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延禧攻略》火了,相信不少人都在追剧吧!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行走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说到中国文化,大家就会想起“古诗词、国学、古文”,想到“语文新教材里古诗文篇幅大增”。但是,中国文化更包括了衣食住行、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这些才是活色生香的中国文化。

与其让孩子一开始就去啃那些比外语还难的文言文,不如从了解这些活色生香的中国文化开始吧!

服饰

剧中的服装还原度极高,这些衣服都是找绣娘照着以前的参考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些还是平时给故宫做活儿的,或高贵,或华丽,看起来十分精细。

卖萌的龙袍

既然导演说是神还原,那么我们就先说说关于服饰还原方面最有争议的龙袍吧:皇上胸口的那条龙,你这么萌是认真的吗?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但是,别冤枉了龙,经过网友查证,那些年在博物馆里见过的真品龙袍,还真是一些搞笑龙。

比如这条龙,就惊恐到脸部自动变形。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还有这条,气到嘴变成腊肠。看来在历史中,被绣在龙袍上的龙,本来就没什么偶像包袱。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嫔妃的服装

高贵妃刚出场的时候,穿的居然是黑色!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其实,她穿得没错,这件衣服,是后妃吉服的款式。而且,在历史上是有一模一样的原版的。

高贵妃穿的这件,全名是叫“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清朝后宫嫔妃们的衣服,从正式到休闲,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礼服一般只有在重大节日上才会穿。从流出的剧照中可以看到,娴妃上位成皇后,穿的就是礼服。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吉服就是比礼服要简约,一般是在礼仪场合穿,比如富察皇后的荔枝宴上,穿的就是吉服。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常服的款式都是很低调的,一般都是石青色,也就是接近黑色,而且没什么花纹。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乾隆石青缎暗团龙纹棉褂

便服呢,就是后妃们的休闲装啦,款式和颜色也比较多变。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头饰

电视剧里频繁出现的刺绣、缂丝、绒花等都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作为头饰的绒花和点翠最引人注目。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绒花

富察皇后平日里“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你们可不要小瞧了皇后头上这顶绒花头饰。这个绒花,在唐代武则天时就被列为了皇室贡品。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2006年,制作绒花的这个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组为了尊重、还原历史,特地找到了这门技艺的传承人,由他来制作剧中的绒花头饰。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绒花的造型是照着故宫里的真品做出来的。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剧中那些各式各样的绒花。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点翠

皇室当然不会只有一种头饰,跟朴素无害的绒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点翠。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高贵妃,这个眼影和说话都很浮夸的女人,最喜欢戴的头饰也是“点翠”。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可千万别以为点翠只是贵,它制作过程太不人道了,用金属做底座,然后把翠鸟的羽毛,粘在上面。

最后的细节效果就是这样,可以看到上面一根根羽毛的纹路。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故宫博物院里收藏了很多点翠首饰精品,比如这个点翠凤吹牡丹纹头花,有机会不妨去看一下。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民俗

昆曲

高贵妃一曲《贵妃醉酒》不仅迷醉了皇帝的心,更让我们领略到昆曲的华丽婉转、袅娜情深。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600年前,兴于江南的昆曲盛于文人雅士之间,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舞蹈飘逸至乾隆进入鼎盛,一度是启发天下戏种的“百戏之祖”。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然而岁月无情,曾经如此辉煌的歌剧魅影最终落到了无人问津的惨境,甚至把国粹之名拱手相让。

2006年,昆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拯救昆曲中来。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在剧中,毫无戏剧底子的高贵妃扮演者谭卓老师坚持不用替身,自己跟着老师苦学。随着学习和了解的深入,她越发感受到昆曲的魅力。

她说:“昆曲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果能够通过剧集被大众注意到,那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打树花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寥寥几句,就把剧中高贵妃献给太后的那场动人心魄的“火树银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这是一种流传于河北蔚县的古老社火,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勇敢的铁匠们用熔化成1600多摄氏度的铁水泼洒到坚硬冰冷的城墙上,一瞬间天崩地裂,整个城墙像炸开一样。

在《延禧攻略》中,“打树花”第一次进入影视作品。负责这场戏的表演匠人们大多都已年过花甲,却还是不辞辛苦不远万里赶来参与拍摄,只为能够把文化传承下来。

《延禧攻略》:一本“高颜值”的中国文化教科书

总制片人于正说:“我希望有一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让观众能真的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和美学,更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