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儿童为救落水同学牺牲,被救着任难忘她对自己的鼓励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着很多无畏的人,他们不在乎年龄的大小,只在乎生命的意义。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们的内心无比的富有,为了生命,甘愿奉献生命,不是因为被救者的生命大于自己,而是她把每一个生命都看得很高。虽然她只有12岁,但是她每时每刻不履行着“雷锋的奉献精神。她就是12岁的最美少女周德燕。

周海燕00年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小燕的父母常年在贵阳打工。父亲周华成做水电维修,遇到空巢老人他常常少收甚至不收费。后来周华成和妻子开了一家小食摊,小燕看到父母常用摊上的食品接济残疾人或贫穷的老人,也在生活中效仿父母的行为。上学后,小燕回到村里爷爷婆婆身边。两位乐于助人的老人,要求小燕经常去帮隔壁独居的残疾老人二舅公背柴、洗衣、烧火煮饭。

双山村80%的劳动力在外务工,每遇农忙,能赶回家的人,都会主动去义务帮助赶不回来的人家耕种收割,小燕的爷爷婆婆和爸爸总是最热心的帮忙人。遇到周末,小燕的身影必定加入其中。虽然才十一二岁,身材高挑、聪明伶俐的小燕已能把不少农活干得像模像样了。2011年暑假,小燕到贵阳玩,为了鼓励成绩优秀的小燕,外公、外婆、小姨、舅舅纷纷给她钱。爸爸带她到镇上买了新书包、新衣服。


小燕提醒爸爸:别把这些钱都花掉,留一些带给爷爷和婆婆。谁知道这么美丽的女孩子,怎么会就这么一下子没了呢?2012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第49个纪念日。这一天,在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一个边远的山村里,留守儿童周德燕与三位同学放学途中经过蔡家河坝山坡上的羊肠小道时,同伴小洁一脚踏空掉入水库。

4个孩子中只有周德燕学过游泳,眼看在水中挣扎的小洁性命垂危,周德燕毅然跳进水库。起初,她几次试图拉住小洁游上岸,但均未成功,最后她绕到小洁身后,用尽最后力气,将已开始下沉的小洁向岸边猛力一推,在另外两个同学的协助下,小洁得救了。周德燕自己却由于那最后一推的反作用力,离岸更远,没有力气游回岸边。小燕牺牲后,她的英雄行为和平时助人为乐的事迹不仅传遍了巴山蜀水,而且在网上引起热议。

用周德燕在学校的胸牌照片打印出来的遗像,就放在一张简陋的八仙桌上。代老师宣读追悼词的时候,小燕的父母、爷爷奶奶和邻居们哭声一片,她的继母甚至几度昏厥。同学们相拥着、搀扶着,流泪送了小燕最后一程。被救女孩的父亲几度哽咽,事发之后,他东拼西凑了1万元,交给小燕的父母,作为慰问金。“以后,我会让小洁去帮小燕孝敬婆婆爷爷的。”他低声说道。


人们在思考:为什么在留守儿童中,会涌现出周德燕这样品学兼优、见义勇为的小英雄?这也就有了上面说的这一切,因为从小就是这么的优秀。“小燕就这样走了,走得那样突然,没有来得及再叫一声妈,也没有来得及再叫一声爸……”3月7日,周德燕的追悼会在她简陋的家里举行。有60名同学来到现场参加追悼仪式,班主任代玉老师宣读了追悼词。

最伤心的是被小燕救起的小洁。这个老实、内向的女孩,平时很少讲话,只有与小燕在一起时,话才会多起来。她三年级转来这所学校,由于教材不同,数学跟不上,同桌小燕就成了她的小老师。小洁原来任何兴趣小组都不愿意参加,在小燕的鼓励下,她加入了短跑队,然而第一次去镇里比赛成绩很差。小洁仍然难忘比赛后小燕对她的鼓励:“要加油,别放弃,不会我教你,还有下一次!”

2012年3月7日是小燕下葬的日子。村里的人、邻村的人黑压压来了一大片,站在雨中的人们在小燕的遗像前哭成一片。村里的老人们都说,我们参加过多少次葬礼,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已经过去了六年的时间,但是每到雷锋纪念日这一天,仍然有着数千人前来祭奠这位少年英雄,因为有她,我们有了正能量,因为有她这样的人,我们有了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