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前言

一款遊戲,從研發到發售,總會遇到各種遊戲外因素的影響。

有市場上的通貨膨脹,有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策變動,有審核的難測,有媒體評分的褒貶,有玩家口碑的高下,這些因素都會對遊戲的最終銷量和成果產生作用。

而近年以來,另一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因素,也開始對遊戲產生影響。

那就是某些動物保護組織激進又可笑的指責和攻擊。

袋鼠捱了一拳,《鐵拳7》少了個經典角色

PETA(善待動物組織),全球最大的跨國動物保護組織,可能也是你最熟悉的動物保護組織,他們從不諱言自己的激進。

PETA亞洲分部總監Jason Baker就曾向媒體表示:“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抓住一切機會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有鼓動性和爭議性的宣傳攻勢能令他們震撼,也通常有效。”也正是在他們這種故意激進的宣傳攻勢下,遊戲做出了妥協。

那是在2016年,澳大利亞的一位名叫Greig Tonkins的動物園飼養員經歷了一段奇遇。

當時,Greig正帶著自己的寵物狗Max去野外狩獵野豬,結果Max被途中遭遇的野生袋鼠抓住。情急之下,Greig Tonkins衝上去給了袋鼠一拳,被打懵了的袋鼠鬆開了Max,而後Greig Tonkins就帶著Max離開了。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這段經歷被以視頻形式記錄了下來,並被傳到了網上。視頻發佈之後,很快就火了起來。眾多網友對Greig的勇敢行為表示讚賞。畢竟,面對身高可達180-200cm、拳擊力度比肩職業拳擊手、曾經多次把人類打成重傷的澳大利亞野生袋鼠,能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寵物狗,這樣的勇氣實在難得。

然而令Greig沒想到的是,這段視頻為他引來了一群意想不到的敵人:激進的動物保護主義者。

視頻火了之後,眾多動物保護組織向Greig Tonkins所就職的動物園表達抗議,動保組織們連篇累牘的譴責Greig的做法,並反覆向動物園提出抗議,要求動物園解僱Greig,並對其處以懲罰。

其中尤以PETA反應最為激烈。該組織不僅試圖派人跟蹤調查Greig Tonkins,還一度聲稱要將他告上法庭。

雖然Greig最終並沒有失去工作,也沒有走上被告席,但無休無止的網絡暴力和極端動保組織對他的謾罵與攻擊都為他帶來了諸多痛苦。面對外界的恐嚇與威脅,Greig一度試圖通過報警來保證自己和親友的安全。

這一事件所引發的“蝴蝶效應”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一年之後,在距離澳大利亞幾千公里遠的日本,萬代南夢宮的知名遊戲製作人原田勝弘宣佈,考慮到“袋鼠視頻”的不良影響,原定參戰《鐵拳7》的袋鼠角色小羅傑被刪除。

袋鼠羅傑和小羅傑父子是《鐵拳》系列中的經典角色,其中羅傑在《鐵拳2》中首次登場,他的兒子小羅傑則在《鐵拳5》《鐵拳6》《鐵拳 Tag Tournament 2》等多部作品中登場。這對父子不僅在《鐵拳》系列的劇情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是《鐵拳》系列富有特色的動物角色的代表。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對於小羅傑的缺席,原田勝弘本人也感到十分遺憾。

“那個視頻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一些人因為他攻擊了袋鼠而十分不滿。最近幾年來,動物保護主義者越來越多了——雖然他們不太可能玩我們的遊戲,但一旦他們得知在這款遊戲裡袋鼠可能挨拳頭,就會跑來抗議的。”

只有做不出的遊戲,沒有碰不了的瓷

PETA的口號是“動物不是供我們食用、穿戴、實驗、娛樂或以任何方式虐待的”。他們不僅反對皮草貿易和動物實驗,還抵制任何含有動物的肉、蛋、奶、和毛皮的商品,並大肆宣揚素食主義,四處散播“吃肉危險堪比吸菸”“牛奶來自於對奶牛的暴力和強姦”“製作冰淇淋時應該用人乳代替牛奶”一類的言論。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當然,許多動物保護組織都在大肆抨擊動物養殖,鼓吹純素食能夠治病救人。但PETA在這些組織中堪稱鶴立雞群。原因之一在於,他們極其擅長“碰瓷”電子遊戲,用批判和指責遊戲開發商和遊戲內容的方式製造新聞爆點。

