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面前,楊過只能看著郭靖黃蓉與襄陽共存亡,而不能前去支援

縱觀金庸先生的射鵰三部曲,樂意說是不斷地再用人物塑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而事實上,金庸先生塑造的很完美。

郭靖一生和襄陽城共存亡,如果沒有郭靖,襄陽城早就被蒙古攻破了,大宋的滅亡也會早很多年。

大義面前,楊過只能看著郭靖黃蓉與襄陽共存亡,而不能前去支援

而楊過的大俠風範和郭靖有些許的區別,可是從郭襄一個生日,就滅了蒙古先鋒騎兵,和最後時刻殺了金輪法王與忽必烈就可看出,只要國家需要,他亦是可以拋卻此身,抗衡蒙古。

張無忌沒有郭靖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捨生取義,也沒有楊過的國家需要就可以不惜性命,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可是面對能夠影響國家的大事上,他亦是毫不猶豫。

明教在大都救了六大派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的勢力,可張無忌知道,他可以當教主,也可以把明教發展的比任何武林勢力都好,可是當時的社會,並不需要明教一個武林勢力,他需要的是抗元大軍,或者更直接一點的就是滅掉元朝得失勢力。

張無忌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不會阻擊抗元首領的那塊材料是,所以他自動讓賢,把明教教主和抗元大業交給了朱元璋,最後元滅明出,可以說對抗元大業最大貢獻的不是神鵰的郭靖和神鵰的楊過,而是倚天的張無忌。

大義面前,楊過只能看著郭靖黃蓉與襄陽共存亡,而不能前去支援

不過射鵰三部曲中,有一段是讓人無法理解的,郭靖黃蓉在襄陽城破的時候,雙雙赴難,可是作為神鵰主角的楊過卻並沒有出現,要說楊過貪生怕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那又為何他不幫著郭靖黃蓉抵抗蒙古呢?

從文中,有過交代,神鵰最後的襄陽大戰後三年,楊過把玄鐵重劍和淑女劍曾送到襄陽,幫助郭靖和黃蓉保衛襄陽,這證明他們之間還是有往來的,楊過和小龍女的隱居生活,並不是與世隔絕的。

而襄陽城要被攻破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是知道的,可是最後他們並沒有來,只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楊過,郭靖黃蓉可以死,楊國卻並不可以了。

書中郭靖黃蓉把玄鐵重劍和淑女劍融化,又重新鍛造了倚天屠龍兩把神兵,並且把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放入了其中,甚至其中還包括岳飛的武穆遺書,可以說倚天屠龍兩柄神兵就是射鵰和神鵰的兩個江湖的總結,其中有著郭靖和黃蓉留給大宋江湖對抗蒙古的希望。

一部九陰真經可以培養出更多的郭靖和黃蓉,一部武穆遺書可以訓練出對抗蒙古的鐵血軍隊,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要一個人來守護,那就是楊過。

大義面前,楊過只能看著郭靖黃蓉與襄陽共存亡,而不能前去支援

江湖上的五絕高手,都已經死了,就剩下一個楊過,如果楊過也在襄陽城破的時候身死,那大宋江湖,中原武林連一個頂級高手都沒有,如何對抗入侵的蒙古,所以,楊過不可以去襄陽,他是郭靖黃蓉留給中原武林的火種,只要還有一位五絕高手在。抗蒙大業就依然在持續著。

義分大義和小義,同生共死雖然可歌可泣,不過去是朋友親人間的小義,抗蒙大業才是國家大義,所以,為了抗蒙大業,楊過只能舍小義成全大義,眼看著郭靖黃蓉城亡人亡,也不能前去支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