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的「智慧」

在眾多的城市主政者中,“黃奇帆”無疑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入渝十五載,他成功樹立了“經濟能手”的形象,被稱為“金融市長”、“房地產敵人”。2016年的12月30日,黃奇帆去職重慶市長。

今年全國兩會,黃奇帆卸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其後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原市長的身份參加了多次公開活動,內容多涉及宏觀經濟。

一週前,他公開給A股開“藥方”,引發外界關注。今天下午,在深圳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黃奇帆少有地談了談對於城市問題的思考——智慧城市應該怎麼建。

黄奇帆的“智慧”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需要指出的是,黃奇帆上一次公開談及智慧城市,還是在2014年,彼時,山城剛開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

小貼士:智慧城市概念源於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是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相結合的產物,被認為是信息時代城市發展的大方向、文明發展的大趨勢。

其實質,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高效和智能,賦予城市智慧感知、智慧反應、智慧管理的能力,從而為城市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城市發展更加和諧、更具活力、更可持續。

雖然近年來出現了很多“XX城市”的概念,但“智慧城市”的受追捧程度一定是排在前列的。

城叔從今天的智博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總計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在黃奇帆看來,智慧城市應該拆分為“智慧”和“城市”兩個關鍵詞。其中,前者是城市文明的靈魂、是精氣神,後者則是承載智慧的基礎、是母體。所以,如果離開“城市”去談“智慧”,寄望於通過智慧化讓一個亂糟糟的城市脫胎換骨,“那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他指出,從基礎性、根本性層面思考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土地房屋、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就業崗位等五個方面的要素供給上,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土地跟著人口和產業走的思路,做好結構性平衡。

比如,對於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的平衡,黃奇帆解釋說,基礎設施是城市的脊樑骨。我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的出發點是想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城市病”。但是,在總體不平衡的基礎設施上增加再多的智慧元素,也解決不了問題,前提還是要做好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平衡。

也就是說,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讓這些基礎設施達標,滿足城市基本運行需求,這是繞不過去的硬指標。

說得再直白一點,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基礎性、根本性的任務,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錦上添花的進行智慧城市建設。

從戰術層面來講,黃奇帆認為,務必要抓住五個關鍵點。

他提到,智慧城市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它很難先有一張“施工總圖”,然後照圖推進。所以,“智慧城市建設只能是自下而上,成熟一個推一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尤其要避免熱衷於搞‘大規劃’‘大方案’卻不務實功、不作細功的傾向。”

他還將智慧城市建設分為四個階段——首先讓城市的物能說話,其次讓物與物之間能對話,再次讓物與人能交流,最後讓城市會思考——並以此對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四個版本,強調要循序漸進、適度超前,但不要好高騖遠、急於求成。

下面,我們就快速幫大家劃一劃黃奇帆今天的演講重點:

對智慧城市建設而言,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基礎性根本性層面的任務,推進城市智慧化是戰略性、集約化層面的舉措,兩者缺一不可,唯有無縫銜接、有機融合,才能最終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

首先,從基礎性、根本性層面思考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土地房屋物、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就業崗位等五個方面的要素供給上,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土地跟著人口和產業走的思路,做好五個方面的結構性平衡。

第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平衡。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依託城市群來發展。城市群是人口大國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代表著城鎮化發展的主體方向。考察世界主要城市群或大都市連綿帶,一般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城鎮化水平較高,城鎮化率一般在70%以上;二是大中小城市規模協調,相鄰等級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內,最高不超過1:10;三是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網絡完善,各城市之間交通便捷、信訊暢通;四是城市功能佈局合理、分工明確,產業優勢互補。我們建設智慧城市,必須在城市群層面思考謀劃,合理確定自身功能定位,是建設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是金融貿易中心城市還是工業物流基地城市?總之,要科學設定城市定位,彰顯特色、有機聯動、協調發展,決不能各自為政、盲目建設。

第二,人口供給的平衡。人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要素,以人為本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義。當前,制約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是城鎮化率剛剛達到60%,國民經濟的人口紅利卻已逐漸淡出,很多城市出現了勞動力供給不足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2.8億多農民工沒有真正市民化。一般來說,城鎮職工20歲左右參加工作,60歲退休,一生工作近40年。農民工因為戶籍問題,往往到了45歲就會不被企業招聘而返回農村,這就損失了人生1/3左右的工作時間,加之農民工每年候鳥式遷徙,春節前後回家探親用掉2個來月,農民工一半的工作時間就耗費了。歐美國家一般城鎮化率超過70%才會出現“劉易斯拐點”,我國城鎮化率剛到60%左右就遭遇了用工難,農民工的人口紅利50%的浪費是重要原因。我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只關注那些“高大上”的東西,還必須“接地氣”,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讓農民工落戶城市、紮根城市,為城市提供人力資源供給,讓農民工共享城市機遇。