2011年,PETA發表聲明,對EA出品的《戰地3》表示譴責,理由是在《戰地3》中玩家可以“用刺刀殺死老鼠,然後提起尾巴將老鼠像垃圾一樣的扔出去”。 PETA認為,殺害“虛擬動物”會鼓勵對動物的虐待行為,特別是可能影響“年輕的男性玩家”。他們還宣稱,暴力電影和電子遊戲助長了德國青少年對動物的虐待和殺戮行為,而一旦對動物的野蠻行為被接受,對人類的暴力行為也會隨之增加。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2013年,PETA對育碧出品的《刺客信條4:黑旗》表示抗議,原因是該遊戲中包含有對捕鯨活動的刻畫。對此,育碧不得不發表聲明表示,“歷史是《刺客信條》的遊戲背景。《刺客信條4:黑旗》是我們參照‘海盜黃金時代’的真實歷史所創作的虛構作品,我們並不提倡非法捕鯨,正如我們不鼓勵像海盜們那樣骯髒的、掠奪性的、奪取船隻和無視法律的生活方式一樣。”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2016年,PETA對史可威爾艾尼克斯出品的《最終幻想15》表示不滿,原因是遊戲中存在了釣魚要素,並且有相應的獎盃需要通過釣魚解鎖。PETA要求SE停止該遊戲的發售,並表示,“釣魚實際上是將魚引入陷阱,而後讓它們在幾分鐘至幾小時中處於恐懼和缺氧的惡劣狀態,它們只能痛苦掙扎,直到被殺死。魚是一種鮮活的生命,而不是某種物品。”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2017年,PETA又對模擬經營類遊戲《模擬農場17》表示抗議,他們要求遊戲開發商在遊戲中加入屠宰家豬的過程,以此表現“家豬所經歷的噩夢般的生活”。針對這一要求,開發商Giants Software選擇了冷處理,沒有發表任何回應。

2018年,PETA再次盯上了育碧。這次他們抗議的對象是《孤島驚魂5》。和之前一樣,這款遊戲中的釣魚要素讓PETA感到不滿。

“最強法務”也無力,任天堂與PETA的持久戰

無論EA、育碧這樣的歐美廠商,還是SE這樣的日本廠商,全都遭遇過PETA的攻擊。不過,他們還不是PETA最為“熱愛”的遊戲開發商。PETA的最愛,恰恰是以開發全年齡向遊戲聞名的任天堂。

而PETA之所以咬住任天堂不放,並非是任天堂有什麼虐待動物的實際舉動,或者宣揚過什麼傷害動物的行為,最大的原因是任天堂足夠出名。

2007年,PETA製作了一款名為《超級小雞》(Super Chick Sisters)的遊戲,以此攻擊快餐大亨肯德基。這款遊戲在系統上仿照了《超級馬力歐》系列,主角是兩隻分別帶著紅色和綠色帽子的小雞,遊戲目的是救出被桑德斯上校綁架的素食主義女明星帕米拉·安德森。

2009年,PETA又製作了《超級小雞》的續作——《新超級小雞》(New Super Chick Sisters)。這次中槍的不是肯德基,而是他的難兄難弟麥當勞。當然,遊戲系統還是一樣模仿了《超級馬力歐》。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雖然對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攻擊並未取得太大成效,但這兩個遊戲卻因為與《超級馬力歐》系列的相似而在網絡上紅了一把,這也讓PETA找到了一條康莊大道——他們開始想盡辦法對任天堂進行攻擊,並藉此在網絡上擴大影響。

2011年,PETA製作了一款新遊戲,名為《馬力歐殺浣熊》(Mario Kills Tanooki),遊戲的主角是一隻血淋淋的浣熊,它在不斷追逐浣熊裝扮的馬力歐,想要奪回自己的毛皮。PETA宣稱,任天堂製作的電子遊戲《超級馬力歐兄弟3》中,馬力歐所具有的浣熊變身,實質上是在鼓勵皮草貿易,而皮草貿易是對動物的殘忍迫害。

