分院、西南大學廣安高端產業技術研究院……一系列高規格、高科技創新研發平臺紛紛落戶。

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潮澎湃。2017年,全市共申請專利2152件,其中發明專利1172件;新增專利實施項目45項,實現專利實施轉化新增產值14.8億元。

用開放倒逼改革,用改革促進發展,廣安成為改革開放的熱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發展成果人民共享。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改革將廣安帶入發展好時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2016年12月1日,是廣安醫療史上值得被銘記的一天。

廣安4家市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標誌著“以藥補醫”機制在廣安公立醫院退出歷史舞臺。

從8家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到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全市全面推開,再到4家市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新一輪醫改啟動後,廣安不斷以改革之手,推進“以藥補醫”機制從廣安各公立醫院徹底退出。

任何觸動利益的改革,不可能輕而易舉。公立醫院通過藥品加成增加的收入被直接“砍掉”。如果不推出相應的補償機制,改革將很難進行。

“把‘痛點’變成改革的‘著力點’,改革才能真正成功。”我市印發《廣安市市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經費補償辦法》,規定醫院可按照調整醫療服務收費、政府補助和自身消化7∶2∶1的比例補償。這一機制,保障了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後的正常運轉,改革得以落到實處。

“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雷霆之力抓落實。全市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做到重要改革強部署、重大方案先把關、關鍵環節重協調、落實情況嚴督查,推動各項改革工作落實見效。

踏石留印抓落實。市級層面制定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8張清單”,強化“清單制+責任制”的工作方法,細化措施、落實責任,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和聯動督查,聚力重點推進難度較大的項目。

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與之相對應的改革成績單成色十足:廣安全面完成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任務,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抵押融資試點等方面形成的廣安經驗在全省推廣。

改革如潮,每一次潮頭高湧,都蓄積起澎湃的前進動能;每一次驚濤拍岸,都鐫刻成大地的日新月異。

改革如潮,小小的住房鑰匙可以見證,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今天,多少心願變成現實。

嶽池縣退休幹部賀志輝,1987年租了一個30平方米的農家小院做新房,在走廊做飯,與3個住戶共用廁所和洗衣臺;1990年搬進單位的四合院,牆體常年浸著水跡,電器生鏽、傢俱發黴;1995年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套房,兩室一廳;1999年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躍層房屋,終於有了獨立的書房;2017年搬進綠化面積大、管理規範的小區,用上了智能化的家電。

30年內4次搬家,賀志輝的獲得感,隨著改革開放走向深入不斷增強。

一切改革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深化醫療改革、實現安居夢想,只是改革的縮影,並不是改革的全部。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在改革大潮中一一推進。

發展經濟不犧牲環境——2017年關閉煤礦13戶、化解煤炭產能131萬噸,壓減水泥產量278.2萬噸。打好汙染防治“三大戰役”,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舉全市之力脫貧攻堅——2017年48232名貧困群眾脫貧、266個貧困村退出。廣安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市”,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讓群眾辦事只跑一趟——深化“放管服”改革,2017年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2項,6189項行政權力和6123項責任事項納入清單管理。

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以部省共建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為契機先行先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盤活教師資源,改善辦學條件。

…………

數字見證,改革成果人民共享: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616元、13655元,分別增長8.5%、9.4%。民生支出達到184.7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4%。

廣安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發生的顯著變化,正是得益於鄧小平理論的光輝指引,得益於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指引,得益於全市幹群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狠抓發展的偉大實踐。

在改革大潮的推動下,廣安邁入發展好時期,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偉大成就源於接續奮鬥,偉大事業需要繼往開來。“怎麼辦”“怎麼幹”大討論在全市掀起熱潮,助推廣安從更高層面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重整行裝再出發

經過40年大變革大發展,中國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改革開放走過40年艱辛歷程,進入深水區。

面對改革攻堅要解決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困難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發出號召:“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從鄧小平同志“不改革死路一條”的大聲疾呼,到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錚錚誓言,中國在困頓中踏上改革開放之路,又在接續奮鬥中讓這條偉大的道路不斷向前。

進入新時代,改革形勢今非昔比:

從改革範疇看,已經從經濟領域全面擴展到政治、社會、文化、生態、黨的建設、國防軍隊等各個領域;

從改革進程看,“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從改革面臨的阻力看,過去強調放權、授權的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是要從體制機制上理順、約束權力,斬斷伸得過長的權力之手。

繼往開來的歷史關口,亟待翻開破舊立新的改革新篇。

7月28日,李建勤就任廣安市委書記。

站在此刻回望,設區建市25年來,廣安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

然而,發展起來之後的問題並不比發展時少,改革進程中解決了矛盾也積累了新的矛盾。改革越深入,矛盾越凸顯,迫切需要從更高層面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

偉大成就源於接續奮鬥,偉大事業需要繼往開來。改革潮湧,風帆高懸。過去數年來改革已經大有作為,新徵程上仍大有可為。在鄧小平故里紀念園宣示繼續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之後,7月31日,李建勤主持召開五屆市委第64次常委會。

這次會議,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動員會:對照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持續深入開展好“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謀劃廣安未來發展怎麼辦、怎麼幹。

作為這場思想解放的第一宣傳員,連日來,李建勤深入各區市縣、各個園區、各個部門、各個國企調研。

在廣泛調研中加深認識,在冷靜觀察中科學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謀篇佈局。李建勤對全市黨員幹部提出要求,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動力和發展機遇,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

改革越是來到深水區,就越需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解放思想、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查找問題,剖析原因、謀劃未來——自上而下,“怎麼辦”“怎麼幹”大討論迅速在全市掀起熱潮。

如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廣安發展,成為“大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廣安的比較優勢是什麼?李建勤指出,“對廣安而言,第一是政治優勢,廣安是鄧小平同志的家鄉。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要用好這個契機來宣傳改革開放成就、宣傳廣安。第二是區位優勢,廣安緊鄰重慶,要緊緊依託重慶,通過重慶輻射帶動廣安發展,加強與重慶的產業聯動,把廣安建設成為重慶的後花園。”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改革大潮涌賨州

思想在“大討論”中得以解放。“不想改、不願改”的思想藩籬在討論中被沖垮,不破不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更加堅定不移。

共識在“大討論”中漸漸凝聚。牢記小平同志的諄諄囑託,“一年幹幾件小事,幾年幹成一件大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

精神在“大討論”中倍加振奮。“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為實現中國夢廣安篇章努力奮鬥。

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這場全民參與的大討論仍在繼續。

李建勤號召全市黨員幹部,緊扣省委對廣安提出的“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城市”“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戰略定位,緊緊依靠市委班子和全體幹部群眾,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抓發展。

新的時代,新的使命。這是更加全面的改革新徵程。偉人家鄉廣安,以貫穿所有領域、所有工作的澎湃動力,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再次出發。

時間,鐫刻恢弘的歷史。時間,還將見證光明的未來。

重整行裝再出發,追夢圓夢新時代。在新起點上,廣安人民自強不息、自我革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努力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貢獻廣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