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发展最好的五大县城,虞城县自古人才辈出,柘城是百强县城


图: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虞城西部的纶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汤灭夏后都亳(今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建立商朝。秦设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虞城自古人才辈出,是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仓颉造字之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境内现存有仓颉墓、商均墓、伊尹墓、木兰祠等名胜古迹。

图:夏邑县,简称栗,古称栗邑,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素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夏邑县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彭雪枫将军的殉国地,有孔子还乡祠、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夏邑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铸件出口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河南省知名纺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服装产业基地,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

图:民权县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2010年被确定为商丘“一核两翼”发展战略的西翼。民权县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已有城邑,名戴邑。春秋战国时代,为戴国和宋国的属地。自秦以后,县境内先后设有外黄、成安县、考城等县,1783年以前一直为旧考城县县城所在地。2016年8月6日,民权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健康小城”称号。境内现存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春秋时期齐桓公两会诸侯的葵丘会盟台、庄子故里。


图:柘城是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安葬于柘城;夏朝时,柘城称“株野”;商朝时名“秋地”;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战国时大部分属楚国。柘城交通便利,八条省道呈“米”字形遍布境内,东起柘城的通柘煤田为河南省最大煤田。柘城县金刚石微分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2015年,柘城县城关镇位居河南全省百强乡镇第59位。

图:睢县古称襄邑、拱州、睢州,是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睢县是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老区。秦置襄邑县,汉代誉称“锦绣襄邑”,宋置拱州,金置睢州,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睢县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宜居小城、河南省园林城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产粮大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棉油生产百强县、生猪调出大县和重要的农产品产区,重要的制鞋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