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比較遲?過來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經常有寶媽問:“我家孩子都快2歲了,只會說幾個詞語,有問題不會講,只會哭。怎麼辦?真愁人。”本文就提高語言交流方面,速遞一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孩子說話比較遲?過來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孩子自從降生以來就開始了學習交流之旅,通過聲音(哭聲、咿呀和大叫)、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微笑和扮鬼臉)和肢體動作(踢腿、手指點)表達訴求。

孩子交流的本領在前幾年會有跳躍式進步:

  • 剛出生的嬰兒用鼻頭拱媽媽的奶,ta媽媽會說:“噢,你是餓了吧,來吃吧!”如此,ta就會明白,愛ta的人會回應ta發出的訴求信號。

  • 9月大的寶寶試圖塗抹撒在桌子上的飯,ta爸爸會說:“嘿,小傢伙,你是感到無聊了吧。來,我領你去公園玩吧!”小寶寶會覺得自己的交流技巧還蠻管用。

  • 28個月的寶寶在公園。突然,ta指著什麼,著急地給爺爺說:“松xu,松xu!”爺爺一頭霧水:“寶寶,你說什麼?再說一遍好嗎,我沒聽懂呢。”寶寶指著樹上,不停地重複剛才的聲音。爺爺終於明白了:“哦,你是說松鼠呀。是的,我看到了呢。”小傢伙就明白愛ta的人會耐心地聽ta說話,直到弄明白為止。

  • 3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和媽媽交談。ta說喜歡幼兒園的甜點和玩具,但是不喜歡沙子粘到手上的感覺。媽媽耐心地聽著,並不停地問問題。這個孩子明白愛ta的人會重視ta說的話,自己的交流技巧還不錯。

孩子說話比較遲?過來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以下對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提供幾點建議:

及時回應孩子的肢體動作、眼神和聲音訴求。ta把胳膊起來讓你抱抱時,抱起來親親,並說:“你想抱抱了呀。”ta咿咿呀呀,你也咿咿呀呀回應ta。ta看著你時,要和ta眼神交流並和ta說說話。這些及時而協調的回應給孩子發出一個信號,那就是ta的交流受到重視,進而鼓勵ta發展這方面的交流技巧。

並多和孩子交流,也要學會傾聽。和孩子說話時,給ta回應的時間。蹲下來,視線和ta的基本高度一樣。這樣ta會明白你很想聽ta怎麼說。問開放性問題,如“今天下雨了,你覺得怎麼樣?”“你覺得花為什麼需要雨水?”這樣能鍛鍊ta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讓明白ta和你的交流很重要,有助於這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技巧。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噢,你在假裝自己是飢餓的毛毛蟲呀,那你說說你都喜歡吃什麼呀?”感知孩子的情緒,接納有情緒的孩子,並幫助ta用語言表達情緒。“我知道你生氣了,但是不能扔積木。這裡有個枕頭,你可以捶。”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受到重視後,會瞬間平息很多,並慢慢地學著控制情緒。記得多一點耐心哦。

親子閱讀。有空多和孩子一起讀讀繪本吧。鼓勵2歲以上的孩子自己翻書。詢問故事裡的人物是什麼心情,故事會怎樣發展?讓孩子自己選繪本,感興趣的繪本讓孩子更享受親子閱讀哦。親子閱讀不僅僅在語言方面受益,ta還覺得你尊重ta的興趣和選擇,你愛ta並且願意陪ta。研究表明,一生愛讀書的人,孩童時期對讀書非常感興趣(至於讀什麼,並不在乎)。

孩子說話比較遲?過來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用語言描述日常行為。這樣有助於孩子將物品和動作與語言聯繫起來。“我在刷碗。我把黃色的抹布泡在溫水裡。”平時看孩子時多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動作。“我們跳進浴盆裡。你的胳膊、腿和身體都變溼了。小黃鴨也在游泳呢。”一起玩耍時,多說話。“你在給布娃娃刷頭髮呀。它的頭髮好長,有打結嗎?”在有孩子的家庭,帶頭開啟“語言模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問問孩子的心情。等孩子稍大點,鼓勵ta問你問題。

鼓勵過家家遊戲。孩子在過家家時,通常話比較多。可能說泰迪怕黑比說ta自己怕黑來得容易。過家家也有利於角色扮演,換位思考他人會怎麼想、怎麼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同理心。

問孩子問題時要表達得清晰、簡潔、易於理解。對1歲的孩子,一次只發一個指令,“去把球撿來吧。”對18個月的孩子一次可發出兩步指令,(先喊ta的名字或者輕輕地碰ta一下,讓稍大的孩子重複你的問題,確保ta在聽你說話。)“去你的房間,把你鞋子拿來吧。”


做好榜樣,言傳身教。您的孩子可能對你的觀察出人意料地仔細,等他開始學著說話時,會模仿你說話的口氣。如果你待人禮貌,尊重別人,那麼你的文明禮物會“完好”地在孩子身上得到複製。所以我主張“深度育兒”,教育孩子以提高自我的修養為前提。

孩子說話比較遲?過來看美國專家建議孩子如何學語言吧


歡迎分享育兒心得,或者有什麼育兒問題,歡迎在留言區評論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