2012年,PETA又對任天堂的另一款看家大作《精靈寶可夢》發動了攻擊。他們先後製作了《精靈寶可夢 黑·藍》和《精靈寶可夢 紅·白·藍》兩款遊戲,遊戲中將寶可夢刻畫為被人類捕捉,並被強迫參與戰鬥的可憐動物,而將寶可夢訓練家們刻畫成暴虐、殘忍、手上沾滿寶可夢鮮血的反面角色。《精靈寶可夢 紅·白·藍》甚至還提供了英文和簡體中文兩種語言,文本翻譯的質量居然還不錯——當時任天堂都還沒給《精靈寶可夢》系列加入官方中文。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2016年,《精靈寶可夢GO》正式發佈,並迅速席捲全球,PETA也趁機搞起了大新聞。他們將自己的洛杉磯辦公室劃定為“寶可夢保護區”,宣佈禁止在該區域內用手機捕捉寶可夢,並在周圍樹立了告示牌,上面寫著“囚禁是不對的,即使是對寶可夢”“把寶可夢從父母身邊奪走並關入精靈球是不對的,寶可夢也需要自由!”一類的標語。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2017年,任天堂的全新主機Nintendo Switch發售,PETA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這次他們挑選的對象是《1-2-Switch》中的擠牛奶小遊戲。PETA表示:“我們有超過35年的經驗,觀察奶牛在農場中被擠奶的過程,這些動物從未經歷過遊戲中描繪的那種舒適,是否應該在遊戲中加入更多現實情況?”“我們很樂意為你們提供一下錄像資料,其中記載了牛在農場中忍受的骯髒的生活條件,你們可以將這些加入遊戲。”

面對PETA的屢次挑釁,任天堂自然也不會置之不理。

針對PETA對《超級馬力歐》的指責,任天堂官方表示,“馬力歐在遊戲裡會以一些動物及物品的形象出現,包括青蛙、企鵝、氣球甚至是他自己的金屬形象,這些輕鬆有趣、各具特色的變身賦予了馬力歐不同的能力,並且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馬力歐的變身形象僅出於娛樂目的,不含有任何遊戲之外的含義。”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而針對PETA對《精靈寶可夢》系列的長期攻擊,尤其是他們製作的《精靈寶可夢 黑·藍》和《精靈寶可夢 紅·白·藍》兩款“山寨”遊戲,美國任天堂公關經理Jim Reilly在推特上表示,“任天堂和寶可夢公司將針對我們的遊戲與版權被濫用的情況進行嚴肅處理”。

大批玩家和社會人士也對PETA的過激行為表達了不滿,他們認為,PETA對任天堂遊戲的攻擊毫無道理。許多玩家喊出了“Fuck PETA”的口號。甚至一些PETA的支持者也認為,“PETA過去做的不錯,但這次的行為真的是太愚蠢了。”

面對來自多方面的批評和反對,PETA官方先後兩次發表聲明,宣稱他們之前對於《超級馬力歐》和《精靈寶可夢》的批評“純屬玩笑”,目的是“以這種方式提醒人們重視對動物的保護”。

儘管如此,《馬力歐殺浣熊》、《精靈寶可夢 黑·藍》和《精靈寶可夢 紅·白·藍》等遊戲依然堂而皇之地掛在PETA的網站上。即使是擁有“最強法務部”傳說的任天堂,對此似乎也束手無策。

口中說著“保護動物”,心裡想著一盤生意

雖然PETA給大眾的印象,往往是在動物保護的問題上立場極端、行為過激,有時候甚至表現的有些可笑,但該組織的實際用意卻並非如此單純。

正如之前所說的,PETA和遊戲廠商們為敵多年,對眾多知名遊戲系列進行過批判和諷刺。但仔細觀察這些作為,他們的主要目的並非是“弘揚正義”,而是通過“碰瓷”知名遊戲來製造話題。

在這一過程中,PETA嚴格遵循著“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宗旨——如果對方置之不理,他們就批評指責個不停;而一旦受攻擊者擺出一副“法庭上見分曉”的態度,PETA就立刻發表聲明說自己是在“開玩笑”。

非但如此,在必要的時候,PETA還積極利用電子遊戲當作自己的傳聲筒。任天堂的新主機Nintendo Switch推出之後,PETA立刻宣佈將此前製作的一款名為《貓咪小隊》(Kitten Squad)的遊戲移植到了Switch平臺上,並表示這只是他們在NS上的第一款宣傳用遊戲,後續還將推出更多作品。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通過對電子遊戲及開發商說三道四,PETA製造出了無數新聞,並通過這些新聞在網絡平臺的熱議話題中屹立不倒。從歐美、澳洲、日本,一直到中國,PETA都是遊戲新聞中的常客。通過這種方式,PETA用極小的成本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可謂是做了一筆好買賣。

