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日報│8月21日 好支書李召林:瘦了30斤,換來村莊煥然新

大众日报│8月21日 好支书李召林:瘦了30斤,换来村庄焕然新

本報記者 王浩奇 呂光社 本報通訊員 張建喜

汶上縣郭樓鎮古城村是一個有著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村落。據史料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叔武於郕,郕國城即位於現古城村。但曾經的古城村沒有村委辦公場所、組織管理羸弱、村居環境髒亂差、經濟發展疲軟,村民收入低、矛盾多。2007年,退役軍人李召林被選任為村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李召林就立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一定要帶領古城村把發展搞上去,讓村裡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用誠心換真心

萬事開頭難,2007年李召林上任後,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村集體一窮二白,而且還欠了外債。在村“兩委”運行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他從並不富裕的家中拿出個人資金3萬元墊付村“兩委”各項開支,使村裡工作逐步開展、漸有起色。這個行為感動了村“兩委”班子其他成員,村幹部的凝聚力得到了極大提高,為集體奉獻、為群眾服務的主動性大大增強。李召林常說:“幹群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想盡辦法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先徵求各位村幹部的意見,做到問計於黨員群眾,問需於全體村民。對於村內重大事項和群眾關心的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及時公開,越是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難啃的“硬骨頭”,他越是迎難而上,耐心解釋村民不理解的問題,化解他們對村裡工作的質疑。

靠實幹美鄉村

李召林說:“幹部就是幹事的!黨員幹部必須不計個人得失,事事想在前頭,處處幹在前面。在困難面前站得出、危難關頭豁得去,為了集體和群眾‘揹著石頭上山也要幹’。”

2017年3月,古城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面對美麗鄉村建設日程緊、任務重、頭緒多的嚴峻形勢,李召林沒有退縮。他帶領支部一班人,走訪群眾,把脈問診、分類施策。在建設過程中,他堅持公道公正,嚴禁村幹部插手工程建設,所有建材一律公開招標,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保證了工程質量。在清障工作中,主動帶頭砍伐自家60多棵大樹,將自家宅基地、坑塘共十幾畝無償捐獻給村裡建設使用。因宅基地、坑塘屬於家族成員共同承包,家族內部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說服家人,他費盡心思。但他對集體的公心和誠心最終打動了大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的這些舉動,也感動了全村的廣大群眾,清障工作變得順暢起來,連昔日有名的“難纏戶”也主動到村委大院找到李召林,想為村莊建設出把力 李召林堅持科學佈局、合理利用的原則,規劃建設了黨群之家、兒童之家、“和為貴”調解室等,並在村委辦公樓前建設了郕國城歷史文化研究會、“O2O”智慧黨建大廳和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等多功能服務大廳,村莊一天天美起來。從美麗鄉村開工到驗收的這一時期,李召林日夜兼程,每天奔波在辦公室和工地上,協調各種工作,三餐沒正點,短短10個月,他瘦了30多斤。在建設工作進行到最緊要的關頭,李召林卻腦梗復發病倒了,主治醫生要求他住院治療,他焦急萬分地說:“村內大量工作都在有序開展,堅決不能因為我個人的事情延誤工作,身體有病能忍則忍、能扛則扛。”經過醫生與家人的反覆勸說,李召林終於同意每天去醫院打兩個小時點滴。即使在打針的時候,他也不停地用手機協調工作。有好多次,身在外地的女兒打電話問候他,他總是說爸爸很忙沒時間詳談,有空再打給你等。可是,等他有空的時候已經是4個月以後的事了。而他在打給女兒的第一個電話裡卻說:“爸爸跟你說個好消息,我們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驗收通過了,給了古城村的老少爺們和上級黨委、政府一份滿意的答卷。”

育產業富村民

李召林並沒有滿足於村莊“外表光鮮”,而是力爭做到讓集體和村民兜裡都有錢。他說:“農民盼這盼那,最盼的是增收有渠道,致富過日子。我們不僅要改善村容村貌,更要發展經濟,拉長產業鏈。既要讓村莊美起來,更要讓群眾富起來。”他積極整合資源,因地制宜制訂發展規劃,激活村裡發展活力,促進農民增收。古城村的優美環境吸引了不少知名企業前來投資洽談。上海一家農業技術公司與村裡達成合作意向,重點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著力打造田園綜合體。目前已投資2000多萬元,流轉土地200多畝,建設集農業示範、育種、無土栽培為一體的高效觀光玻璃大棚。在項目落地前,李召林就代表村集體與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村集體以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入股分紅、公司以資金入股分紅、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紅,企業、集體和村民獲得三贏。為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及中藥材種植基地,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一戶戶做工作,整合流轉土地900餘畝,招引種植大戶進駐,種植了決明子、板藍根、烏豆、丹參等中藥材。為更好促進村民增收,他拍板決策村“兩委”牽頭成立勞務公司,組織村民為種田大戶及企業提供勞務,進行統一派工、集中管理,實現了村民家門口就業。

村裡的環境好了,群眾生活水平高了,他又發動村“兩委”幹部,組織群眾參加百姓劇團、廣場舞等文化活動,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的評選表彰,並設立“善行義舉四德榜”,加強村民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教育,積極促進了家庭和諧。他用鄉賢文化感召村民,弘揚古城村敬老愛老傳統美德,以真誠之心善待父母,以愛子之心關愛父母,以感恩之心贍養父母,以良好家風帶動社會文明,大力倡樹時代新風,提高村民幸福指數,構建文明幸福新古城。

在李召林的帶領下,古城村村莊更優美了、村民更富裕了、生活更幸福了,古老的鄉村青春煥發,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大众日报│8月21日 好支书李召林:瘦了30斤,换来村庄焕然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