第三,土地房屋的供應平衡。以智慧城市促進城市“精明增長”,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配置好土地房屋資源。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城市建成區面積,土地配置一般是每人100平方米、每萬人1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就是100平方公里。再如,住房面積,人均大體在40平方米左右,1000萬人口的城市建設4億平方米住房是合理的。又如,商業設施面積,一般每2~3萬元的商業零售額可配置1平方米的商鋪,每2萬元GDP可配置1平方米寫字樓。在城市土地房屋資源配置中,如果大手大腳,房地產總量供過於求,勢必出現“空城”“鬼城”;如果土地長期供應不足,則會造成土地稀缺、房價畸高。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基本面需求的“度”。

第四,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的平衡。基礎設施是城市的脊樑骨。我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的出發點是想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城市病”。但是,在總體不平衡的基礎設施上增加再多的智慧元素,也解決不了問題,前提還是要做好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平衡。這裡面,也有一些比例關係。比如,國家規定,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要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新建住宅配建車位要達到1:1。又如,一個城市每100平方米土地,應有55平方米用於鐵路港口、道路交通、園林綠化、倉儲物流等市政基礎設施以及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才能滿足需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讓這些基礎設施達標,滿足城市基本運行需求,這是繞不過去的硬指標。

第五,產業佈局的平衡。產業集聚,人口才能聚集,政府才有收入,智慧城市建設才有基礎。這方面,要做好兩個平衡:一是就業總量平衡。一座100萬人的城市,扣除未成年人和老人,起碼有五六十萬人需要就業,城市產業必須能夠提供同等數量的就業機會並適度超前佈局,這樣城市才有活力。二是結構平衡,就是城市的一、二、三產業之間要保持平衡,上中下游產業鏈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要平衡,並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更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就業需求。做好了這兩個平衡,智慧城市建設所倚賴的創新才會有雄厚的產業根基,智慧城市發展才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上述五個方面,是城市建設的ABC,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對智慧城市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大智慧。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錦上添花的進行智慧城市建設。

可以說,智慧城市的建設,首先就是以城市要素供給有效、結構平衡的理念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用有效供給的策略發展城市,從而提高城市的效率和活力。智慧城市是新型城市化的升級版,是未來城市的高級形態,是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致力於城市發展的智慧化,使城市具有智慧感知、反應、調控能力,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從戰術層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還務必要把握其內在邏輯規律,抓住五個關鍵點。

第一,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是萬物互聯。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事物的普遍聯繫和相互作用,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隨著手機等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全球70多億人口已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了人與人跨時空的即時互聯,這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形態和生產生活方式。當前,我們正步入物聯網時代,5G通信、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智慧城市正是以此為支撐的城市形態。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必須全面掌握並熟練運用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更加科學主動地推動“城市”與“智慧”融合,否則,很難有大的突破。

第二,智慧城市建設可分為四個階段循序漸進。從大邏輯來講,智慧城市建設起碼要經歷四步,首先讓城市的物能說話,其次讓物與物之間能對話,再次讓物與人能交流,最後讓城市會思考。這決定了智慧城市建設分為四個版本:1.0版是數字化,這是智慧城市的初級形態,目的是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通過數字表述出來;2.0版是網絡化,就是通過網絡將數字化的城市要件連接起來,實現數據交互共享;3.0版是智能化,就是在網絡傳輸的基礎上實現局部智能反應與調控,如智能收費、智能交通、智能工廠等;4.0版是智慧化,就是藉助萬物互聯,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類智慧的驅動下優化運行,到了這個版本,智慧城市才算基本建成。這四個版本,前一版是後一版的基礎,但又不是截然分開、涇渭分明。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要循序漸進、適度超前,但不要好高騖遠、急於求成。總想著一步到位,往往只會事倍功半。

第三,智慧城市建設要自下而上、由點到面的推進。智慧城市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它很難先有一張“施工總圖”,然後照圖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只能是自下而上,成熟一個推一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現實需求,區分輕重緩急,逐一構建城市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智慧子系統,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等,先把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搭好,再添磚加瓦、封頂竣工,這樣才能根基深厚。智慧城市建設中,尤其要避免熱衷於搞“大規劃”“大方案”卻不務實功、不作細功的傾向。

第四,智慧城市建設要堅持市場導向。智慧城市意味著高效率,而效率能夠產生效益,這就能夠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比如,停車問題,目前我國缺近2億個停車位,但又有約8000萬個停車位平均空置率超過50%,如果通過智能停車將空置率降到10%,按每個車位每年收費2000元計算,也有640億的收益。可見,智慧城市建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豐厚的投資收益。我們要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市場導向,以物聯網平臺及其受益企業的活動為中心,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決不能僅靠政府力量強推,那往往是缺乏智慧、燒錢而低效的,也容易搞成“政績工程”“形象工程”。

第五,智慧城市建設要法制化標準化。智慧城市是複雜系統,也是新生事物,其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其中,有三個方面尤為重要:一是標準。要統籌協調,加快構建包括信息技術標準、城市建設標準、信息應用標準在內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確保有序建設、高效集約。二是安全。這是智慧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要加強網絡安全立法和監管,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積極發展網絡安全技術,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三是扶持。政府要帶頭打破“信息孤島”,出臺鼓勵社會參與的政策措施,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為智慧城市營造良好寬鬆的發展環境。

總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上要堅定,戰術上要靈活,要尊重規律、尊重市場、尊重創造,把準方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加以推進,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