以這種面貌出現的PETA,被大部分人視為荒謬可笑的小丑。但少數被篩選出來的極端動物保護主義者或極端素食主義者們,卻對PETA的行為讚賞有加,不僅為其搖旗吶喊,還積極為之捐款。

根據PETA公佈的2017年財務報表,他們全年共獲得收入4846萬美元,其中95.6%來自於捐款。換算下來,PETA平均每天能收到12.7萬美元捐款,說是“日進斗金”也不為過了。

而這些鉅額收入,大部分都被用於廣告和宣傳,以確保PETA的影響力繼續擴大。2017年,PETA共支出6767萬美元,其中84.7%用於宣傳、調查、基層運動和活動組織,包括花費巨資在重大活動和關鍵時段投放廣告,以及為全球各地的代言明星們支付代言費用,只有少部分被用於保護動物。

2013年,美國弗吉尼亞州政府公佈了一組數字。在2007-2012年中,該州的PETA組織共計收容各類動物15433只,其中13806只在收容後被實施安樂死,比例超過90%。2014年,這一數字則為81%。相對的,該州動物收容機構對收容動物實施安樂死的平均比例僅為35.7%。反對者們因此將PETA稱為“屠宰場”。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不僅如此,PETA還與另一極端組織動物解放陣線(Anim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ALF)糾纏不清。後者被美國政府列為“國內恐怖組織”,曾發起過縱火、暗殺、投毒等多樁恐怖襲擊事件。而PETA一直在宣傳上為動物解放陣線申辯,甚至公開對一部分恐怖襲擊予以支撐和聲援,並在司法上高價僱傭律師為該組織成員辯護。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曾因此對PETA開展調查。

更令人憤怒的是,PETA還曾經在宣傳中,將養殖場中的動物屠宰與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和侵華日軍發動的南京大屠殺相提並論。這一醜惡行徑立刻招致了大批網民的聲討和怒斥。

碰瓷電子遊戲的同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正在不斷壯大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於PETA的批評和質疑愈發增加。然而面對這些批判和質疑,PETA卻始終屹立不倒,甚至還有日漸壯大的態勢。

自進入中國以來,該組織先後和多名中國歌手或演員合作,發佈了大量廣告和視頻,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收穫支持者。外界的批判和質疑,被他們渲染為對動物保護事業的攻擊。這也使得情況變得十分尷尬——反對者越多,反對聲音越激烈,PETA的狂熱支持者們就越是忠實和堅決。

而與之相對的,許多以科學和法律為指導,從事動物保護的研究者和行動者們,對動保組織的極端作為無法認同。

正如知乎答主“一個男人在流浪”所說:

“如果嚴格遵循動物權利保護主義,你的生活將會遇到巨大的問題:你飲食只能絕對的素食,甚至連許多普通素食主義者吃的雞蛋也是不可以吃的,你從此就告別了皮草、毛衣、皮鞋和皮包,你不能接種絕大多數的疫苗——因為絕大多數疫苗是通過雞蛋培育的,甚至你連絕大多數的藥也不能吃了——因為許多藥都經過了動物試驗,你也甭想再養小寵物。

除了這些困難之外,動物權利保護主義還有更大的倫理悖論:你說各種動物和人一樣平等,那各種動物是不是也都平等?黃石公園的狼捕獵馬鹿的時候,狼要吃肉,馬鹿要生存,這兩種權利你保護哪一個?

所以說,動物權利保護主義,你個人願意遵守,這無人干涉,但非要強行推廣成普世價值是不可能的。而在實際上,一些動物權利保護者也走上了極端的路線,2013年的時候,就有動物權利保護者衝進了米蘭大學的實驗室,把試驗用的兔子和小白鼠都放跑了……”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動物和生態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的發展,這本應該是一件好事。

然而,以PETA為代表的動保組織,卻在時常利用激進手段對立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係,通過對他人的攻擊和汙衊來攫取利益,有時也激進到了極端的地步

在真正的動物保護者和研究者們奔走於偏遠地區和野外,冒著巨大危險對抗偷獵者和走私販子時,PETA卻在舒舒服服的發著廣告、收著捐款,將“動物保護”變成他們牟利的工具,並且肆無忌憚的通過對電子遊戲的汙衊和造謠來給自己打廣告,這種亂象著實令人啞然。

我們保護動物,我們熱愛生態,我們在不懈的尋求著人與動物之間的和睦相處之道。

但我們絕不放任極端動保組織肆意妄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